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讨
2012-04-29冯士艳
冯士艳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关系到能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坚定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状况令人担忧,加强教学研究,增强教学实效性的任务已相当紧迫。文章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弱化的表现、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增强教学实效性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弱化表现原因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下同)在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起到了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思政课”教学效果每况愈下,不满意的不只是政府和学校,也包括教师和学生本身。教育主管部门从高校学生的调查中早已对“思政课”教学效果堪忧,学校、教师和学生也心知肚明,改革方案出台了一个又一个,却似乎都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收效甚微。这从高校德育领域里频频出现的“困境”、“有效性不足”、“实效性弱化”等词语可见一斑。“思政课”教学改革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径和对策,“思政课”的教育实效性受到了现实的挑战。
“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指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所达到的实际有效的程度或状态。它通常以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影响的深浅程度和所达到的客观效果作为评价标准[1]。
一、“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强的主要表现
(一)政治信仰迷茫。
高校“思政课”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校期间要好好学习,日后报效祖国,这是最大的政治。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一些政治概念和原则的理解发生偏差,对一些政治观点的实质认识不清。有的甚至对政治上的大是大非分辨不清,用“过时论”、“无用论”、“失信论”等错误的观点曲解马克思主义。这种政治价值取向的改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会改变大学生的政治信仰。
(二)理想信念模糊。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政治任务。然而,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的现实状况却令人担忧,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和信念动摇,比如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迷茫,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念动摇,对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缺乏坚定的信心等,认为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太大,对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心存疑虑[2]。
(三)价值取向扭曲。
“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这为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中,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依然沿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做法,与形势的发展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实际教育效果也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如少数大学生群体意识不强,不关心集体,不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凌驾于集体之上;甚至还有个别大学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损害集体利益,等等。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着实际上的“虚化”现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四)道德行为失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并完善,我国正处在社会历史转型期,与之相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也在悄然嬗变。尽管他们的总体认识能力在不断提高,但道德观念的嬗变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失范和扭曲现象。比如,大学生道德认知紊乱,一部分学生“知”“行”脱节,是非不分,好坏不辨,精神空虚;还有一部分学生道德评价标准失范,“向钱看,向厚赚”、“人性自私论”等错误的观念和思潮得到一些同学的默认。
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弱化的主要原因
导致“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强的原因有很多,这里从管理者重视程度、教师素质、大学生本身及教材内容等四个方面作简单探讨。
(一)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领导和教育管理部门对“思政课”的认识程度和支持程度是影响一所学校“思政课”教学状况的主要原因。目前,大多数高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是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的,但也有部分高校领导对“思政课”重视程度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和口头上,而在实际教学管理工作中并不重视。如果有上级主管部门来检查“思政课”教学工作,就会讲一些客套话或甚至造假,以显示如何克服困难贯彻和执行党中央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力度,并承诺在以后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加大对“思政课”的投入,以示重视,时过境迁,依旧如此。
在教务管理部门的潜意识里,专业是教学评估和检查的重点,是衡量办学水平的硬指标,而思想政治素质是软指标,很难予以评估,认为可有可无,因而在教学安排上能砍就砍,从来不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长期以来形成了“上大课”的传统习惯,师生难以实现双向交流和良性互动,课时数难以得到保证。因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成了一句空话。
(二)教师素质不过硬。
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使命。在“思政课”教学中,无论是设计,实施教学,还是把握学生思想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都有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近年来,虽然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严重削弱了“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一些“思政课”教师的政治信念薄弱,理论素养差;有的主体意识不强,职业认同感淡化,敬业精神不足;有的知识结构单一,教学能力欠佳,科研能力不足,不能完全胜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甚至被社会现实和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所困扰[3]。
(三)大学生热情不高。
从相关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思政课”普遍存在着错觉:内容雷同,理论空洞,说教乏味,考评形式单一,等等。如果“思政课”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大学生思想实际的需要,就会被他们视为无用过时的。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或热情的直接结果是学习动力不足,缺乏一种自身迫切需要接受教育的愿望和要求,导致大学生在对待“思政课”教学的态度时表现出不是“我要受教育”,而是“要我受教育”,在这样一种被动无奈的学习过程中,要把教学内容内化为大学生的意志是难以想象的。
(四)教材体系僵化滞后。
大学生对教材的普遍评价是明显缺少时代气息,陈旧刻板,枯燥乏味,缺乏科学、趣味性、可读性,等等。其反映的核心问题是教材内在的思想体系远离社会实际和时代特点,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通篇都贯彻着高高在上的空洞乏味的说教和强制,似乎一切都是必然的,结论是事先安排好的[4]。对经典的引用主宰一切,充其量是对已有的结论的证明和说明,只是向大学生开出一个清单让他们相信,而不是让他们去探索或者自己去设计。通篇都是“大学生必须怎样做”而没有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缺乏理论上的深入剖析,缺乏与读者的平等探讨。
三、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思考
(一)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素质。
面对当今国际局势的新变化和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思政课”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授业解惑上,而应在教学中体现自身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修养等全部人格魅力及良好的师德师风,并成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使“思政课”受到大学生的好评,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教材内容改革。
随着国内外形势和学科理论建设的发展,教材有的内容已显得过时,有的新观念有待充实。因此,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德育网络,革新那些毫无时代感、远离学生思想实际的教材内容体系,充实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理论观念,使教材更有系统性、层次性、教育性和说服力、感染力。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思政课”要增强实效性,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贴近学生实际,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趋于务实,他们并不满足于教师空洞的理论说教,而希望就理论与实践相关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希望学到的知识能够解释和解决当今社会现实问题。因此,“思政课”教学一定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学马列要精,要管用”[5]的原则,把握精髓,学以致用。
(四)改革和完善考评体系,强化社会实践考评环节。
“思政课”考评的目的在于检查教学效果,但长期注重理论忽视实践环节的考评,使大学生“知”与“行”严重脱节,这就要求课程考评必须突出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方面的考核,突出大学生在整个教学进程和不同环节的考核。因此,思想政治课程考评应注重课堂考评与课外考评相结合;学习成绩与行为表现相结合;理论统一考评与撰写论文答辩情况相结合,按一定比例记分综合考评。
因此,我们要全面评估当前理论考核(闭卷考试)的实效性,探索与重构考试的分数指标体系,引入并积极尝试社会实践考评途径,发挥社会实践内容考评在总成绩中的决定性作用,即“学生总成绩=基本理论分数(40%)+应用能力分数(30%)+实践表现分数(30%)”。这样,把笔试与口试,平时考评与期末考评,理论考评与实践考评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增强了考评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又增强了考评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柳礼泉,邓演平.“两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析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6)(总54).
[2][4]许定雄.高校“两课”教育实效性弱化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3]韦磊.我所理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北京日报,2009-11-09.
[5]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836-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