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络“龟速”,谁之责?
2012-04-29吴勇毅
吴勇毅
近日,一份全球移动通信协
会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印度和中国平均连接速度仅为19kbps和50kbps,为世界最落伍的两个国家。相比之下,日本、韩国平均网速已达1440kbps,是中国手机上网速度的28倍。中国手机网速的“慢”主要体现在三点:网页打开慢;数据下载慢;网络连接数据传输慢。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移动用户,3G网络使用用户仅为总用户量的13%左右,绝大部分仍在使用落后的2G网络,网络接入平均速度犹如“龟速”。但与“龟速”相配套的却是远高于发达国家的资费标准。据2011年中国信息化蓝皮书显示,我国固定宽带资费是发达国家的3倍,移动流量资费也是发达国家的3.5倍。
在中国,几乎与全球同步从GSM跨越到GPRS技术,手机用户也几乎每年以1亿人的速度递增,创造了世界通信史上的发展奇迹,然而在环球都普遍迈入3G时代,中国却似乎在原地踏步,徘徊在3G门口,似进非进。如此,是三大寡头垄断使竞争不够彻底,市场环境变得更差使然?还是技术、服务与基础设施跟不上所致?或是3G回报率太低,没人愿意做好?还是政策支持不到位,比如携号转网难于实行等?抑或还有其他原因?
笔者以为,特殊的监管政策,垄断的市场现实,是国内移动网络“龟速”和“高收费”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我国3G牌照发放远远迟于其他国家,是致使3G建设跟不上世界脚步的重要原因。而高昂的进场费和民众的反对,导致建3G基站比建公共厕所的难度还大许多倍,让运营商望而却步。
当然,网络扩容速度赶不上庞大用户增长规模,也是出现“网堵”症状的一大因素。专家称,移动网络带宽就像道路一样,要想网速快,就必须保证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每一个环节都畅通。但由于所有用户需共同使用一个核心骨干网络,成千上万个接收端共争一个发送端,形成巨大负荷,出现严重的“僧多粥少”、“同槽竞食”现象,这也是与印度一并成为“网速最慢的国家”的原因之一。
凡此种种,也让我们在国内经常可见一个独有、奇特的现象:虽然我们拥有最时尚的手机,却在“享受”落后、老迈的移动互联服务,这就如同开着保时捷行驶在乡间羊肠的小道上,无可奈何。
要从根本上改观移动互联网现状,除了借鉴韩日等国的经验,把移动网速要作为国家战略,由政府主导加速推动,而不能仅靠三大运营商凭着市场感觉去走。另外,我国政府还应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与企业参与宽带市场,增加互联网骨干网运营商的数量,引入竞争的“鲶鱼”,打破垄断,同时,制定合理的市场游戏规则和长久降价机制。这不仅能促进技术革新,更能让市场主体提升服务水准、主动让利消费者,从而推进我国宽带、移动网速尽快实现优质优价。
凭心而论,我国手机网速“全球倒数第二”原因也不能全怪运营商,或者单怪政府,或者全怨消费者。但是,一个优质的市场,必须在政策、服务提供者、消费者都优质的情况下才能形成,任何偏颇的责难都不利于完善整体市场环境。
当然,不管中国手机网速“全球倒数第二”等观点是否夸大其词,中国移动网速“速慢价贵”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运营商还是监管部门而言,必须深入反思、迅速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