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何东宝
2012-04-29陈秋实
陈秋实
茅元仪(1594年~1640年),字止生,号石民,又署东海波臣、梦阁主人,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代大将,著名的军事家。
茅元仪自幼“喜读兵农之道”,初为兵部右侍郎杨镐幕僚,后入兵部尚书孙承宗(河北高阳人)幕下,曾助袁崇焕固守宁远,因战功升任副总兵,戍守觉华岛(菊花岛,今辽宁兴城南)。后为庸奸所忌,又受辽东兵哗之累,罪遣戍漳浦(今属福建)。崇祯十二年(1640年),清兵南下,攻略畿南,定兴被陷,茅元仪上疏勤王,为兵部尚书张凤翼所劾,反令“还伍待勘”,押回福建闽候戍所,后悲愤纵酒,郁郁而死。1621年茅元仪完成军事百科全书《武备志》二百四十卷,分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部分,录有《郑和航海图》(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茅元仪文武双全,时人称:“年少西吴出,名成北阙闻。下帷称学者,上马即将军。”
明末大臣河北高阳人孙承宗门下鹿善继、孙奇逢、宋献儒、茅元仪皆名节之士,世称“四杰”(见杨锺义《雪桥诗话三集》卷一)。茅元仪曾随孙承宗镇守边关,与鹿善继、孙奇逢相交甚深。崇祯继位后,茅元仪赴京师呈献《武备志》,并晋呈富国强兵的方略,却因权臣王在晋的中伤,以“傲上”的罪名被放逐到定兴江村。江村是鹿善继的家乡,也是南、北东林党人的会聚之地。鹿善继仰慕高攀龙为“山斗”“真儒”。南方东林党人也把鹿善继当做最可靠的同志,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周起元以及茅元仪等经常往来江村,住宿鹿宅,议论国事。茅元仪贬官后曾寄居鹿善继的家乡定兴江村三年之久。
茅元仪在定兴江村的三年得到鹿善继家族的眷顾,因此当茅元仪要离开江村时表达了对鹿善继的无比感激之情。“不须相见问如何,三载无多世事多。每到死生知有赖,幸于兴替窃无差。始信一人知不恨,从今万里梦中过。半天风雪千钟酒,肯学酸儒五噫歌”,出自其《别鹿伯顺奉常》诗(《石民江村集》卷十七)。鹿善继之父鹿正,人称鹿太公,是时人所称的“范阳三烈士”之一。茅元仪在定兴江村时与鹿正往还频繁,为忘年之交。当茅元仪要告别江村北上时,鹿太公送其至白沟,依依惜别,其情可感。在茅元仪《怀鹿太公》诗中再次深情流露对鹿太公的浓厚情意,“滹沱河畔马骎骎,北海亭中寒色侵。客久益知君意重,死余倍觉感心深”(《石民江村集》卷二十)。
茅元仪将在江村所做诗文,辑为《江村集》。茅元仪在《江村集序》对文集何以名“江村”做了说明:“我行燕赵之区,至范阳得江村焉……珰祸作,仪同伯顺病免,继而仪削籍为氓,凡两年,仪乃被命逐虏,仍留家于江村……江村乌得不重我,我乌忍不以江村名我诗乎?”茅元仪还将明末忠义之士的往还信札编辑成书,名为《江村简寄》,所涉及的都是明末抗清的史事。
贬官后的茅元仪在定兴的岁月是非常艰难的,其在《江村集》中说“自去年五月至今年五月得杂文诗赋可二十卷,他著述五种可八十卷,编辑者不与焉。是日庖人告绝粮,遂兀坐至晚,书此以谢家人。”生活艰难、度日为艰的茅元仪只能在精神上愉悦自己了,“四十万言酌此岁,欠他乞食一篇吟”真切地道出了茅元仪的内心境遇(《江村集》卷六)。
茅元仪在定兴的日子同时也是失意与苦闷的,《住此》一诗中表明了他的心迹,“住此一年余,缩畏如书鼠。目中何所见,秃柳僵尘土。耳中何所闻,沓拖珑畔语。唯有读残书,重展穷今古。今古何浩浩,悲来身无主。忽记桃叶渡,歌声按新谱”(《江村集》卷六)。
茅元仪寓居定兴三年之久,其足迹遍布定兴各处。在其《江村集》中留下了大量咏景诗文。“江村是处好清秋,倍爱寒塘特地幽”是其在江村村外一湾野水旁闲看秋色时所做诗文;崇祯十三年(1640年),孙奇逢避居百楼,茅元仪与其“同登张弘范看花台遗址”,茅元仪在游览看花台后赋诗“看遍江南蓟北花,素馨茉莉尤堪夸”。
(责编:孙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