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增强互动环节,努力提升教学效果
2012-04-29于慧泳
于慧泳
摘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衡量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并非是指有没有完成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也不是单指教师讲课的水平高低抑或学生的学习情况好差,而是看教学双方的互动和配合是否生动默契。一旦有了这种互动环节上的默契与生动,就有了教学活动中的兴趣与激情,就有了教学关系上的尊重与和谐,就有了教学发展上的努力与合作。这应是教学活动追求的最佳方向和理想境界。在这个问题上,永远都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教学环节互动优化
在传统理念的主导支配下,学校教育中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如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导致教学方向上的不一致,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不强导致师生之间的合力不够,整个教学呈现出“高消耗、低产出”的不良状态。笔者始终认为,如果只有教或者只有学而缺乏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就难以产生教学活动中的默契与生动、高产与高效。从现状看来,一厢情愿地教学和被动学习的现象同样不容乐观。所以即使在新课标施行多年、教改活动蓬勃发展的今天,教学互动依然是一个高度重视、常说常新并值得探讨的时令性话题。笔者结合初中音乐课程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出简要阐述。
一、深入挖掘优秀流行要素,努力激发音乐学习情感
在当今的音乐领域,流行音乐已经和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古典音乐共同构成了三大板块。而且,流行音乐以其强烈的时代意识已成后来居上之势,对学校音乐教育形成了相当的冲击力,这是学生“酷爱音乐但不喜欢音乐教学”的重要因素。一次,笔者播放《白毛女》经典选段,学生们欣赏之后哈哈大笑,甚至有人提出:“老师,这一点都不带劲。给我们来一曲现代流行音乐吧?”众意难违,笔者播放了一曲《伤不起》,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如果我们刻意把流行音乐拒之门外,则无异于故步自封、掩耳盗铃、自掘坟墓。对于社会流行潮我们不能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更不能拒绝制止、强行封杀,这显然是不现实、不明智甚至做不到的。相反,我们主动采取“疏而不堵”的“拿来主义”,应属成功之举。对此,我们应当精心挖掘现有教材的深刻内涵,并将之与流行音乐有机链接,既能迎合学生心态又富有创意,能充分激活学生的音乐情感。如在教学欣赏曲目《梁山伯与祝英台》时,笔者在讲述凄美的爱情故事的基础上,让学生首先听赏流行版的《梁祝》,再欣赏教材曲目。接着引导学生对二者进行比较。学生们对传统音乐的旋律之美表现得更加欣赏。虽说流行音乐与正统音乐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有着相当的差异性,但在基本方法、基础训练和基本理论上还是能够相通的。所以说,在基础音乐教学中有选择地吸纳流行音乐,既有必要又能获得双赢。
二、合理运用辅助教学手段,努力发挥先进科技优势
有人说,音乐是声音的音乐,它的表现力和作用力主要体现在优美的旋律之中。以唱歌来说明,如《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的齐唱、《保卫黄河》的轮唱还有《欢乐颂》的合唱,它们都是通过声音的力量,传递给人一种气势磅礴、激荡升腾、震撼人心的感觉。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于此类歌曲的教学,如果由教师独自范唱,那么即使是再甜美的声音、再高超的演唱水平,还是不可能把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表现得淋漓尽致。关于声音的神奇美妙,一位法国著名演员精辟描述过:“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借助于以多媒体为主的信息技术开展电化教学,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音乐作品的体裁和音色,也只有它才能准确而充分地表现音乐形象。比如在教《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曲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创设“青山白云、果园麦浪、河水梯田”的综合情境下,播放了演唱录音,立时使学生置身于一种声色渲染、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里,课堂情绪和心境受到了强烈感染。再如,在教学《保卫黄河》这首歌曲时,笔者运用多媒体设备放映了演唱录像,那无可比拟的形象色彩和音乐旋律融合的视听效果,通过超刺激多种感官从而有效作用于人的心理,发挥了摄魂夺魄的美感功能,使人在身临其境之中强烈地感受到了雄浑磅礴的气势美和奋起抗争的英雄人物形象美。从过程和效果来讲,如果说科技手段是互动教学的制造者和助推器的话,则绝无半点虚意。
三、充分激发学生内在潜能,树立创新实践精神
心理学研究和实验表明:每一个人,无论其大小年龄和男女性别,都程度不同地蕴藏着各种创新潜能,而且在外力因素的有效作用下,这种潜在性能力自然会爆发出来。据网络调研资料显示,在众多方面的比较中,人们在音乐才能的创造上最为突出。比如,尚未识字的幼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整地学唱一首歌曲;随着音乐的律动,幼儿们能够自然地跳起比较合拍的舞蹈等。这就是人潜意识创造能力的最好体现。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教学现有教材内容的同时,还要努力创设一定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寻求有效途径和方法,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让他们的各种潜能最大限度地得以充分开发,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成功信念,从而充分实现新课程理念的“三维教学目标”。如在教学《采金秋》内容结束之后,笔者以自愿为原则,把学生分成几个合作探究小组,要求根据自己的想象、感悟和创新能力,以不同方式表现本首歌曲。可能是时间比较短,还有老师在场压抑等因素,下课前学生们并没有完成任务。这样的互动似乎显得不足。对此,我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进行,并展开小组之间的创造比赛。有了如此宽松的时空环境和动力,学生们的创造热情得以有效地激发出来。在两天后的又一次音乐课上,各个小组的创新成果展示令人振奋不已。这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那样:“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是教学相长意义上的一种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