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单位探索人事外包新途径
2012-04-29刘海峰
刘海峰
我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管理服务社会化,是社会保障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重要体现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在要求,而人事管理外包正是付诸实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有力途径之一。
作为中国报业改革创新的探索者,辽宁报业传媒集团于去年5月,对下属的《辽沈晚报》进行了整体转企改制,成立了辽宁北方报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辽宁省晚报、都市类报纸在采编、经营整体转企改制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在全国报纸传媒中率先走出了转企改制的第一步。
在转企改制过程中,辽宁报业传媒集团将《辽沈晚报》编辑部、沈阳辽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经营资产、沈阳红马甲报刊发行物流配送有限公司发行资产、辽宁北国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股权及北国网资产从集团剥离,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股份公司,但辽宁报业传媒集团主管主办地位不变。原《辽沈晚报》内具有事业身份的员工,严格执行国办发114号文件精神,按照人随业务走、自愿、公开的原则,实施了身份转换。辽沈晚报社的事业身份也按照规定予以注销。
新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最大的难题,是人员身份的转变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其中,红马甲发行公司涉及近上千人的发行团队,身份如何界定,社保如何缴纳,员工利益如何保障,都是转制改企的关键点。
发行公司的发行员身份特殊,工作时间不足8小时,是辅助性、可替代性、流动性比较强的岗位。全省上百个发行站,涉及上千人的切身利益。如果将这部分人纳入到股份制公司,将给新的体制带来巨大的人事管理压力。
依据人事管理外包的经济学理论及借鉴相关单位的经验做法,辽宁报业传媒集团对涉及改制的部门人事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摸底调查和思想动员,厘清了思路。对办报和经营、管理岗位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对发行公司涉及人员众多的发行员岗位采取人事外包的形式,进行管理。为辽宁北方报业传媒股份公司设计了轻装上阵的岗位编制架构。腾出人员和精力,把社保行政管理机构的业务划归到最重要和最核心的业务上来,把那些繁琐的,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的环节外包出去,实行业务流程的重新整合,实现人事管理机构与承办外包业务的经办机构优势互补,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不仅减轻集团内人事管理的压力,提高专项服务能力,还通过服务外包,提升了整个发行团队与社保社会化服务体系接轨达标的水平。
经过反复动员和周密的基础工作,使集团上下对人事外包有了全新的认识。原红马甲发行团队的700多名发行员纳入了人事外包劳务派遣的市场化服务体系,北国网、户外广告等部门也把可替代、辅助性的岗位人员,通过劳务派遣的形式明确了劳动关系。
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程序,集团选定了省内一家人力资源机构承担人事外包的服务。人力资源公司不仅负责与发行员签订劳务合同,还负责档案管理、保险缴纳、代发工资、劳务纠纷处理和赔偿等项目服务。通过人事外包,不仅为改制转企人事改革设置了防火墙,还解决了诸多社保缴纳等历史遗留问题,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给发行员缴纳各项社会保险,保障了发行员的合法权益。
目前,新闻事业单位在文化体制改革和国家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正在大胆创新,而人事管理更需要突破原有的管理框架进行创新,需要自觉应用现代人事管理理论指引实践。只有把改制转企的着眼点放到积极推进应用现代管理制度中来,适应新形势,研究新举措,才能实现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平稳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