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书库:中国地方文献的典藏范例
2012-04-29叶勇期
叶勇期
湖州的人文荟萃,称得上“甲天下”。这里山水清远,曾诞生过中国最多的书画家;这里耕读传家,曾走出过一大批文学巨匠。
因为文脉深厚,湖州人对古籍的收藏蔚然成风:古代有藏书盖过朝廷的藏书家,近现代更有影响世界的藏书家。
近日,笔者参观了十五年前建立的湖州书库。这座专门收藏地方文献的书库,经过文献积累和内涵积淀,越来越凸显出地方文献作为一个地区发展见证的重要作用。它堪称聚合地方各种文化遗产的宝库。
图书荟萃,彰显文化源流
《嘉泰吴兴志》是我走进湖州书库第一眼看到的书籍。这套反映南宋宁宗时期的湖州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书,图文并茂,从中可以看到近九百年前的湖州面貌。
工作人员告诉我,这只是清末民初湖州收藏家刘承干编辑的煌煌二百四十册“吴兴丛书”中的一种,是湖州书库收藏的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和明代《万历湖州府志》一起被称为镇库之宝。
湖州书库的前身是湖州图书馆地方文献室。1997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永昊提议,在此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承担搜集、整理、保管、利用湖州地方文献的职责。与其说湖州书库是藏书馆,倒不如说它凝聚了当代湖州人对于地方文献的不懈努力和执著追求。
在谈到书库庋藏过程时,工作人员回忆起那些热忱付出的藏书者——藏书中,有老百姓提供的家谱和地方古籍文献,有各单位企业出的报刊和图书,也有当今湖州人创作的文艺作品和撰写的学术著作,还有外地人士著述的有关湖州研究的书籍。如今,湖州书库已经收集各种地方文献两千多种六千多册。
翻阅这些图书,就仿佛看到了湖州从古迄今的历史变迁、社会发展、风俗人情、文化成就、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各方面的情况。
举众之力,鼎助家乡事业
我专门采访了现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永昊,当年是他倡议建立湖州书库并长期指导工作。他回忆说:当时我在湖州任上,考虑到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这一文化核心任务也日益紧迫。明清时期的湖州在中国藏书和图书印刷出版史上曾占据显要位置,皕宋楼、嘉业堂及“吴兴丛书”都闻名于世,还有当代大量有关湖州的书籍,这些都应该成为造福今人的文化资源。我酝酿
出建立湖州书库的想法,征求各界意见,结果得到很多人的赞同。于是很快行动,在湖州图书馆设专室专柜,请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题写匾额,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成立暨首捐仪式。
陈永昊说,成立湖州书库后,捐书者、提供图书线索者众多,湖州人以及关注湖州的人士纷纷为丰富库藏作贡献。他记忆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时任市政协副主席的蔡一平先生,多次往返苏州,接洽并接受一部手稿的捐赠;一是长兴一位市民捐赠数百年相沿续修不断的家谱,只可惜忘了这位热心先生的姓氏大名,十分遗憾。
为丰富湖州书库的典藏,陈永昊组织过“湖州丛书”的编撰工作,由政府资助出版了《孙中山与湖州人》和《湖州书画两千年》《湖州文学史》及湖州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选本一大批书籍。其实,陈永昊本是书生出身,他的《中国丝绸文化》《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概览(一、二)》《浙江省民生报告(一、二)》等十几种著作,同时在湖州书库之列。后来,湖州书库还扩展到收集影像、音频资料。
陈永昊告诉我,改革开放后,建立地方文史书库,湖州在全省是第一家,至今还源源不断有人关注、捐献,还继续在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藏以致用,服务学人大众
为学术研究提供资料,一直是湖州书库的主要任务。采访中我了解到,当代许多研究课题,都与这座书库密切相关。
浙江大学文学博士生徐永斌是研究明代文学家、《三言两拍》中“两拍”作者凌濛初的。为了解凌濛初家庭情况,他来湖州书库查阅,并从凌氏宗谱等文献中,查找复印了许多重要资料,为其完成研究课题、撰写博士论文提供了重要而翔实的史料。
浙江大学教师王因研究清末民初时期农村经济课题时,也借助了书库的力量。湖州是当时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其经济史料为课题研究所必不可少的。湖州书库为其提供了“民国丛书”《湖州农业经济志》《中国太湖史》《湖州市蚕业史》等一大批文献资料,为其专题资料的收集、课题的完成提供了很大帮助。
除了人文科学之外,湖州书库还在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中发挥出作用。几年前,湖州的中医工作者利用本地独特的中药材——湖州铁线莲(俗称金剪刀),开展对脑瘤的治疗研究,并取得一定效果。为获得相关的史料依据,专家来到书库查阅了众多资料,并通过对茶圣陆羽出身经历及其名、字和终老湖州等情况分析,推断其与脑瘤疾病具有一定联系,相继发表了《金剪刀能剪脑瘤》《陆羽与脑瘤》等论文。
学者之外,湖州书库还是许多百姓的平实益友,它在百姓的家谱查询和研究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比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郑发楚通过湖州书库所藏《湖州文化艺术志》《湖州地名志》《湖州市志》以及古湖州城地图等资料查找郑氏迁徙史;读者钮因干通过馆藏《乌程 ·归安县志》《湖州府志》等资料查找其祖先钮福皆的事迹等等。
人文地标,传承地方亮色
其实,大而化之,这些年来,湖州书库还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当好湖州的人文地标,为整个湖州的社会发展提供智慧。
经济企业界人士来这里,寻找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产品推广和开发的文化依托。诸如伊利公司、陆化食品有限公司、惠丰公司、华润啤酒等都来过这里。最典型的是太湖水产品有限公司,在湖州书库的《中国太湖史》《太湖特产志》等文献中,了解了“太湖三宝”的历史,开发出太湖特色的新产品。
湖州许多文化古迹的建设,也都离不开文献资料的佐证和补充。湖州的皕宋楼、宋秀安僖王陵墓园、道场山禅寺等地的重建,建设者们都在湖州书库找到原版建筑的重要描述。
此外,湖州书库还在修撰地方史志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不少地方志办公室、湖州师院等单位,都前来查阅资料,并得到较大收获。湖州市经委为编写工业系统党史,前来查找资料,湖州书库为其提供的资料,给了查阅者重要的信息。
这些年来,湖州书库在为地方旅游项目开发、旅游城市建设及单位文化建设、公务员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出城市地标的作用。它以自己的价值,体现了地方文献资源既是公共图书馆的主要特色,又是文化服务站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