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的旅游定位战略
2012-04-29肖钦红汪德平
肖钦红 汪德平
摘要:红安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红色旅游明确红安旅游业定位,弘扬红色文化。对加强国家建设,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传播先进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红安;旅游定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红安,一个充满神奇、令人景仰的地方。红安是一部英雄史诗,她是全国著名的“第一将军县”;红安是一部文化传奇,如果说是时代的风云际会造就了不朽的红安,那么红安波澜壮阔的革命精神,则是当代先进文化的进发;红安是一轴巍峨画卷,今天的红色旅游资源不断回放着昨天惊天动地的历史;红安是一片希望之地,在文化大发展的号召下风凰涅槃、浴火重生。
一、红安红色旅游资源基本情况概述
红安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东接皖西,西趋汉江,北触豫南,南近武汉。全县总面积1796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为低山丘陵地区。这里属长江中下游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观光、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
(一)红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红安是湖北省红色旅游资源最丰富、景点最集中、主题特色最鲜明的一个红色旅游目的地。红安县内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遗址遗迹多达4处40个点,其中光七里坪革命遗址群就有37个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县级163处。红安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并贯穿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以及七里坪革命遗址遗迹群两大景区。
1、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该景区位于红安县城东北稞子山,由牌坊、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广场、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红安将军馆、将军墓园、红军墓园等部分组成。陵园始建于1956年,占地15万余平方米,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百家经典景区之一。景区中的董必武纪念馆通过560多件文物、资料、图片、硅胶像等展陈手段,再现了董必武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的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法制建设奠基人光辉伟大的一生。而位于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西侧的李先念纪念馆,更是通过500余件文物与版面、沙盘相结合。配以录像放映等手法,展示了李先念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坚定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的精神风采和丰功伟绩。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分别为该馆题词。
2、七里坪革命遗址遗迹群。七里坪镇位于红安县北,与河南新县接壤,总面积350平方公里,人口9万人。这里山川奇秀,又有极为丰富的革命遗址遗迹,是党中央前领导人江泽民亲自提名的“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七里坪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红色苏区名镇,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该革命遗址遗迹群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其中包括:长胜街、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旧址、鄂豫皖红军中西药局旧址、经济公社旧址、七里坪工会旧址、以及红色方面军指挥部旧址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地纪念碑等37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点。
(二)红安自然风光秀丽妩媚
红安的山水以其壮丽秀美名扬鄂东。雄奇的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神秘的古兵寨九焰山、柔情难忘的爱河谷、鬼斧神工的似马山、缥缈虚无的老君山……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独特的自然景致和山、水、林、鸟、兽相映成趣,令人陶醉。红安旅游,四季皆宜。正如诗中描述的一样“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雪白诗。”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了。天台山风景区位于七里坪镇西北18公里处,与河南新县接壤,主峰海拔817米。风景区内奇峰异石,层峦叠翠;花木繁茂,百态千姿。这里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景区内文物胜迹、自然风光景点随处可见,是广大游客避暑休闲、观光探险的理想之地。
(三)红安古色人文资源
红安古色人文资源丰富。老子曾居此修行,杜牧、苏轼、吴承恩等人文墨客来此游山玩水、著书立作。新石器时代至东周时代的文化遗址墩子岗、西寨山遗址;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文化遗址日月煲、金盆玩月等遗址;元代宋型双城塔、清代桃花塔;天台山摩崖石刻;红安民歌、民间刺绣等,都让世人叹为观止、过目难忘。
二、红安红色旅游业发展定位战略
红安有如此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却为何无法摆脱贫穷的帽子呢?上世纪90年代红安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波折。红安曾一度走工业化之路,但是在2003年烟厂被兼并之后,红安县对工业立市产生怀疑;一度欲以旅游兴市,但是由于地域的局限其效果也并不明显。红安经济的困局,除发展战略的摇摆不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既是区域规划与定位的迷失。
当前时兴的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方式和旅游产业观念与时俱进的结合,也是一种把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有益探索。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先进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老区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湖北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旅游的发展。近些年来,湖北为推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这些都能为红安旅游业发展定位与战略提供指导和参考。湖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旅游局于2002年共同编制了《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肯定湖北旅游业发展业绩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地诊断了存在的问题,系统全面地提出了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措施。《2011年湖北省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形成一批骨干企业,打造文化品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也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体制改革,通过不断弘扬先进文化达到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
(一)加强红色旅游规划
红安旅游业发展应该紧密结合以上文件的精神与方针,同时依据自身特点做好旅游规划工作。宏观规划上,红安未来的经济中心南移乃大势所趋。南方的八里、觅儿、太平三镇离武汉不到40公里,完全可以受到武汉经济辐射。同时经过红安的高速公路,如武英、沪蓉高速公里,沪蓉、汉麻铁路都能给红安的旅游发展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可考虑把红安三镇纳入红色文化景区的范围之中,并建立省级“红色开发区”,将其打造成为红安的经济中心,成为武汉最“红”的卫星城。微观规划上,例如应不断完善天台山风景区的建设规划。该景区内虽然自然景观丰富,但是房屋乱搭乱建现象普遍,拉低了景区的整体环境。管理单位应集中治理天台山风景区内违规建筑,对一些档次不高、外形庸俗的房屋建筑一律拆除。同时,天台山地区应尽可能建设仿古建筑,提升文化品味。在红色景区建设中,应该坚持协调统一的方针,特别是七里坪有些建筑不符合旅游的发展需要,管理单位应该对七里坪的明清建筑进行整体改造,确保和长胜街建筑的风格
统一,提高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层次感与一致性。
(二)加大红色旅游的投入
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化配置资源原则,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培育市场主体。从2005年开始的创文化先进乡镇的活动开始至今,红安为基层文化遗址维修、巩固等资金投入共468万元,其中争取省拨款60万元,县财政投入70万元,乡镇多渠道投入338万元,兴建维修文化遗址遗迹设施达4万2千平方米。但是面临与日俱增的游客量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红安有关部门应该通过更多渠道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金,降低准入门槛,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条件与经营环境。
(三)加大红色旅游宣传促销
红安旅游业发展应该频繁利用国内旅游交易会展等信息平台,推出“将帅故里游”等主题活动。并细化景区内的旅游线路,分别归类为会议旅游线路、户外探险旅游线路、爱国教育旅游线路等,以迎合游客们的需求。同时可以围绕革命先烈的诞辰举行纪念活动,组织进行“中小学生重走红色之旅”等旅游促销活动。
(四)推进区域合作
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多行业多层次相互配合发展的产业。红安在发展本土旅游业的同时,也应该多与周边省事相互联系。在湖北省内,可开辟东西两方向红色旅游线,充分发挥“8+1”城市圈的交通优势,将鄂西、鄂东生态文化旅游圈同武汉城市经济圈的红色经典连线联动,实现“武汉—麻城一红安—新县—信阳”这一精品路线向东西两方面扩展。
鄂西地区是在革命时期属于湘鄂川革命根据地,是红军进军陕北的巡回地、穿插地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并且拥有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红色文化。其中重点城市宜昌应充分凭借三峡名胜、民俗风情、绿色生态、水利水电等旅游优势带动红色旅游,有重点的建设好一批红色旅游经典,使红色旅游参与多种专题旅游类型,形成互补互促。
鄂东地区要集中力量抓好以黄冈市为中心,加快建设以麻城、红安为主体的红色旅游区;以英山、浠水、罗田为主体的绿色生态旅游区;以黄州、黄梅为主体的古色文化旅游区。并联合鄂州、黄石等地,形成如武汉-黄冈-鄂州-浠水-蕲春-阳新-武穴,沿长江的“鄂东大文化旅游带”这样的优势集群。
三、促进红安红色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随着各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推进,红安交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离武汉市区仅75公里,距天河机场80公里。省级公路阳福线、宋大线贯穿南北,京广、京九铁路汉麻连线、武合铁路穿境而过,并设了红安站。京珠、武麻、沪汉蓉高速互通,缩短了来红安的车程。在如此优良的交通环境下,红安要以红色文化为灵魂,加快实现旅游经济强县的目标,树立“北有延安,中有红安”的旅游品牌口号。
为实现以上目标,红安旅游业应做好以下十方面工作:一是按照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标准,高起点、大手笔策划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加快完成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总规划、景区详规编制,加大规划执行力度。二是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阳福线、宋大线公路,京珠、武麻、沪汉蓉高速公路,几条大线路到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七里坪革命遗址群的旅游公路项目,形成公路“环”线建设。三是围绕建设生态红安的目标,加大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城周绿化和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改善县城功能。打造一批精品街区和绿地,体现生态特色;四是深度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内涵,编制县城风貌设计。使红安的红色旅游不停留于形式。五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经营的思路,组建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加大招商里力度,扩宽融资渠道。六是综合利用国债、财政、交通、扶贫开发以及民间资金投入旅游开发。七是创新管理机制和体制,按自然和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划分景区,按景区知名度、品质和影响力分级管理,整合资源,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八是以七里坪镇红色景区为开发龙头,切实解决遗址遗迹的修缮问题,达到统一、美观、修旧如旧的标准。九是加快天台山、似马山、老君山等景区建设,促进红色、绿色、古色的“三色”旅游协调发展。十是加强对红安县城和景区的整体包装、营销和宣传,开发旅游特色商品,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打造精品线路和景区,尽快建成驰名国内的红色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