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成为真正的动感地带
2012-04-29吴建兰
吴建兰
摘要: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课堂本该其乐融融、妙趣无穷,但现实的课堂却是枯燥乏味、无聊致极。教师采用调动情感、展示魅力、坚持创新等手段,让学生爱上语文、品味语文、读懂语文,那么语文课自然能够开放而有活力,充满生机而有激情。
关键词: 语文课堂情感教学魅力教学创新教学
都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作为民族语言同时也是母语的汉语的学习活动本应该是乐趣无穷、妙不可言的。但不知从何时开始,语文教学却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走向了死气沉沉,以致学生们开始害怕语文,讨厌语文,逃避语文,并与语文课渐行渐远。
审视我们的教学行为,不难发现,语文课教学始终没有走出这些误区:重教书轻育人;重认知轻情感;重示范轻表达。一句话,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故步自封,让学生厌学。试想,没有了人性化,缺少了人情味的语文课,何以吸引学生?又怎会有生机?更不用说充满活力了。鉴于此,有必要让语文课教学重新回到正轨上来,使语文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在课堂上永远充满崇高的人性的对话,传播人文精神,从而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乐园,并在此自由遨游、流连忘返。
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起来,成为真正的动感地带,从而更加开放有活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调动情感,感染学生“热爱”语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因为语文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思想性,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如果不能拨动学生情弦,也就难怪学生会离语文越来越远了。
但“情”并不是凭空而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之中,常以生动的形象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通过一定的载体或抓手而实现。教材本身和教师自身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1.利用教材情感因素,以情激情。
语文学科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宽阔的知识背景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一独特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入选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文章,是作者的真情流露,是作者在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为了达到以情促知、知情并茂的目的,语文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教材中内在的情感个性,有效地去激发学生情感,使之与作品、作者产生共鸣,发现并体验积极美好的情感,由此受到感染并“沉醉在作品里面”,进而深刻地理解课文。
语文课本中的记叙文或小说总是把人物、事件、思想有机地糅合起来加以表现,它常常以动人的形象、生动的情节和强烈的抒情色彩熏陶、感染读者。因此教学要以情入手,把握作者倾注在人物形象中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去体验,唤起情感上的共鸣。如教学小说《故乡》中闰土二十年后和“我”见面时倾吐衷肠的一段。文中写道:“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默默地吸烟了。”如果只停留在外貌、对话和动作描写上,学生得到的只能是个麻木者的形象。这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少年闰土原是怎样?如今为何变成“仿佛石像一般”?为何“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先是摇头,继而沉默,默默地吸烟又是为了什么?使学生通过讨论,深有感触地认识到闰土此时无限哀愁和无限沉痛的心情,进而联想到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农民的悲剧。这样挖掘,可使学生对这一悲剧人物的苦难命运表示深切同情和关注,并且可激起学生对旧世界的愤懑与抗议。此时,作者的情感与教师、学生的情感交融,学生便可准确地从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脉搏,心灵受到震撼,引起情感共鸣。
2.注重教师自身情感影响,以情引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是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老师的情感能感染学生,语文老师更是如此。因为语文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语文老师的语言能给学生的影响和陶冶,是使学生入情、移情、陶情的重要手段。
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就可以在开始时富有感情色彩地说:“这是一篇歌颂自己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起这个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心间、奔腾而出……”这样的话语能立即激起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另外,语文教学少不了朗读。语文老师有表情地范读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有力手段。有表情朗读,声情并茂,能把课文中最美的地方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感受到了活生生的形象,就会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心领神会,就会收到“其义自见”的效果。语文老师要利用这一良好教学手段,以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感情,去学好语文。
二、展现魅力,吸引学生“品味”语文
语文表情达意、交流思想,记录和传承着几千年悠久、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有着独特丰富的无穷魅力。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展现它们,以吸引学生深入地品味课文。
1.品味课本中的佳作美文。
语文课文一般都是文字优美、意境深远的文章,有的深沉典雅,有的活泼欢畅,有的清丽脱俗,有的朴素凝重。而且内容无不展露着迷人的美。学习这些文学作品,既可以愉悦学生的心情,更可以激发他们的情趣,打动他们的心灵。我们要紧紧抓住课文中的每一个真善美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欣赏、感悟,从而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净化和提升。
如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优美文章。作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我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在给学生短暂的时间进行思索之后,进一步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人最富于表情的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背影》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步入中年的“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着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去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橘子。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还是囿于描绘人物的精神、面容,就不能像描写“背影”那样吸引读者更想往下看。品味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学生的求知欲在逐步地咀嚼、欣赏中被激发了出来。
2.品味文章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
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深厚的情感因素,同时,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展现出不同的美,或是结构美,或是语言美,或是意境美。
如同样是《背影》一文,那特定的家境,心境,以及慈父孝子之间的相爱相怜,使文章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文章通过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再现背影的结构设计,把各部分内容以“背影”为线索组织起来,从而表达出父爱子、子怜父的真挚感情,同时照应了标题,让学生感知这就是文章的结构之美。
文章还美在语言。秦牧说:“文学是语言艺术。”可以说文学就是靠借助语言来雕塑描写的。因此语文教师要以语言为切入点来分析处理教材,重点引导学生赏析文情并茂的精彩语段、关键词句,并进行细细咀嚼,揣摩它们的准确性、生动性和韵味性。如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描写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四景,分别用“碧绿”、“光滑”、“高大”、“紫红”四个词修饰,质朴自然,贴切自如,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孩子的视野和知识水平,又十分生动地描写出了孩子的情绪和独特感受。
许多古诗词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深远的意境美。如李白的《静夜思》,用叙述的语言,写远客思乡之情,他给人的就是画一般的诗境:在昼短夜长的秋季,在转辗难眠的月夜,诗人突然觉得眼前的月光,好像是一层厚厚的秋霜。这是何等优美的诗境。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教材,发掘文章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学会欣赏,从而爱上语文。
三、坚持创新,引导学生“读懂”语文
要让课堂生动起来,教师就要坚持创新,在优化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上大做文章,使课堂始终充满活力,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读懂文章。
1.导入要鲜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教师应该用最精练的语言、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这一环节不仅是教师匠心的艺术再现,更是学生认知过程的心理需要。因此,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好的导语就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像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 我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首诗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的西湖是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她的春天尤其美丽:十里长堤,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真正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 ,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这样学生心灵深处的情弦被拨动了,都迫不及待地想要随着课文去体会济南美丽的冬天。
2.方法要多样
语文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与现实相结合,贴近生活。因此,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灵活设计、恰当运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看一看、唱一唱、听一听、演一演……
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时,我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先播放有关中国石拱桥的录像及图片,让学生对中国古老的石拱桥有个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这就为进一步学习语文设置了台阶。
又如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先让学生听一听流行歌手演唱的同名歌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唱一唱,亲身感受一下我国古诗的魅力所在。由此,诗的画面就会不知不觉浮现在脑海中,对学生的情感也是一种很好的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入境演一演,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因为它融游戏、活动于学习之中,特别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像《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等可以让学生集体参与、共同扮演,通过不同角色的表演,学生能进入作品中人物的心灵中,并加深理解,从而有助于对课文的进一步认识与了解。
此外,语文教学还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做一做、画一画……这些不同方式,正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三大理念的实践和体现。在让课堂保持生机,充满活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多样化,既是关系到教学成效的重要环节,更是构建活力课堂的重要保证。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需要艺术。我们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不断完善,及时总结,充分运用教学智慧,让每一堂语文课都上得有声有色,使语文课堂成为真正的动感地带,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语文,并学会读懂、品味语文。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第一版).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第一版).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
[4]何更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情艺术.语文教学,19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