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人才思想及其当代启示鬲向前
2012-04-29
摘要: 《史记》全面记载了西汉以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哲学等多方面丰富的知识,恢弘壮阔,博大精深,其中的人才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非常具有启示价值。在当今人才辈出,人才竞争最为激烈和人才推动科学发展的时代,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切实担当 “伯乐”之职,察人不惑于利诱,识才不拘于偏爱,荐才不论于亲疏,选才不惧于压力,用才不囿于私念,真正做到不偏不倚识人才,唯才是举荐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
关键词: 史记; 人才; 伯乐; 慧眼; 土壤
中图分类号: C9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4-0026-03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面记载了西汉以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哲学等多方面丰富的知识,恢弘壮阔,博大精深。笔者在阅读过程中,深感其中的人才思想对我们当代社会主义建设非常具有启发价值,故罗列如下,以就教于方家。
一、人才关系成败
《史记》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众多的人物传记,司马迁精心为我们描绘了一座历史人物画廊。徜徉其中,我们在对历史人物命运感慨的同时,深深感受到作者似乎要告诉我们,影响历史人物命运的决定性因素乃是人才。
周成王还在孩提时各国诸侯都来朝见,这应该归功于周公主政。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何等英雄,五十岁却饿死在沙丘,这是任用李兑的结果。齐桓公任用管仲,九次联合诸侯而匡正天下,成为一代霸主,然而管仲一死,就任用竖刁、易牙,结果死去都无人埋葬,被天下人所笑。魏国有公子魏无忌,失去土地又收回来;赵国用蔺相如,秦兵不敢侵犯;鄢陵任用唐睢,国家获得独立;楚国有申包胥,而楚昭王得以复国;齐国有田单,而襄王得以复国。从这些例子看来,国家没有贤能之士,而能够成功立名,转危为安,延续朝代,是不可能的。所谓“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所谓“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1]都说明人才的巨大作用。
二、人才并非完美
有能者必有才,而有才者未必贤德。儒家知识分子向来非常看重人才的品行问题,如《三国演义》中许劭评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深得后代知识分子认可。此言实质是将才智和道德做了二分,在肯定曹操才智能力的同时,对其道德则不大认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处于百家争鸣状态,各派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2]处于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思想并未被儒家思想所限。这使得《史记》中的众多人物形象,各有各的风貌,各有各的性格。特别是众多英雄人物,使我们为其业绩才智赞叹不已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些英雄人物德行的缺憾。
《史记》中有一些道德臻于完美的典型,如《韩世家》叙述了韩国的奠基者韩厥在赵朔与屠岸贾的权力斗争中,许诺赵朔“不绝赵祀”,与程婴等人将赵朔的儿子赵武抚养成人并引荐给晋景公。韩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故而司马迁认为其“与赵、魏终为诸侯十余世,宜乎哉”,反映了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诉求。[2]但更多的是一些道德有所欠缺的才智之士。比如陈平,年轻时他就胸怀大志,足智多谋,适逢秦末动乱和楚汉相争,于是他屡献奇谋:他设计离间项羽和范增,使楚霸王失去了最重要的谋士;荥阳被围,他令二千女子夜出东城门迷惑楚军,刘邦得以出西城门脱险;他让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以稳定形势,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泽而借机擒韩信。刘邦在平城被匈奴围困七日,又是陈平出奇计化险为夷。陈平所献之计,无一不是关系到刘邦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天下的兴衰安危。可就是这样一位奇才,在德行方面尚有瑕疵。陈平经汉将魏无知推荐,面见刘邦。刘邦破例任陈平为都尉,留在身边做参乘(陪他出行,为他驾驭马车的官员),并命他监护三军将校。没想到却引起了刘邦将领们的不满,纷纷说他品行不端,贪图贿赂(也就是后人有时提起的“昧金”“盗嫂”),认为这种人不能信任重用。[3]在《陈丞相世家》中,周勃、灌婴说陈平是“反覆乱臣”,让刘邦“察之”。甚至陈平自己也说自己“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2]
然而,即便是对像陈平这样的“反覆”之人,司马迁也并未抹杀其价值。魏无知与刘邦的谈话,间接表明了作者的立场——“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将人才的“能”与“行”分开。篇末的“太史公曰”则直接展现作者对陈平的评价——“常出奇计,救纠纷之难,振国家之患”。 司马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超越了传统的德才观,对人才不求全责备,德才兼备固然很好,有才无德也有其价值。[2]古人云:龙有蛇之一鳞,不害其为灵,玉有石之一脉,不害其为宝。这说明识人时不能求全责备。
三、人才还需砥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许多卓越天才,无不经过生活的洗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像《孟子》所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在《史记》的人物故事中表露无遗。例如,“孔子贫且贱”,刻苦自励,终创一派学说;苏秦“出游数岁,大困而归”,“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终为六国宰相;韩信“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受“跨下”之辱,乃立不世之功。[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更是列举了大量事例,“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他的发愤著书说,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思想一脉相承。都是想告诉世人,对待困难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成就。
四、人才渴求慧眼
史记里的人物群星璀璨,王侯将相多不胜举。通览这些人物,我们发现人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认识人才的慧眼,包容人才的雅量。正如唐代韩愈所感慨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商鞅本来是魏惠王时期卫国人,又名卫鞅,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孙痤病重时对魏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又对惠王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但魏王并不认为商鞅是人才,也不信任商鞅。后来商鞅听说秦孝公招揽人才,几经周折游说孝公,为秦孝公所用,终于使秦国走上富国强兵之路,秦国从此称雄于六国。
范雎是魏国人,不被重用,还差点被魏国大臣魏齐羞辱至死,后来到秦国受秦昭王重用,推倒了宣太后和穰候的外戚专政,加强了秦国的中央集权,又制定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六国的战略路线,秦始皇一直沿此路线完成了统一大业。
韩信少有奇志,受胯下之辱而不怒,本来也是项羽手下的人,不被任用,投靠刘邦,经萧何月下追韩信才留住了他为刘邦效力,成为后来独当一面的大将,平定赵、代、燕、齐,战略迂回包抄项羽,最终帮助刘邦平定了天下。
另外如冯谖之于孟尝君,冯谖多次争取自己的待遇,别的门客都以为其贪得无厌,但最终是他使孟尝君转危为安。商鞅、范雎、韩信等人,固然满腹才华,但如没有君主的慧眼识才,恐怕也会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湮没无闻。
鲍叔牙举荐管仲,更是留下了一段举荐人才的佳话。管仲说:“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这段话深刻地反映出鲍叔牙独到的识人智慧。 《史记》中用大量的人物事例,启示我们人才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人才,用好人才。
五、人才需要土壤
鲁迅先生在《未有天才之前》的演讲中提到: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我们看《史记》,发现群星荟萃,人才最为密集的时期是战国,这与战国诸侯贵族竞相尊士养士之风密不可分。
战国时期,各国都面临着存亡乃至统一天下的问题,而生存竞争最终归结为人才竞争。于是,社会把目光聚集到士林阶层上,他们中既有像张仪、范雎、商鞅、乐毅这样的贵族庶孽,也有像宁越、毛公、薛公、侯赢这样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无业游民和低级役吏,更有那些诸子们。这些人才在同一时期大量涌现,与当时社会风气密不可分。当时诸侯贵族尊士养士蔚然成风。赵简主、魏文侯开其端,齐缗王、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继其绪,战国四公子和吕不韦扬其波。或尊士为师,郊迎侧席,拥彗先驱;或视士为友,[1]或以国士待之,“为开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崇之”。正是这种尊士贵士的社会风气,带来了社会意识的巨大变化,形成一种以道术、伦理、人格、义气与权势、富贵、爵禄相抗衡乃至于前者高于后者的新的价值观。思想是光芒,人格的力量、[1]卓越的才能,成为战国士林获取社会尊重的资本和依据。可以说,是这种尊重人才崇尚人才的社会氛围,孕育于战国时期繁若群星的杰出人才。
总之,《史记》记载了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人才故事,从这些历史人物的经历中,笔者深深感受到其中的人才思想对历史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人才成长的不易和慧眼识才的可贵,也从一个历史侧面印证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识才不易,荐贤更难,用人更是一门学问。在当今这个人才辈出,人才竞争最为激烈和人才推动科学发展的时代,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切实担当“伯乐”之职,察人不惑于利诱,识才不拘于偏爱,荐才不论于亲疏,选才不惧于压力,用才不囿于私念,真正做到不偏不倚识人才,唯才是举荐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桐生.战国时期的价值观和士林文化心态[J].江汉论坛,1992,(7)
[2]周灵灵.《史记》中的人才思想[J].企业管理,2011,(11).
[3]陈平-声东击西救刘邦[EB/OL].新乡人物网-新乡人公益网,(2010-07-01)[2012-06-28].http://www.xinxiangr.
[责任编辑、校对:任山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