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acebook的不可思议

2012-04-29高邦仁

互联网周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变法扎克伯格

高邦仁

全球最火热的社交网站Facebook最近俨然成了一段传奇,先不论Facebook总价值几何,抑或能够创造出多少巨额的财富,光是从它的起家到现在的地位,不仅仅是值得学习其经验,让我们深思中国的社交网络,通过此案,企业作为一种赢利组织的核心也得以再次凸现。

變,是一项很具有挑战的事。不变,更是忽难忽易的本质。

综观古今历史,虽然也不是所有的变法改革能够成功,但破旧立新是一个中心思想,而且很明确的一点就是,改变,才有希望。但是,变的是什么,不变的什么,没有搞清变与不变的东西及其之间的关系,何以创新成功呢?

我们不应该只看到社交网络的上市,以及背后有多少财富,从扎克伯格和他的Facebook中,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的社交网络不仅需要进行一场“互联网变法”,而且应该回到“老家”,看看我们最终要干什么。其它模式的企业,也如是。

从校园中发起的Facebook当初只有在哈佛内小范围的分享和注册,每当这样的企业成功时人们总是要问:为何一个这样没有大企业背景赞助、又单只是学生支持而已的小小企业,居然可以创造出这样不可思议的结果,虽然结果总是阶段性的。在创办五年后,Facebook已经超越了MySDace,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型企业之一,再者,每次开拓混沌的这一切皆来自于一位不可思议的年轻人物。仅有27岁的扎克伯格,背后的关键莫过于:原创。

长期以来,不仅是国内的社交网站,也包括所有互联网的、非互联网的企业组织,似乎不但缺乏创新,更少了资源的有效整合。社交网站本属新型,如雨后春笋般之后,皆显枯萎老矣。中国有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但却没有最大或包装得出去的社交网络品牌,虽然微博是一项目前很热门的应用,但要能成为有特色和专属的标签,靠的并不是广大用户基数的上升来强化影响力,唯有靠推陈出新,日日进取的新思维,才可以不老。正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另外,古往今来,即便是变法,他国成功的案例皆只能为参考,并不能复制,区域性或跨区域性的布局均造成人们需求发展上的不同,但我们看到国内不只是泛滥的社交,更可以说是泛滥的山寨,仅仅是模仿Facebook、模wrwitter、模仿苹果等等,似乎不能有本质的创新。没有本质的创新,便不能有本质的成功。

无论是什么,缺乏自己的东西,更缺乏自己内涵与应用,这可能还是简单地说明:定位不明确,定位不明确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创新。为什么有个目标就这么难呢?所有不断去模仿别人而忘了自己本身的,不仅逐渐腐朽,多为少了灵魂。

无论是Facebook,还是Google,等等,其创始人都无一例外地多浪漫于商业话题之外,专注于自我世界之内。他们都说,挣钱不是目的,用成功证明自己不是目的,或原本不是目的,但没有人认为钱是不重要的。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而已。

Facebook的招股说明书,可能是其创始人写的,也可能是投行写的,但就有些人来说的不可思议之处,一定反映了一种想服务社会、改变世界的灵魂。扎克伯格只是利用了校园的环境和他的兴趣,让Facebook的种子播种而发芽。

猜你喜欢

变法扎克伯格
我的爸爸叫焦尼
诗词创作中的诗意翻变法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基桩检测中的静载试验法与高应变法的应用探讨
冬天的画稿
“我”来了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
扎克伯格写给初生女儿的信
浅谈扎克里(Zachery)绿松石的鉴定特征
该怎样向扎克伯格学习——读《像扎克伯格一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