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票价

2012-04-29冬至

中国对外贸易 2012年4期
关键词:电影票票价

冬至

电影票价——该降!一时间,困扰中国电影发展多年的电影票价问题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降价的呼吁声不绝于耳。

【引子】

目前,电影局通过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向有关单位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影市场票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称,各地将分别制定电影票价指导价格,其中会员票、团体票不低于影院挂牌价格的70%。“限折令”一出立即引发巨大争议,反对之声四起。在随即召开的2012年人大、政协两会上,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和导演张艺谋、冯小刚、尹力、冯小宁、陈国星6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了“加强对电影产业支持和整顿”的提案。提案中一致表示:电影票价——该降!一时间,困扰中国电影发展多年的电影票价问题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降价的呼吁声不绝于耳。

【视角一】

“限折令”引起争议

据业内人士称,电影局的“限折令”主要针对的是影院票价虚高的问题,即达成上限指导价的共识,使影院标价得到大幅降低。但影迷们担心,目前中国的电影高票价还没有切实降价就又开始“限折”,以后看电影是不是更贵了呢?而在此前,观众观看电影还能享受到一些临时性折扣的实惠。据调查,仅在北京地区,就有239家团购网站推出电影票折扣,最便宜的团购电影票仅为23元,不仅能看《龙门飞甲》等3D电影,还包含了全天免费停车和一张价值20元影票的代金券。多家院线还纷纷推出会员折扣,持会员卡的观众大多可享受周一到周五半价观影的优惠。

一些影院对新规的出台也持否定的态度:

——限价并不利于市场经济的良性竞争,也不易实行。

——大影院通常是会员制,很少促销折扣,但其设施和服务对观众吸引力较大,而小影院是以定价不高吸引到相对稳定的会员群体。七折的限制无疑对小型剧院的冲击更大。

——影院应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制定票价,如果调高折扣,利润和客源都会受到影响。

张会军等六位委员的提案认为,当前,受场地租金、运营成本及制片方收回电影投资等多种原因影响,电影票价居高不下,外加社会影院和银幕数依然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观影人次的增加。“希望相关主管部门根据市场规律采取‘建议性指导票价和‘最高限价”。六位委员还建议,尽快出台相关影院建设的配套政策,积极督导各地支持推进二、三线城市的影院建设,在政策、审批、体制、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六位委员的建议既有保护制片方利益的成分,也提出了高票价制约观影人次的问题,却因为业界中人的身份敏感或是有所顾忌,并未指出《指导意见》集“价格上限”与“价格下限”两种价格管制于一身之“奇特性”,然而有法律界人士认为,我国价格主管部门是发改委和各地的物价局,广电总局的行政职权没有包括电影票的价格监管。在当今电影行业已是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中,票价应当由市场调节。广电总局此举涉嫌侵犯影院自主经营权和消费者选择权。更大的争议则来自广大观众对于中国电影票价畸高的不满。

“视角二”

高票价把观众挡在影院外

据艺恩数据显示,2010年中美韩日法5国人均年观影次数中,美国继续名列榜首,平均每人每年去影院看影片4.3次。中国排名最后,平均每人每年只去影院看影片0.2次,即平均5年才去一次电影院。除去农村人口,以城镇人口计算,中国年平均观影次数仅为0.48次。另据统计,2008年,印度的观影人次达33亿,是总人口的3倍多,其中占据印度总人口70%的农民是印度电影的主流观影群体。相比之下,2010年中国观影人次仅为2.8亿,2011年观影人次为3.7亿,主要观影人群还是15到35岁的都市青年人。

其实,我们的观影人次并不是一直这么低。上世纪80年代,电影《喜盈门》的观影人次近1亿,1982年,电影《少林寺》在内地的观影人次达5亿,而近年来观影人次最高的《让子弹飞》也不到2000万。

是什么让中国的观影人次江河日下,大幅锐减?是什么让那些热爱电影的人面对影院望而却步?只有一个原因——让人受不了的高票价。

经济学家郎成平曾举例说,1982年看《少林寺》票价1毛钱,2007年在北京看《变形金刚》票价80元,25年翻了800倍,而在美国看一部《变形金刚》折合人民币不过54元,而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

上世纪80年代看《喜盈门》的时候,票价是5分钱,一根冰棍的价钱。如今,我国一张电影票动辄卖到七八十元、百元以上的已非罕见。去年圣诞节平安夜及一年一度的贺岁档中,《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卖到了120元、150元,比上世纪80年代上涨了1000倍还不止。

在中国,看电影已经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换句话说,这种票价制订政策,已然把广大的普通观众划在了服务圈之外了。不过有业界人士对此颇为不屑,据称去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百亿大关,预测今年中国电影票房有望破130亿元,言下之意高票价是高票房的保证,但是有统计数据表明,去年的国庆档,在银幕数大幅增加和电影票涨价的前提下,国内总票房却并没有增长,反而表示出观影人次的增速正在下降。这是不是预示着观众在用脚投票?说到底看电影的主力永远都是大众,有钱人毕竟只是少数。

“视角三”

纵览海外电影票价

近日,国内某知名门户网站作了一次在线调查:“就个人状况而言,现在一张电影票大约占收入的多少?”32.4%的网友选择的是“1/30”,占比最高,也就是说,参与投票的逾三成网友的月收入仅够买30张电影票,另有16.2%的网友给出的答案是“1/50”。

而在发达国家,一张电影票相当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0.5%,在美国则甚至只要0.25%。以福州稍早前公布的2011年前8个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83元计,平均80元票价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月收入2185元的3.7%,也就是说福州当下的电影票价比美国贵了15倍。而美国人月收入大约2000到3000美元,中国的普通白领,月收入也不过5000元人民币,其中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点儿。

根据美国电影行会MPAA的数据,美国电影的平均票价是:1994年4.18美元;1995年4.35美元;1996年4.42美元;1997年4.59美元;1998年4.70美元;1999年5.08美元;2000年5.39美元;2001年5.66美元;2002年5.81美元;2003年6.03美元;2004年6.21美元。2011年,美国的电影票价是7,94美元。也就是说,如今在美国看一场电影,花费仅为50元人民币。

在意大利,一张电影票平均也就7欧元。

印度是电影生产大国,但电影票价非常便宜,城市影院价格约为l至2美元,农村只要10美分,全国平均票价折合人民币仅为两三元,普通老百姓都能承受,所以印度每天大约有1500-2000万名观众涌入影院。

在盛产电影的香港,电影的票价一般为60—80港币,折合人民币仅为49-66元。按《丁丁历险记》3D版来算,内地打折后最便宜是70元,若按正价比香港贵出不止一倍。

一句话,即使是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电影票价,也大大低于尚处在从温饱向小康过渡阶段的我国,也就是说买票看电影是属于超前高消费了,作为制定政策、负有责任的有关职能部门,不知是否觉得这样的“中国特色”有点荒谬?

“视角四”

电影票价背后的利益链

电影票价何以虚高不下?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

据业内人士讲,目前国产影片的成本主要来自制片成本、发行成本和影院经营成本三部分。而制片成本作为最重要的一环,包括了演职人员薪酬、编剧稿酚、租用场地费用、日常拍摄人员开销、购置设备费用等。

在制片成本中,主要演员的片酬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张艺谋执导的《金陵十三钗》,总投资6亿元,男主角克里斯蒂安·贝尔的片酬就达1亿元。电影《单身男女》几位主要演员的成本开支占到影片整个制作成本的40%左右。一般来说,在3000万元制作成本的电影中,主要演员的片酬要占到1200万元。

拍摄费用也不可小觑,导演冯小刚拍摄电影《一九四二》,一条逼真的“民国街”竟然花费1.8亿元,而冯导的四架昂贵的德国摄影器材,每架都在150万元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00万元。

业内人称,一部电影的票房要高于成本三倍才能保本。在大成本、大制作、大明星扎堆“巨献”的当下,电影高票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发行成本中,利益链上的各个环节都要得到保证。一般而言,影院拿到电影票房之后,需要上交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5%的专项基金、3.3%左右的营业税。扣除这两项后,制片方可获得剩下票房的34%—37%,具体比例会根据影片投资大小等因素适当调整,发行方获得6%,其余48.7%—51.7%则由放映渠道进行分成,影院在其中可以拿到50%以上,剩下1.7%左右的票房则归院线所有。

在影院经营成本中,影院可分得票房总额的50%,但房产商会从影院获得的票房中拿走相当大的一部分。三四年前,地产商大约只要求5%至7%的分账比例,去年涨到15%以上,在某些核心商业区,地产商甚至向影院索取20%至25%的分账比例。

长期以来,电影票价背后利益博弈的不菲代价最终都由观众买单了。但是,中国电影产业没有理顺的结构性、深层次的诸多难题,并不会由于观众买单而消失。有关部门应该清楚,长期维持高票价是饮鸩止渴,终究是难以为继的,暂时性的票房增长“一俊”遮不了“百丑”,中国电影存在的问题早晚要面对,要解决。

【评说】

电影是大众娱乐还是小众娱乐

电影消费到底是大众娱乐还是小众娱乐?我们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

在美国,看电影从一开始就定位在大众娱乐,因而票价十分低廉,所谓“五分钱镍币”的时代延续久矣。正是如此低票价的吸引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观众,进电影院阖家团聚成为每星期的乐事,也由此促成了美国电影工业的大发展,以至于今天好莱坞打遍天下无敌手,都与美国电影观众的忠诚观影的习惯不无关联。其实,在美国,电影院都不是靠电影票盈利的,影院中的爆米花和饮料往往是重要的收入。

在印度,电影是农民的狂欢。因为,每年几十亿的观影人次中,70%是农民。印度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如取消娱乐税,似的电影票价大大降低,便于民众观影。每逢新片上映,往往是整村男女老少同往影院,看到动情处又往往全场随着影片的放映载歌载舞,欢乐互动,这样的超级人气促使印度电影业不断发展壮大,年度产量、生产规模甚至超越了美国的好莱坞。2005年,印度电影居然还在美国取得了大约1亿美元的票房,可谓是虎口拔牙。

相比之下,中国13亿人口的大国却只有少数人能享受电影文化带来的快乐。高票价的电影政策完全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其实,电影界早就对此有看法,并制定了各自相应的对策。全国单个影院全年票房最高的耀莱国际影城,虽然平均票价只有26元,且位于北京城区外的五棵松,但观影人次高达280多万,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影院。而全国平均票价最高的万达国际影城,虽然地处CBD黄金地段,却因票价高达60多元,观影人次还不到耀莱影城的三分之一,收入相差了1600多万元。

耀莱影城每天都有早场电影,票价仅10元。因住所离影城较近,笔者常常携老母一同观看。《三傻大闹宝莱坞》、《国王的演讲》等好片子就是我们花10元钱看的,应该说性价比很高了。可惜,这样的影院少之又少,难成气候。大多数人只能望影兴叹,或去看廉价的盗版光碟,高级影院的排排座椅就这么寂寞地空着……

此次两会政协委员的联名提案再一次将困扰中国电影的问题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笔者认为,这应是一个契机,有关部门应该好好研究中国的电影市场。政府也应大力发展其他公共设施如文化宫、少年宫、社区文化站等,增加银幕数量,用公益事业的补贴降低票价,与商业院线一起,双轨制共同繁荣中国的电影市场。“回归老百姓”,这是广大影迷对中国电影的殷切期望,也是中国电影的使命所在。

猜你喜欢

电影票票价
五一档电影平均票价42.2 元同比涨约23.39%
买电影票,别再抢最后一排了
巧算票价
公交票价调节机制及综合评价
电影票怎么分
买电影票
撕电影票
用替换法求票价
电影票上的藏趣
基于客流调查的地铁票价引导错峰出行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