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生信息技能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2012-04-29宋军

考试周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内容技能

宋军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教育观念和认识的提高,特别是随着新课程的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各地各校的教学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成绩。但毋庸置疑,表面热闹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依然存在着不和谐的暗流——许多学校忽视了学生信息技能存在的差异,机械地开展教学活动。这些差异,有的表现在学生对待该课程的热情程度上,有的表现在对知识的系统掌握上,有的表现在掌握和运用信息技能上。据我观察,该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的教学中,还没有引起信息技术教师的足够重视。如果不注意这种差异,就将难以有效地组织班级教学,最终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学生信息技能存在差异的原因

造成学生信息技能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家庭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学生自身兴趣爱好的不同。在目前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教育大背景下,各省(市)之间、城乡之间,甚至同一个城区相邻的各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以我县为例,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情况、教学要求有很大的不同。部分学校可以保障学生接受较好的信息技术教育,而部分学校则以各种借口削弱信息技术教育课。其他学段的新生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当然这里还包括信息技术课老师个人认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家庭的态度影响孩子对接受信息技术认同的程度。有些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认为这门课可有可无,是副课,甚至会教孩子上网,影响学习。城市家长深知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为培养孩子的特长,早早购置了电脑,有些甚至利用双休日、寒暑假送孩子上各种电脑培训班。他们在校外受到计算机操作训练,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学生个人对计算机兴趣程度是学生信息技能存在差异第三个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机知识的传播呈开放性,学生不必单纯依靠学校学习计算机知识获得信息技术技能,因特网的日益普及和带来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虚拟世界的神奇强烈地吸引着生性好奇的中小学生。一部分学生为了进入互联网世界学习了不少计算机知识,有的则对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本身感兴趣,成为电脑佼佼者,但也有一些学生除了会玩游戏之外什么都不会。

二、缩小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对策

(一)根据学生的差异安排教学内容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编写信息技术教材和组织课堂教学的依据。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线式安排,另一种是螺旋式安排。《标准》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做了明确的规定。小学阶段六个模块,初中阶段七个模块,高中阶段八个模块。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采用直线式安排,也就是把各模块组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各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基本上不重复,但在整体教学内容上呈现螺旋式的特点。比如三个学段都有操作系统简介,要求各不相同。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对中小学生的要求,应该是学会使用这种工具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而不是对工具本身进行深入学习。因此,《标准》的这一安排,正是考虑我国学生信息技能存在着较大差异,是为了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均可“从零起步”,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特点,学习同一内容所表现出的差异,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

(二)重视学生信息技能差异

1.信息技术教师要提高信息素养和课程整合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应明白信息技术学科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学科意义上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从知识能力层次上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普及性,是每一位心智正常的学生都能接受和掌握的;从评价方式上看,目前这门课程还未出现选拔性的测评。在我国,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学科,其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同其他文化基础课有较大的区别,可以说信息技术课当前还处在探索、研究之中。信息技术课的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正在成为文化基础课的先导,甚至是文化基础课明天的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技术课教师处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

2.即学即用,学以致用。

对于学生之间信息技能的差异,我们应采用先基础、后应用的方式,目的是即学即用,学以致用。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采取任务驱动式组织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基本技能学习阶段和电子作品设计阶段。对应用软件基本操作的学习,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给出的去做,待全体学生掌握了软件的基本操作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运用所学的技能完成指定的任务。如讲“发电子邮件”时,任务是发送邮件,邮件的内容可由学生自定,汉字输入速度慢的学生内容可短些。如此可使学生的差距逐渐缩小,全体学生信息技能都得到提高。

3.促进学生操作技能与智力技能和谐发展。

学生完成了基本内容的学习,就可以开始设计任务。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会碰到问题,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用Word制作电子版报,学生除了要具有一定的Word软件操作技能外,还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语文知识,以及观察、分析、概括、综合等技能,这些都属于智力技能范畴,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能力。

4.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是可以很容易地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不必安排得太满,而应该给学生留下一些自主练习时间。学生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上网阅读网站上的新闻,欣赏校园网服务器上存储的电影、动画片,甚至可以玩一些健康的游戏。这些活动寓教于乐,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可以在玩中认识计算机,掌握鼠标、键盘的操作技巧,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主动获取知识,为学习新知识营造良好的氛围。

5.建立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特长。

我们通过成立信息技术学科兴趣小组的形式,将部分信息技能水平较高、十分热爱信息技术的学生组织起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充分指导,让他们学习比较高级的计算机知识,给出一定的有实际用途的任务,如学习比较高级的网页制作工具,负责本班级的网页制作与维护,参与教师课件的制作活动,等等,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学生的成果展现在网上,不仅创作者本人,其他同学也能感受到创新离自己并不遥远。对于较优秀者,我们鼓励他们参加各类信息技术大赛和电脑设计大赛。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内容技能
高级技能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秣马厉兵强技能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拼技能,享丰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