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坚守中创新

2012-04-29孙民

中小学德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课标品德课程标准

孙民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在实验稿的基础上经过近十年的实践修订而成的。回过头来看,十年前研制的小学低年级德育课程的顶层设计是有着突破与超前性的,即便是在十年后的今天,也还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所以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更多的是对实验稿课程理念的继承与坚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坚守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坚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新课标的正式颁发对于小学一线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意义尤为重要,它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激励广大教师坚持十年来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并在新的时期更加深入地领会课程标准的理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

从实验稿到新课标:

坚守本身就是创新

正如有学者所说,2003年品德与生活实验稿课程标准从教育理念、课程性质定位、概念要目的构架到教学思路的调整转换,甚至语言文字的表述,都体现了彻底、全面地出新。实践中,实验稿课程标准语言文字的表述方式很快就成为一线教师的话语,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当然,对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乃至在实践中运用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加深的。

十年课改,是什么为品德与生活课堂带来巨大变化?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并不是因为有了一本课程标准或是某套教材,而是由于有了课程顶层设计的课标、教材乃至课堂教学构成的课程体系中的一线教师的觉悟与变革,只有他们理解掌握了新的德育理论,才能真正迎来德育课程的春天。没有理论支撑的课程改革是无法想象的,没有清晰、明确、一以貫之理论支撑的课程改革也是无法想象的。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清醒地看到,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还有待进一步明确,以更加清晰地支撑起课程改革。但不能否认的是,实验稿课程标准承载的以生活德育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带来了小学德育课堂巨大的改变。

从实验稿课标到2011年版新课标,我们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在变与不变中感受到一种坚守。我们不能陷入文字游戏,捕风捉影、故弄玄虚。如没有出现德育课程的字眼就否定课程的德育性质,什么地方多用了几个“公民”字眼,就将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对立起来……

例如课程标准前言部分,将实验稿课标与新课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有些修改在提法上更加明确、统一、规范。再例如课程设计思路“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对实验稿“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的进一步补充、完善。总之,从实验稿课标到新课标,这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承载的,以生活德育论为核心的德育新理论,需要我们坚守下去,并不断深入研究,在内涵上不断创新。

从顶层设计到课堂教学:

没有创新就没有生活的课堂

新的课程标准对十年来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問题与困惑作出了回应。其实,我们都知道,从作为课程顶层设计的课程标准本身到具体的一线的课堂教学实施,中间有着太多太多的问题与挑战。教材建设问题、课程管理问题、评价考试问题……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专业化问题。有学者指出,之所以说“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其原因在于,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的貫彻与实施、学生潜能的开发及学习方式的转变、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落实等,都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素质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因此说,教师是教育改革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是关系到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我们的实际状况是,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尽如人意,造成了品德与生活课程任课教师专业性不强、研究不深,而且流动性大等诸多问题,导致本课程师资的“兼职之痛”!另外,在品德与生活课程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凡是教研员专业水平高的地区,课程推进就势头良好;凡是教研活动落实到位的学校与地区,课程推进就有力。

换一个角度来审视,从上位的课程标准到一线的课堂教学,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我们要深入探究的是——教师理解到何种程度才算深刻?教师如何才能“深刻理解”?我们不难发现,仅仅从课标到课标,我们永远达不到“深刻理解”的程度,教师必须要找到课程标准的“源头”,学习掌握支撑课标的德育理论。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浮出水面了,其实德育课程的落实还需要理论工作者不务虚、不逐利的踏实研究。这样,广大一线实施德育课程的教师才有可能达到“深刻理解”的程度。“根基不稳,地动山摇”,这绝不是为一线教师开脱,而是对问题与挑战的思考与自我救赎。

十年来,一大批好的课堂教学案例不断涌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成功的课堂教学背后,总站有一批具有一定德育理论高度的教师或教研员。他们不会就教材讲教材,而是不断闪现创新的灵感,构建生活的课堂。这种创新,我认为一定来源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生活的课堂。

另一方面,在教师培训实践中我们发现,受到一线老师欢迎,对教师有启迪的培训总是“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有些培训则不为教师悦纳——哪怕培训者是教授、博导。其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所以,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只能是基于十年课程改革实践的经验的整理,是不能求全责备的。2011版课标为我们搭建了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新平台,我们期待,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会因此不断发展、超越。

从课程建设到学生成长:

让德育恢复自身的魅力

有现象存在,品德与生活课在有些地方时有时无、可有可无;有言论说,德育课程是学生不可能喜欢的课程,从世界范围看都是这样……

事实是这样吗?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虽然只有两个学年,但它负担着引导“幼小衔接”和小学低年级向中高年级过渡的任务,更为重要的是,课程的宗旨是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是我们须臾不能忘记的。十年探索,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个阶段的学生在适应学校生活上是急切需要引导的,随着实践的深入,这门课程也必将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喜欢。

鲁洁老师说:“因为德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和人的关系;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冷冰冰的理性;它面对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人——人心——人的善心,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诚然,在实践中,我们不断地面对问题与挑战:对教材的理解与使用的问题;对学生的了解与引导的问题;对目标的把握与达成的问题;对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问题;对评价的理解与实施的问题;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问题……

高德胜教授说过,如果德育课本身没有魅力,单靠考试来维系,保得了一时,保不了长久。他还说,之所以倡导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根本目的就在于恢复本课程的魅力,用课程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我们可以从这些话语里品味到一种责任与担当、一种情怀。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部分同样寄予了这样一种情怀。例如不是“用的不够”,而是“用得不够”!这句话深刻地反映出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对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断深化的轨迹。一方面,课程资源的贫乏、教学资料的收集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另一方面,对资源、信息的掌控能力的缺乏又造成了“信息疲劳”“资源过剩”……老师们正是以一种朴素的、为了学生成长的情怀不断在实践中向自己挑战,超越自我,上孩子们喜欢的课。

责任编辑徐向阳

猜你喜欢

课标品德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