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对地理学习的评价
2012-04-29杨旭昌
杨旭昌
摘要: 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教师应该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方式多元化。
关键词: 新课标地理学习过程性评价
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教师应该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中介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为学生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命题方面可广泛征求学生意见,让学生自愿申报测试命题,然后教师进行筛选录用。这样,将教师命题和学生命题相结合,既尊重学生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改革不是取消考试,而是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素养的手段之一。但如何淡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考试的目的不是“甄别”,而是促进自我激励。在考试评价上,我们要根据新《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综合性评价体系,不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不做“严肃”的统一的命题,不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业的内容评价,而且关注学生成长的评价,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评价,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社会实践的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习惯,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考试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的理解上,而不宜放在对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上;应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单是强化解答习题的技能;应注意选择具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而不是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如可请学生分析西北地区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治?应分层分卷考试,允许重考和免考。在试卷中可调整设问方式,用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提问,增加对话性的题目,使题目变得轻松活泼,具有激励性。可采取开卷考和闭卷考相结合的考试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不再害怕考试,真正达到了通过考试促进发展的目的。例如对研究性问题应允许学生查阅资料,问老师,求助他人,要让学生感到考试就像完成作业一样轻松。
过程性评价是指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及时反馈信息,发现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以此为依据修改、完善教学方案或帮助学生改进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很多,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地理课堂表现评价
地理课堂表现评价是地理课程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地理课堂活动情况进行评价,旨在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控自己的教学状态,改进自己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评价对象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与方法、回答与解决问题、学习成果等。
二、单元检测评价
单元检测是地理教师组织的在一章或一个单元学习完毕后进行的学习成绩检测,它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普遍地检查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单元检测要紧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重点突出,全面考查。在测验后教师要对试卷及时批阅和点评,使学生尽快了解得失的原因,对成绩不达标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补偿矫正,弥补学生知识中的缺陷。
三、地理实践活动评价
对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也是过程性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评价对象包括活动准备情况,他人合作情况、团队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表现与能力,对地理事物的关注与了解,组织纪律等。
四、学生地理学习档案
学生地理学习档案是地理教师有意识地收集学生地理学习学业成绩、地理作品及其他有关地理学习的相关证据,以反映学生在地理学习领域的努力、进步和成就。也就是说,收集、记录学生个人、教师、家长和同学做出的地理学习评价的有关材料。目的是判断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以监控学生的成长过程。
五、模块的学分认定
学分管理是高中新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学校是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的主要承当者。一般是在某一模块(必修或选修)学习结束后,由学校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命题与考试后,由学校或教师根据考试成绩结合课程标准来认定的,其目的是验证学生是否达到了地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的要求。
学分认定既要评定学生对模块内容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要评定学生在模块学习中的地理认知能力、认知方法和过程,更要评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风格、个性,以及所付出的努力等情感意志过程。可见,学分认定是模块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评定,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只有过程性的测评成绩在D等以上,终结性的测试成绩也在D等以上,才能够获得这个模块的两个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