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青花瓷·清青花

2012-04-29

艺术品鉴 2012年4期
关键词:青料发色官窑

清顺治朝

典型器

青花瓷在清朝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改变了明代的粗犷笔法,已显现独特的清代新貌。典型器为上海博物馆藏清顺治十四年款青花人物纹净水碗。清顺治十七年款青花云龙橄榄瓶。

青料

用浙料,呈色早期灰暗,晚期浓艳,稍发紫,亦有部分用珠明料,色泽鲜丽。

纹饰

布局多为适合纹样加边饰。山水瓷画上有“四王”笔意,运笔勾、染、皴、擦并用,层次多,有阴阳面。题材多见博古插花、花鸟云龙、山石芭蕉、麒麟芭蕉、雄鸡牡丹、列国志故事、三国人物。画面上常配有诗文,如画梧桐叶,旁题诗“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梧桐叶落,天下皆秋”;画红叶,题“红叶传书信,寄与薄情人”等。石头多瘦削玲珑石。云龙纹,龙身被云遮挡一部分,使身体分为几段,故称“云龙三现”。边饰的蕉叶常画成一大一小相间。画面上点缀的云为括号云。地皮青苔一撮撮聚集。许多器物为酱口,这种情况康熙朝继续,雍正时少见。以后则不见。

胎釉、造型

罐类胎体厚重,器形敦实。釉面青白,多为平坦细砂底。造型单调,供器多,有炉、瓶、净水碗、觚、杯等造型。炉为钵式炉,大盘出现双层底,即隔漏底,也就是双圈足。

款识

绝大多数为写于祭器上的记事记年题款。偶见“大清顺治年制”款,还有“玉堂佳器”、“百花斋”等篆书款。伪托款有“大明嘉靖年制”、“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民窑款较杂。

清顺治·青花花鸟纹盖罐

尺寸:高37.5厘米,口径20.3厘米,足径20.8厘米

南京博物院收藏。这种造型的盖罐,因其盖子似清代的将军帽,故俗称将军罐。此盖罐无款,平砂底,外壁白釉微泛青,青花发色湛蓝而色阶明显,这些都是清初官窑青花瓷的特征。盖面所绘的折枝花卉,外腹部所绘的牡丹、菊花、山石、寿带鸟,皆为顺治朝常见的纹饰。内壁施白釉。

清康熙朝

典型器

此朝器物的青料、胎、釉可用一个“硬”字概括,而且器物的分量相对其他朝代的较重。青花瓷成就很大,造型变化万千,工艺细致精巧,色调青翠欲滴。《陶雅》说“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 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典型器是一批有干支纪年款的器物和上海博物馆藏青花山水人物纹瓶,器身书七律诗,诗后题“庚辰仲冬日居易主人题”。

青料

用浙料和珠明料。康熙二十年以前,发色比较灰暗;康熙二十年以后,青花原料炼制得好,呈色鲜艳明快,能分出浓淡深浅层次,俗称“五色青花”,纹样讲究画笔。青花品种有白地青花、外酱釉内青花、青花釉里红、豆青青花、青花加紫等。

纹饰

纹样画法,前期采用单线平涂,风格粗犷,有明末遗风;后期流畅,工细,勾、染、皴、擦并用,纹饰多能分出阴阳面和层次。题材,前期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等。鱼龙变化、冰梅纹为其特色纹样;后期题材广阔,包罗万象。瓶罐上多画人物故事,有水浒传、三国志 (俗称“刀马人”)、西厢记、竹林七贤、曲水流觞、二十四孝、孟宗哭竹、八仙人物等。长篇铭文,有前后出师表、前后赤壁赋、兰亭序、滕王阁序、圣主得贤臣等,诗文后有釉里红图章。文字作纹饰的有熙朝传古、文章山斗、文房山斗、博古雅玩,还有耕织田、冰梅纹、秋叶题诗等。清代数朝,青花图案喜留白边,以康熙朝的最为明显。清康熙开始,画西番莲的纹样渐渐多起来,纹样特征是莲花的花瓣画作螺丝状。此时牡丹多绘成“双犄牡丹”。

胎釉、造型

胎质坚致而细白,断面如糯米糕,俗称糯米胎,分量较重。釉硬,即釉与胎结合得很好。釉面可以看到橘皮纹和棕眼。前期釉色白中闪青;后期釉白、光亮,还出现一种茭白釉,釉面发死白色。器型前期比较敦厚,变化不多,以盘、碗、盖罐及日用器皿为多。后期厚薄兼有,以薄为主,器型变化多端,陈设器、观赏器增多,如凤尾尊、花觚、笔筒、象腿瓶、筒式瓶等,大到屏风、龙缸,小至鸟食罐均有。碗的式样比较多,有洗式、墩式、四方菱角式、斗笠式、二折腰、三折腰等,特别是斗笠碗,最为典型,特征是胎体轻薄。

工艺

早期见芝麻酱口。瓶、罐接口不明显。口沿有爆釉点。碗,深腹高圈足。盘、碗底足大,足墙直,足根圆,俗称灯草根,底部有极细的缩釉点,像针鼻眼。也称棕眼。笔筒底部,盛行外面一周涩胎,中间有一块圈圆饼形白釉的现象,有的在釉下书有款识。器物底部有玉璧形底、隔漏底(即双圈足)和二层台底。器物露胎部分都能见到一道道很细的旋坯痕。

款识

清康熙朝历61年,款的种类很多。特别是私家款,内容众多。前期全部楷书款,多六字款,少四字款,常用大清干支款,如“大清丙午年制”、“大清丁未年制”,丙午年和丁未年分别为清康熙五年和六年(1666年和1667年),还常见癸丑年、戊申年等千支年号;后期出现篆书款。楷书年号写得比较扁。“製”字下面“衣”字,一横较长。篆书是较硬的铁线篆。私家款有:玉石宝珍、杏林春宴、若深珍藏、北庆堂制、益友堂制、奇石宝鼎之珍等;图记款有杂宝、爵、螺、角、秋叶、方胜、团鹤、团凤、画笔银锭如意等,还有仅仅画双圈,而不写字的现象。伪托款比较多,有仿明成化、嘉靖款的,总的特点是书写笔道无力而工整,有仿明成化“天”字罐,在罐底用青花写“天”字。早期以仿嘉靖款居多,中后期少量书仿宣德、成化款。

清雍正朝

典型器

此朝的工艺水平极高,为历代之首。典型器为一批有纪年款的器物和上海博物馆藏雍正八年青花双龙纹炉,器身有“信士弟子张文锦许奉敬太白老爷座前香炉供奉雍正八年日吉祈保生意大顺”铭文。

青料

青料用浙料。仿明水乐、宣德朝的苏泥麻青料效果比较多,但是没有进口料,而是用人工点染,其次是仿明成化青花发色淡雅的效果。

纹饰

清康熙后期开始,偏重于图案化,纹样刻板。纹饰有仿明代的云龙、云凤、云鹤、折枝花果、缠枝花卉、莲花托八宝、八仙人物、梵文、贯套纹等,还有清代出现的蝙蝠仙桃、双喜字图案。此类题材的图案,一直沿用至同治、光绪时期。人物画有渔耕樵读、麒麟送子、福禄寿三星,其中人物以男子为多,琴棋书画纹样中以女子为主,还有八卦、西番莲及一些图案寓意纹饰。藏文扁长,非常图案化,线条比较纤细。

胎釉、造型

胎质细致洁白,瓷化程度好。胎体厚薄均匀,分量较轻。釉汁滋润。造型工整细致,继承康熙朝的多,仿古意蕴的多,创新立意的少。新品种有套杯,十个一套,口薄,口微撇,腹部比较矮,平底矮圈足。有灯笼尊、扁肚菊瓣瓶等。碗、盘等均为大圈足。

工艺

精工细琢,讲究修胎。琢器腹部不见接口,圈足比较深,足根滚圆,俗称灯草根。露胎处不见窑红。民窑有砂底,工艺粗糙,有螺旋纹。

款识

清雍正朝历时13年,款识种类比较多。除了以前所见的各种类型以外,常见图记款,如绘一只毛笔、一块银锭、一柄如意的“必定如意”款,还有动物形款、四朵花款、方形肥皂款,后者也称窗棂花押款;伪托款也比较多,以书写“大明成化年制”的为多,“大明宣德年制”的次之。堂名款比清康熙朝少得多,有养和堂、庆宜堂、朗吟阁、椒声馆等。

清雍正·青花缠枝花卉纹盅

尺寸:高3.5厘米,口径7.2厘米,底径2.9厘米

湖北省博物馆收藏。胎体轻薄。纹样具有明成化官窑瓷传统,内心绘团花纹,外壁饰缠枝花卉纹,但是纹样画笔较流传有序的清雍正官窑瓷显得草率。

清乾隆·青花勾莲纹烛台

尺寸:高13.3厘米,上盘径4.2厘米,中盘径9.9厘米,底盘径9.4厘米

湖北省博物馆收藏。清乾隆官窑青花瓷烛台皆为钱纹篆书款。此烛台顶盘上原应有枚插蜡烛的铁钎。

清乾隆朝

清乾隆朝青花开始逐渐走下坡路。

青料

此朝历60年,用浙料,青花色调变化很大。初期仍有色料洇散现象,但是逐渐呈稳定的纯蓝色。后期民窑有一部分青花发色灰暗。品种方面,青花玲珑(加彩)、胭脂红青花为本朝新创品种。

纹饰

内容繁杂,但均以吉祥如意为主题,如百鹿纹、百福寿纹瓜蝶纹、荣升图、三星图、百子图、麒麟送子图等。画面单调呆板,且意境通俗。

胎釉、造型

胎质坚致细白,但不及清康熙朝的具有硬质感。不如清雍正时期的细腻。薄胎厚胎兼有,大件器胎体厚薄适度。釉细莹润,光泽度好,但后期多有橘皮纹,部分仿清康熙时期的浆白釉,但比康熙朝的粗。浆胎青花,分量轻。釉面莹白,有开片。渣胎碗施灰青釉。造型规范,形式无所不包,有日用器、陈列器、文房四宝、祭祀用品、鼻烟壶、鸟食罐、溺器等。器物大至桌子,小的可把玩于手心。

工艺

大件器不变形,工整,厚薄均匀,成型线条生硬不及清雍正时期的柔和。

款识

有仿清乾隆官窑款,很规矩,也有很多草篆年款,写法草率而简化。多明代宣德、成化朝伪托款。堂名款较雍正朝多,常见的有彩华堂、彩秀堂、致和堂、师古堂、百一斋、文石山房等等。此外,还有四朵花款。

清嘉庆·青花莲托八吉祥纹酥油灯

尺寸:高10.6厘米,口径10.7厘米,底径5.5厘米

湖北省博物馆收藏。胎体较轻薄。灯碗的内心绘团花纹。腹部内壁罩白袖,外壁环饰八组莲花托梵文,胫部绘莲瓣纹,高圈足上有蓝地白花花叶、四瓣海棠朵花、璎珞三重纹饰。圈足内则罩白釉。酥油灯是藏传佛教的寺院和佛教徒家中佛龛前供奉的长明灯,用酥油作燃料,有金、银、铜、陶瓷等不同的质地。它与高足碗的不同之处,仅仅在其胫部内折成平底,而高足碗多是圆底。这种瓷酥油灯,清雍正至道光官窑都生产,并有四五种不同的规格。它们分别于圈足内书款,雍正器于圈足内署六字一行楷书款,乾隆、嘉庆器于圈足内署六字一行篆书款。

清嘉庆朝

青料

青花色泽大部分呈色稳定,但是有晕散,时见发色暗淡漂浮者。青花釉里红呈色灰暗。嘉庆以后青花釉里红、豆青青花等品种逐渐少见。

纹饰

此朝青花瓷的纹饰特点与清乾隆朝的基本相同,但是瓜蝶纹渐多。

胎釉、造型

前期基本与乾隆朝的相同,后期逐渐趋于粗笨,已有清道光时期粗率笨拙的风格。琢器多加双耳为饰。施釉稀薄,个别釉色发灰白色,光润不足。

款识

官窑款识仍然很规范,民窑款十分草率,有的仅写半边字,十分难认。有较多的堂名款,出现蝙蝠桃子图记款。

清道光·青花缠枝莲纹烛台

尺寸:高14厘米,上盘径4.4厘米,中盘径10厘米,底盘径9.4厘米

湖北省博物馆收藏。这样造型的烛台,从清乾隆至道光朝都有烧制。侧面分别绘海水纹和漩涡纹,上柱饰贯套海石榴纹,盘面为缠枝花卉纹。顶盘中心原应有铁钎以插蜡烛。

清咸丰·青花芭蕉竹石纹玉壶春瓶

尺寸:高29.2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11.4厘米

清官窑仿明永乐官窑的传统产品,与康、雍、乾玉壶春瓶的造型相比,咸丰朝玉壶春瓶的颈部比较粗。所绘纹样极程式化。品种除青花外还有斗彩。芭蕉竹石纹玉壶春瓶始见于明永乐官窑。

清道光朝

清道光朝青花发色色泽不够深沉,有漂浮感,这是由于胎质疏松,与釉结合不够紧密所致。品种有青花釉里红、豆青青花。纹饰多图案化,讲求寓意,题材为清代常见吉祥图案题材。胎体多有比较粗松的现象。釉面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釉质肥厚而疏松,多为起伏不平的波浪釉,又称浪荡釉。胎釉结合不紧密。造型粗俗,以盘、碗、盖杯、油盒、茶壶,帽筒、花瓶、香炉、药瓶、鼻烟壶等日常用品为多。慎德堂款瓷器是清道光皇帝的专用瓷。

清咸丰朝

清咸丰朝的青花瓷概况基本同于道光朝。相对晚清其他朝代,本朝器物的特点是小而精,多见哥釉青花。

清同治朝

清同治朝青花发色多黑褐不清,有漂浮感。纹饰多吉祥寓意图案。除了传统的龙凤纹、云鹤纹、八宝纹以外,还常见五福捧寿、长寿、万寿无疆、喜字(有双喜、四喜、八喜等)、五谷丰登、麒麟送子、福禄寿三星、爱菊图、五伦图、课子图,瓜瓞绵绵图等。纹饰极具图案化,笔意呆滞无力。胎子白而不甚精细,圆器以指叩击发出金属声,此为清末瓷器的特点,釉汁稀薄粉白。造型仍多加双耳为饰,有夔凤耳、蝙蝠耳、双狮耳等。常见盘、碗底心落青花“八吉”、“桃子”图记款,以及作坊款。多哥釉青花、豆青青花。

清同治·外料彩内青花莲花纹碗

尺寸:高6.4厘米,口径15.3厘米,足径6.3厘米

碗的工艺较精细,胎壁较薄,口沿、足端外缘描金线,白釉匀净,粉色有立体感,色彩亮丽。它的内壁所绘青花莲纹,发色紫艳,但没有层次感。外壁绘粉彩莲荷纹。同治、光绪、宣统官窑都有这种产品,并且有大、小两种规格。

清光绪·青花缠枝莲纹贯耳尊

尺寸:高57厘米

撇口,长粗颈,折肩,圆腹,圈足。颈两侧饰竹枝形贯耳,故名贯耳尊。主题纹饰为缠枝西番莲纹,边饰为海水、蕉叶纹、田寿纹、缠枝花卉纹和如意头纹,两耳饰竹枝。纹饰纤细繁密,青花发色深蓝稳定,其为光绪时期的代表作。

清光绪·青花红彩描金祥云蝙蝠纹瓶

尺寸:高33.2厘米,口径7.6厘米,足径13.5厘米

直口,直颈,溜肩,腹部圆鼓,圈足。这种瓶子的造型不多见,它与天球瓶的区别是颈部比天球瓶短;与赏瓶的区别是直口,而赏瓶是撇口。青花发色蓝艳。外壁所饰主题纹样由青花祥云纹和矾红金彩勾边蝙蝠纹组成,也称“洪福齐天”纹。

清宣统·青花花卉纹碗

尺寸:高6.3厘米,口径15.3厘米,足径6厘米

构图繁缛,内壁遍布纹样,从口沿内向心依次为几何纹、点纹锦地如意云纹、“S”形卷草纹和 变体落花流水纹;外壁口沿饰波线三角纹,腹部绘莲纹,胫部有简体如意纹。这些纹样都由传统纹饰演化而来,白釉匀净,青花发色泛紫,纹样的图案性强,构成了宣统官窑青花瓷的典型特征。

清光绪朝

清光绪朝的青料呈色较多,发蓝、闪紫、黑褐、浅淡均有。有的器物仿清康熙青花水平十分高,呈色逼真,唯釉较白且有漂浮感,体较轻,为此朝的时代特征。胎釉、造型的特征同于同治朝。特色品种有青花加料彩。此品种自清乾隆以后,各代相传,光绪时期最多,多以青花绘八仙人物、空间加胭脂红料彩海水纹,组成完美画面,还常见青花玲珑碗,青花冰梅纹瓶、缸。伪托款多用“康熙年制”、“若深珍藏”。

清宣统朝

清宣统朝的青料色泽有变化,出现化学青料,呈色浮艳泛紫,俗称“洋蓝”,釉面较匀净。青花楷书款。宣统朝仅仅三年,瓷器少而精,故比较珍贵。

猜你喜欢

青料发色官窑
铜官窑陶瓷
发色好、透感强和硬度高的耐磨抛釉砖及制备工艺
漫谈青料对青花瓷绘风格的影响
古代青花瓷青料的研究
西夏官窑瓷器
2018流行发色,总有一款适合你
此“官窑”非彼官窑
浅析元明两朝青花瓷器的青料变革
太烧啦!质感雾面发色大集合
白釉青花一火成 花从釉里透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