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点燃稀土烽烟,中国难免一搏
2012-04-29李仲周
李仲周
日前,美国伙同日欧在WTO争端解决框架内要求同中国就稀土出口限制问题进行双边磋商,这是争端解决程序的第一步。可以说美日欧对中国资源保护战略打响了第一枪。
笔者2010年1月在本专栏曾撰文《美投诉中国出口限制暗藏玄机》,点出美国醉翁之意不在那8种产品,而在剥夺中国对稀土资源实行出口限制的权利。诚如笔者所料,这次是直接针对稀土而来。为什么目标在稀土?因为稀土是高科技包括军事安全技术运用中不可缺少的材料。那么,美国在中国周围构筑了水泄不通的军事包围圈,并要求中国源源不断地供应高度敏感的军事装备材料,而美国连军民两用的技术都对中国实行禁运,中国不是把刀把给了美国而把刀尖对着自己吗?
该案具有高度敏感性,按照WTO争端解决规则,中国必须迎战。鉴于中国有限的稀土资源濒临枯竭,却要承担全球97%的供应量,已经是力不能及;开采稀土又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严重破坏,中国需要果断决定,采取强有力措施限制采掘,保护仅存的一点稀土资源。
中国稀土储藏量仅占全球百分之三十几,全球还有很丰富的储量。价格上涨,待价而沽的供应者就会猛增,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中国应该向世界说明这个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同时,由于高科技发展对稀土需求的激增,中国自身也应积极寻求新的供应来源。但恐怕,美国并非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而是暗藏玄机。
一是转移视线,掩盖它实行的一系列保护主义措施;二是出于大选需要,攻击中国是没有成本的贱招;三是出于长远战略考虑,把中国的稀土资源耗光等于给中国的高科技发展釜底抽薪。美国政界要员虽然信誓旦旦说中国经济强大符合美国的利益,但恐怕目前没有人怀疑美国始终把中国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中美经济和战略伙伴关系将不会一帆风顺。在稀土问题上,中美之间难免一场博弈。
这第一步的磋商会有什么结果?肯定会不欢而散,然后转入第二步,成立调查组。据相关专家判断,中国的稀土储量最多可用十几年,所以不可能继续供应全球97%的需求。美国着眼于它国防工业需求,五角大楼报告说中国“稀土管制”对美军影响有限,但一些政客却喊得震天响,渲染中国威胁。
中美博弈不可避免,那么中国该如何应对?首先,应该明白告诉对方,要求中国以正在枯竭的稀土资源继续无限供应全球需求是不可强求的事。要强调世贸组织是应该一视同仁的,世贸组织没有哪一条规则禁止资源产品出口限制,如此把中国列为二等公民不公。其次,既然磋商双方都可提要求,中国可把高科技产品和用以生产高科技产品的原料挂钩。现在世贸组织正在酝酿制定原料产品出口限制规则,但只谈原料出口限制而不谈高科技出口限制,那世贸组织就会走向更加的不公平。虽然争端解决不大可能处理挂钩问题,但人们应该想得长远一点,谈判新规则,挂钩是一个很好的筹码。
案情最终结果如何,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