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教学与中学生健康的关系
2012-04-29余林剑
余林剑
摘要: 本文通过对体育与健康之间各自概念的内在发展过程的陈述,辨析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现阶段体育健康教学的不足,探讨了如何把体育教学与健康教学结合起来的问题。
关键词: 中学生体育教学健康关系
1.体育与健康关系产生的背景及其相关的基本理论
1.1体育与健康的各自含义。
“体育”一词,是指身体的教育。这里所说的“体育”,是一种狭义的体育教育,是指“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也就是说不仅包括“体”,即通过各种运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包括“育”,体育作为一门学科本身所携带的育人功能。因此,一味重视身体素质,忽视其育人功能的认识是不全面的。
传统的健康观只是一种生理学的模式,认为“无病即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所以,现代意义的“健康”既包括身体健康,又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1.2体育与健康内在的联系。
体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健康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其中,身体健康指个体处于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能力。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2.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健康的作用
2.1体育教学对中学生生理健康的作用。
青少年时期,正是打好身体基础的“黄金时代”。从人体自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在这一时期里应当得到的锻炼而没有得到,到了成年以后再进行锻炼,虽然也有效果,但由于基础已打好,往往事半功倍,我们要放眼未来,首先要从现在做起。
2.1.1体育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使新陈代谢得到改善,骨的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表现在骨密质增厚、使骨变粗,还可使少年骨长生长速度加快,对身高的生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锻炼的学生的身高要高6—12厘米,这在许多科学实践中已得到证实。
2.1.2体育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体育锻炼对循环系统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它对增强心血管的功能,提高血液循环质量起着积极作用。
2.1.3体育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大,代表呼吸器官的工作能力强,肺的弹性好,呼吸肌的力量增强,肺活量比一般学生大1000毫升左右。
2.1.4体育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灵活性和耐久力都会得到提高,灵活性提高了,反应也就更快了,从而使学习和工作都处于最佳状态,并能坚持较长时间。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自然环境中接受寒冷和炎热的刺激,对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起着积极作用。
2.1.5体育对脑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不断增多。用脑过度会使脑细胞转入抑制状态。如不作调整则会导致记忆力减退甚至神经官能症而严重影响健康。科学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体育锻炼还能使大脑皮质及时、准确地调动植物神经性系统;尽早地进入工作状态,使大脑反应更加快速。
2.2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2.2.1体育锻炼可以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学生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从而可以正确地熟悉自己的社会价值。
2.2.2体育锻炼有益于情绪的调节和控制。
体育锻炼内容的多样性和吸引力,能诱发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喜好。体育锻炼内容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又能激发人们的应变行为和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既能很快激发起强烈的情感,保持乐观、稳重、健康的情感,又能控制、克服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
2.2.3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人的意志品质。
体育活动是由一系列随意动作构成的,一般都具有艰苦、疲惫、激烈、紧张相对抗和竞争性强的特征。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从而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
2.2.4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品质,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能把人们聚在一起平等、友好、和谐地练习和比赛,使他们之间产生亲切感。在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中,他们不用言语,只需一个手势,几个动作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交流心声,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平安感和自信心。由此可见,体育运动能使人们结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关系融洽。
3.现阶段对于体育健康教学的认知及不足
3.1重体育轻健康的形式化教学模式。
以往的体育教育理念,就是要求广大体育教师按照体育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系统性、连续性、完整性;强调技术教学的规范性、竞技性;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则要求体育教学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为发展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体验,这就使得有些基层体育教师误认为: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是一种完全“开放”的教学模式,体育课可无具体教学内容,可无明确的教学目标,可无有效教学手段,可无客观、科学的教学评价,这就违背了现行新课程的教育理论。
在新形势下,为了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不良教学现状,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任由其自由活动,使得体育课堂成为一个“放羊”场所。对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让学生自由选择,自行其是,忽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指导、促进作用,而将教师置于一个被动的角色。久而久之,体育课将被学生视为自由课,使得体育课失去其原本应有的价值和继续改进、提高、发展的可能。
3.2体育与健康相分离的教学模式。
有人认为“体育教育”是室外,“健康教育”是室内,将体育与健康理解为“体育+健康”,改变了体育为了健康这一基本原则。健康的概念应该理解为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综合能力,室内的健康知识教育让学生加深对健康的理解和了解健康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体育与健康是不可分裂的整体,但体育不等同于健康。
在一些体育教师心目中,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似乎是同义词,使得体育课程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被空前夸大,甚至出现了把学校体育等同于健康教育的认识,把一切健康问题都揽到学校体育上来。其实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树立学生的健康意识,使他们自觉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课是不同于体育课的单独课程,而学校体育则是通过积极主动的身体活动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如果随意混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两者的关系,将会削弱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而将体育课改造成健康教育课,那么体育课就会散失其学科特性和独特价值,学校体育课程自身的改革将误入歧途。
4.把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措施
4.1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传授运动卫生健康知识。
体育是一门拥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丰富的理论性的综合性学科。但长期以来,体育理论的教学一直被大家所忽视,致使学生缺乏必要的体育理论知识,严重影响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具体时间和内容可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在学期初、学期中、单项运动教学前或风雨雪天时安排专门的理论知识课,使学生掌握好必要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这样更有助于他们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学会在运动中保护自己,充分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现代科学证明,学生健康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掌握和了解必要的体育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卫生习惯,避免体育锻炼的方法不当而造成的身体伤害。因此,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渗透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的教育。例如,很多学生认为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没有必要,教师应向学生阐明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适当举例说明不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会造成的损伤;再如根据教材内容提出一些诸如“跳绳有什么好处”、“练长跑有什么好处”等问题让学生思考,或者布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完成。
4.2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学水平。
在体育教学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想。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抱负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发展的巨大可能性,提倡多样化、创造性,一切从学生发展出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用“学生的思维”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尊重、理解、信任、关怀每一个学生,为他们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从而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
4.3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核心就在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真诚关心爱护、鼓励学生,理解每个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人格,并以此赢得学生的信赖,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创设愉悦的乐学环境。教师心理状态和情趣影响整个课堂氛围,教师若能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唤起学生的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
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开发创造的潜能,教师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认识,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心理素质。可具体采用多种方式,如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知识竞赛。
运用积极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经常性的评价,能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力求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激起积极进取的动力。
总之,在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单一地要求对学生进行运动技术、运动技能的训练,而是在此基础上,还要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模块并不一定就要求在课堂里专门进行,而是可以在任何体育活动过程中,抓住时机,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在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红伟.高中体育新课改之我见[J].河北:教育教学论坛,2010,(25).
[2]毛振明.回顾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J].黑龙江: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6).
[3]李晓梅.体育与健康课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指导效应[J].北京:中小学教育,2011,(3).
[4]颜军.体育教学心理学[M].北京:神州出版社,2006.
[5]张旗.体育与人类健康关系[J].南京:体育与科学,2009,(4).
[6]张俊豪.刍议学校体育教育与学生健康人格[J].湖北:湖北体育科技,2011,(3).
[7]卢文云.四川省学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都: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
[8]马卫平.体育与人——一种体育哲学[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