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心里始终装着观众

2012-04-29曹凌燕

上海戏剧 2012年4期
关键词:祥林嫂戏曲舞台

曹凌燕

在长期的舞台实践和艺术生涯中,袁雪芬的心里始终装着观众。她把自己的艺术世界构筑于一个面向观众、与观众交流共享的宽广舞台上,并呈现给观众无数的精彩与感动,从而赢得了观众的不离不弃,也带给戏曲创作者深刻的思想启迪。

戏曲作为舞台艺术,它的生存与发展是离不开观众的;戏曲要实现它的艺术价值,就必须拥有欣赏它、接受它的观众群体。对于越剧与观众之间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袁雪芬在越剧改革之初即有了清醒的认识,树立了强烈的观众意识。她认为,“越剧改革是以不脱离观众为原则的改革”,“只有正视本剧种的长处和短处以及了解观众的喜和恶,改革才会有成效”。因此,她所倡导的越剧改革以观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剧目内容重视与广大观众息息相关,力求符合观众的接受能力和欣赏习惯,能够引起观众心灵的共鸣。

面对当时越剧观众以家庭妇女为主、文化层次较低的现状,她主动了解这部分观众喜爱越剧的心理,从妇女的接受力着眼,让即使是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也能从她们的创作演出中得到知识和满足。值得注意的是,袁雪芬所主张的尊重观众、适应观众,并非一味迎合观众,而是加以正确引导。她说:“基于那样的观众基础,越剧的选材和演出必须顾及而不迁就,要有目的地引导观众和扩大观众群。”“我们的越剧改革不是要抛弃原来的观众,而是通过演出,不断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和文化知识,这个观念始终不变。”

当时的越剧舞台,充斥着为了迎合观众不健康的心态和情趣,美丑不分、低级庸俗的演出。袁雪芬对此非常厌恶,同时明确自己的创作原则:“首先,选择的题材、人物有无美学价值和对人的启迪;其次,考虑越剧观众的接受力。”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雪声”时期的越剧创作演出,始终不忘观众的欣赏习惯,尝试各种题材和演出样式的戏,不仅形式美,而且内容好,只要观众需要和欢迎,她们就不计报酬,日夜连演,千方百计地予以满足。一旦发现不满座,就换演新戏。她们推出的一部部表现爱国主义、揭露社会黑暗、追求爱情婚姻自由、表现妇女悲惨命运的戏,既表达了观众的心声,又符合他们的欣赏习惯,在观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正如当时发表在《新民报·晚刊》上的一篇评论所言“她的戏成为上海市民最喜欢的戏,每一新剧演出,保持半个月以上的日日满场。这是一种力量,一种艺术的力量,她使观众悲痛,使观众感谢,最后使观众从剧中得到健康的东西。”(大龙:《观《凄凉辽宫月》的感想》)

由于正确把握了越剧与观众的关系,越剧改革不仅没有失去原有的观众,而且使喜欢越剧的观众越来越多。越剧的观众面从家庭妇女、中小学生扩大到了社会各阶层。越剧在自身改革的同时也改造了观众,提高了观众的文化品位。在回顾与总结越剧改革成就时,袁雪芬曾有如下精辟论述:“戏是演给观众看的,没有观众,就无以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问题在于一定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迎合、迁就观众,忘记社会责任;二是脱离观众,把主观意愿强加给观众。”“尊重观众,适应观众,在这基础上引导观众,是越剧改革的一条经验。”(袁雪芬:《强化精品意识,推进越剧改革》)这一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今天的戏曲如何创作出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艺术精品,如何得到观众的喜爱和支持,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袁雪芬不仅把观众当作戏曲的消费者,也将他们视为创作的参与者,并“时时告诫自己——千万不能脱离观众”。她深知演员与观众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认为“舞台是神圣的殿堂,它是创造舞台艺术形象的圣地。观众要营造艺术氛围,因为演出人员是与观众共同创造舞台艺术的,否则很难达到演出的完美”。因此,她与剧场老板约法三章,革除了舞台上下的诸多陋习,希望观众文明观赏并参与到舞台艺术的创造当中,共同营造良好的演出氛围。同时,她把舞台看作演员与观众相互交流、不断提高技艺的最好载体,强调演员必须注重舞台实践,通过演出不断加强与观众的交流、互动,在观众的检验中提高与完善自我。袁雪芬在演出时,常以饱含真情的处理打动观众,与台下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并在观众的热烈反响和情绪激发下进入最佳演出状态,与观众共同创造出完整的戏曲美。比如《香妃》中“哭头”一段荡气回肠的演唱,《黑暗家庭》中主人公以死抗争的倾情表演,《绝代艳后》中母子生离死别的动情诉说,《祥林嫂》“丧子失夫”中的痛楚惨叫和仰天哭号,无不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令台下观众泣不成声或失声痛哭,达到了很好的演出效果。在剧场情感交流的磁场效应下,袁雪芬与观众的心贴得越来越近,收获的创作喜悦和经验积累也日益丰厚。正如她所说:“搞艺术是很艰辛的,也是很幸福的,一旦创造的人物得到观众的认可,能影响成千上万人的心灵,这种幸福难以用语言表达,这种价值什么也不能取代。”(袁雪芬:《强化精品意识,推进越剧改革》)对于观众的重视,对于实践的重视,对于创造的重视,使袁雪芬对越剧在一段时期里脱离观众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演出忧心忡忡,对一些青年演员不重视舞台实践或演出太少而心急如焚。

“舞台是造就演员人才的学校,一个演员成长于斯,创造于斯。只有年长日久持续不断的舞台演出,演员的创造力才会提高和发展。而演员的每一个尝试和创造也只有在舞台实践中,才能接受观众的检验,取得观众的认可。”(袁雪芬:《身常在舞台 艺贵有创造》)在袁雪芬看来,舞台不仅是演员成长、创造的广阔天地,也是接受观众检验的最佳平台。她把观众当作戏曲的最好裁判,认为“不同艺术视角的争论虽属正常,但要取得观众接受和欢迎才算是演出成功”,“观众的评判是最公正的”。作品好与坏、优与劣,只能由观众评判。她重视在舞台上与观众的直接交流与互动,从剧场反应中了解观众的需求,判断演出效果,调整自己的表演。对观众的反馈意见,袁雪芬随时随地注意倾听,对每次演出后报刊相关评论都特别关注,对于不同意见,她在客观分析后虚心接受,及时修改提高,有时甚至连夜通宵修改。越剧《祥林嫂》40年间曾四度改编上演,两次搬上银幕。1946年为纪念鲁迅逝世10周年的演出,由于是匆促复演,与初次演出没有什么变化,有观众于是在《新闻报》发表文章,提出“没有新鲜感”、“草率”的批评意见。深有同感的袁雪芬从中反思后得出深刻教训:“艺术创造,尤其是表演艺术,应该不断深入人物,具有新鲜感。怎能允许机械的表演和寻找重复昨天的表演呢?”1956年该剧再次演出后得到了不错的评价,但也有观众提出批评,说它像吃海瓜子一样——鲜是鲜的,只是肉头太薄。这个意思就是说戏还不够饱满。这个意见引起了袁雪芬的重视与思考,在1962年对该剧进行加工修改时,她重新研读原著,再三体味,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情感,抓住某些关键情节充实内容,并从原著中的一句话生发出“厨房”一场重点戏,使新版本表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更加扣人心弦。《祥林嫂》经不断修改打磨后成了越剧的经典剧目,这中间包含了袁雪芬等主创人员的大量心血,同时也融入了观众的理解和艺术智慧。可以说,正是观众的参与共同打造了祥林嫂这一舞台经典形象。

强烈的观众意识,使袁雪芬深深扎根于观众中,塑造了祥林嫂、崔莺莺、祝英台等充满艺术生命力、符合观众审美意识的经典形象,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与观众交流互动、共同创造的密切关系,也让她在舞台上享受到了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正如她所说:“凡是美的创造,不仅给观众美的享受,同样,美也滋润着艺术创造者自己。此中纵有甘苦自知的时刻,但尽在观众的喜悦悲伤中得到补偿,舞台的表演艺术使人痴迷也在于此。”

因为心里想着观众,袁雪芬关注自己的创作“能带给观众什么美感或启迪作用”,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领了新越剧的发展;因为始终不忘观众,袁雪芬对自己的表演艺术精益求精、不断探索,成就了舞台上的辉煌。袁雪芬和她所创立的“袁派”艺术将永远活在观众的心中,一如她生前始终与观众相伴而行。

猜你喜欢

祥林嫂戏曲舞台
深挖文本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吧啦吧啦小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