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思考
2012-04-29金耀斌
[摘要]《中小企业促进法》出台以来,使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目前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很突出,存在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青睐民间融道、对贷款满意度普遍较低等问题。对此,今后要通过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财政补贴融资手段、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强化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制度、加强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等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中小企业促进法》;融资;制度完善
[作者简介]金耀斌,新乡学院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金融,河南新乡,453000
[中图分类号] F2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4-0004-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经过广泛的讨论,于2002年6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于2003年1月实施。该法借鉴了其他国家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经验,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出发,紧密联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中小企业战略发展的层面通过法律给予中小企业以制度上的支持。《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健康良性的发展,它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在中小企业基本法上的立法空白。
我国的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数量的99%,中小企业产值、利税与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60%左右,并提供了85%的城镇就业机会与75%以上的GDP。可以说,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规范、支持、保障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促进法》本身规定过于笼统,很多制度都只是一带而过,没有具体的规定,实际操作性不强,并且在经历了十年市场经济的发展后,许多内容都有了滞后性,尤其是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上,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资金之于中小企业犹如血液之于人体,离开了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就没有立锥之地。能否获取充分的资金方面的保障,是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形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的一个关键性原因是中小企业融资难。
伴随经济复苏的趋势逐步明朗和通货膨胀压力的持续加大,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日趋旺盛,与金融机构2011年逐步收紧信贷资源之间的矛盾更为凸显,因此企业信贷需求不能及时、足额满足的现象有所显现,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调查结果显示,31.6%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是造成企业生产困难的主要因素。
(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从现行的企业融资渠道来看,主要有银行信贷资金、内部集资、风险投资、发行股票和债券等融资渠道。但从目前企业融资的现状来看,银行信贷资金仍是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渠道,其他形式虽然也偶有使用,但对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难的作用有限。但是,由于中小企业一般都存在着资产存量少、经营规模小、信用等级低等弱点,导致中小企业在贷款时很难寻求到担保,以及能为银行提供其所认可的抵押物,所以造成了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比较大。通过对河南等地的中小企业融资调查显示,以银行信贷资金作为首要融资渠道的中小企业占比达到21.9%。
(二)民间融资等非正规金融渠道正逐渐兴盛
由于中小企业受赢利水平低、资产抵押能力弱、信誉等级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它们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金融支持的可能性受限。那么,在企业继续寻求资金的情况下,就不可避免地把目光投向了手续简便、融资快捷的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尽管民间信贷成本高、风险大,但它们能更好地适应中小企业经营灵活性要求。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26.6%的中小企业进行过民间借贷,年利率也多为20%~30%。
(三)中小企业对贷款满意度普遍较低
现在国家金融管理体制导致了国有银行、商业银行服务质量差、金融品种少、贷款条件苛刻等弊病,极大影响了商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但是,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其资金需求增速迅猛,广大的中小企业也不得不面对这种“门难进、脸难看、款难贷”的尴尬局面。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52.3%的企业认为“银行门槛高了,条件多了,可以贷到的资金少了”,而对银行关于“贷款审批时效、贷款批准率、贷款额度、服务质量”等问题的满意率只有30%。
而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变化大、风险高、自我约束能力弱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极易受到冲击,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中小企业普遍贷款数量少、频次多、要求急,使银行支出成本与潜在收益不对称,从而降低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在对江浙一带三百家中小企业进行调查访问后发现,55%的企业存在资金缺口;企业弥补资金缺口的渠道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自身积累和企业职工自筹资金;认为目前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十分困难的占15%,比较困难的占50%,一般的占35%;企业未来最希望获得的融资途径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认为在申请银行贷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审批时间长、手续烦琐和贷款政策不透明。
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途径
由于融资对于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作者认为有必要在《促进法》之下制定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法》以具体规定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没有法律依据的问题。
(一)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财政补贴融资手段
现行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资金、创业、技术、市场、服务等方面,采用的是税收调节手段。但是仅仅用税收手段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不够的,特别在技术创新方面。创新对于企业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之一,中小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要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要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然而由于中小企业本身存在的弱点,决定其不可能建立自己的技术管理和开发系统,其技术来源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帮助。仅仅依靠税收,那么有的中小企业还没有进行生产经营,也谈不上税收的优惠。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利用财政补贴制度,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给予财政补贴,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在创新方面现实地运作起来,而后再采取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才是有效的。
(二)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强化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制度
信用担保制度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内容,如韩国制定了《信用保证基金法》,日本颁布了《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法》、《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法》、《信用保证协会法》等一系列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相关的立法,通过这些立法为韩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提供法律制度上的支持。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与本国相比,需要进一步得到完善。我国目前调整中小企业信用制度的法律主要是《担保法》,该法所规定的仅仅是针对一般担保而制定的基本立法制度,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所涉及的问题并没有进行细致的法律规定。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主要受《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指导意见》的调整,虽然该规定针对的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而建立的专门规定,但由于其立法层次较低,因而法律效力作用受到限制,换句话说,还无法为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因此,有必要在未来的《中小企业融资法》中具体规定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问题,使中小企业使用信用担保有法可依。
(三)加强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都是作为市场经济中独立的经营主体存在的,也就是说在经济竞争中企业是无法在其全程的发展过程中仅仅依赖政府的支持而得到发展。从政府支撑的层面来看,政府无法实现对企业所有发展微观领域的全部介入,另一方面假设政府的微观介入是能够实现的,也势必会导致对市场经济的影响,这与市场经济本质是存在冲突的。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政府对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政策化最关键性的支点就是服务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因此,应当推动完善《商业银行法》,建立主办银行制度,保障中小企业获取长期的资金来源。金融机构要健全、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为了银行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大力开展信贷营销,积极增加有效信贷投入,以扩大市场份额,抢占竞争制高点。要完善信贷管理体制,根据中小企业经营的特点,及时完善授权授信和评级制度,合理确定贷款审批权限,减少贷款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要健全基层信贷人员贷款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的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做到责权明确、奖罚分明。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营销策略,消除“惜贷”、“恐贷”心理,改变喜大厌小的做法。要创新信贷方式,扩大投放渠道。
(四)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很单一,主要是靠银行贷款,这种单一的间接融资方式很难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小企业需要在融资渠道上积极创新,广开门路,完善各种融资手段,建立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其实并非社会资金总量不足,而是由于中小企业资金供需结构失衡,同时资金融通市场在功能上存在着缺陷。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不是要增加市场上的资金融通总量,而是要改变中小企业过分偏向间接金融的现状,使其融资手段多样化,逐步克服资金融通市场上的重大缺陷,逐步使得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重。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力争金融资源配置协调,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宽松的环境。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发展单据业务和贴现业务,鼓励银行为中小企业的商业单据提供承兑担保;积极开辟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使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地利用资本市场,积极开创二版市场以及发行中小企业债券。这方面,2004年5月27日,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正式启动,我国的二板市场建设开始起步中小企业板的建设,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是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罗亮森,刘海东,李东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基于济宁市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J].中国金融,2011,(24).
[2]王薇.浅议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企业管理,2008,(10).
[3]张承惠.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问题原因分析[J].理论学刊,2011,(11).
[4]王悦.浅谈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J].集团经济研究,2004,(12).
[5]刘向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