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善,让黄岩更和谐

2012-04-29黄慈

慈善 2012年5期
关键词:我会救助慈善

黄慈

台州市黄岩区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雄伟的括苍山脉由北向南横贯全区68%的面积,全区人口63万。由于各种原因,迄今为止,全区还有低收入农户集中村198个、城乡低保户7200人、残疾人3.68万人,他们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援助。区慈善总会自2003年6月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华慈善总会、省、市慈善总会的具体指导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广大群众热情参与下,九年来,我会共筹措慈善资金1.4亿元(包括汶川地震捐款收入2552.16万元),用于助困、助医、助学、助老、助残、助孤寡、赈灾、扶贫、公益事业,受益的困难群众达42895人次,真正做到了从思想上尊重困难群众、从感情上贴近困难群众、从行动上救助困难群众,荣获了众多的荣誉和良好的口碑,如浙江省政府颁发的慈善项目奖、浙江省慈善总会颁发的慈善工作先进集体、台州市政府颁发的慈善先进集体等等。黄岩慈善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立体化的有效宣传,离不开长效化的善款筹募,离不开规范化的及时救助,更离不开健全的组织管理和透明的公信力建设。

慈善宣传:润物无声

我会以报刊、电视台、网络等现代媒体为平台,传统与现代宣传方式相结合,并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创新慈善宣传形式,九年来,慈善宣传从单一平面化走向多样立体化。

慈善宣传与募捐活动相结合。 连续6年的“慈善一日捐”和连续2年的“慈善人人捐”期间(2004年因“云娜”台风、2008年因“汶川”地震停办),通过悬挂慈善横幅、立大中型户外慈善公益广告、发放慈善倡议书、举办慈善文艺晚会等传统的宣传途径宣传慈善理念外,2010年我会与区电视台合作制作《以慈为怀 以善济世》的电视专题片,记录了区慈善总会成立以来的风雨历程,在全区城乡连续播放,营造良好的慈善氛围。我区的经济几乎百分百是民营经济,企业捐款是善款的主要来源之一,筹资部门每到一家企业,都大力宣传慈善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阳光事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宣传没有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就没有先富起来的富裕群体,深入浅出地宣传小平同志的“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理论,引导他们对慈善事业的正确认识,消除对慈善事业的误解,感动了无数企业家的心灵,并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慈善宣传与救助活动相结合。2004年9月,为挽救我区一位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在我会的帮助下,找到台湾同胞相匹配的骨髓,并为她筹措了40余万元的医药费,在两岸尚未通航的情况下,我会通过海基会从香港转道台北,在24小时内从花莲骨髓中心获赠1500毫升的配对骨髓直送浙大附属医院。救助整个过程不仅在市区报纸、电视台、电台全程报道跟踪,而且在中央四台反复播报,并引起中台办关注来电询问详情,为海峡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传递了爱心。

慈善宣传与评选活动相结合。九年来,慈善典型人物明显有质的提升,影响力扩大至市、省甚至全国。无论是对抗震救灾中感人的事例的宣传还是黄岩区慈善奖等奖项的评选,都发挥着慈善人物典型有效的示范作用。2011年全市评选首届十大平民慈善之星,我区就有4名。其中,彭彩荷作为十一个孩子的母亲和三十四个老人的女儿的感人事迹,先后在《黄岩新闻周刊》、《台州日报》、《浙江日报》、浙江钱江都市频道、中央电视台一套《身边的感动》栏目中播出,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我区涌现出的无数慈善人物的杰出代表,在三届慈善征文活动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目前在区级报纸上开辟慈善专栏,刊登典型的慈善人物和慈善事件的优秀稿件近80篇,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慈善效应。

慈善宣传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我会一位多年从事慈善工作的领导,从实际出发,经过深入思考,撰写了《中国式慈善模式及其前景》。该文在《慈善》杂志刊发后,获“中国科学发展与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创新成果”奖。这是对慈善工作研究的理论成果,既是阶段性总结,也是对未来前景的展望。今年,我会与区教育局率先在全市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向西城中学、西江小学、三友学校、城关中学、实验小学陆续赠送了7600余本《慈善读本》。在对“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调研的基础上,我会两位同志撰写的《传播中国特色慈善文化的奠基工程》被《慈善》刊登在“特别推出”栏目上,在慈善系统引起极大的关注和反响。每年,我会都在全国性的报纸、杂志、刊物上发表与慈善相关文章二十余篇,扩大了我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日常宣传与典型宣传相结合。除典型宣传外,我会认真做好日常性的慈善宣传工作。我会依托本单位的慈善网站,发布最新资讯和最新公告,并不定期地刊发《黄岩慈善》简报,至今已刊发121期,主动传递我区慈善的最新动态,使慈善氛围常年不息。

慈善募捐:彰显大爱

九年来,我会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基本实现了慈善募捐渠道稳定化,并逐步拓宽募捐途径,建立募捐的长效机制,募捐总收入达1.4亿元。2011年,在不利的舆论环境下,我会顶住压力,募捐总额首次突破2000万元,达到2279.2万元,为顺利开展慈善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力发展冠名基金。2004年2月,我会领导先后赴宁波、慈溪、绍兴等地考察,学习开展留本付息冠名基金的经验。该基金既能增强慈善资金实力,帮助困难群众,又有利于企业减免税收,同时又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实现慈善与企业的“双赢”,很快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也成为了我会较为成熟的筹资方式。九年来,冠名基金实力不断壮大,至今已有68家单位(企业)与我们签订冠名基金,其中,签订1000万冠名基金协议的就有10家,冠名基金总额达2.08亿,位居在全市首位。

“慈善一日捐”转向“慈善人人捐”。每年的“慈善一日捐”期间,黄城大地都会爱心涌现、义举如潮,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爱心人士慷慨解囊使该活动逐步被各行政企事业单位所接受。连续六年的“慈善一日捐”共收到善款1371.85万元。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区实际,2011年和2012年,我会成功举办了黄岩区“慈善人人捐”活动,旨在将募捐主体逐步转向全社会,进一步扩大募捐市场,让人人都支持慈善,参与慈善,践行慈善。

探索项目化募捐。项目化筹资是慈善募捐的创新形式。我会探索项目化募捐,逐步转向依托慈善项目进行筹资,创办慈善实体。其中,“新亚”幼儿园由新亚控股集团出资1500万元建设;“慈济老年活动中心”已立项并通过建筑设计评审,计划投资3亿元;投资100万元的黄岩区慈善医疗门诊部在2012年正式开业,该项目荣获第三届“浙江慈善项目奖”提名奖。

慈善救助:惠泽百姓

我会慈善救助能力逐年增强,从零星、小规模救助走向各领域工程项目化,九年来,围绕“五助一赈”领域和“十大救助工程”,共支出8641.29万元,惠及困难群众42895人。

助医。因病致贫返贫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难点,也是慈善救助的重中之重。我会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积极协助政府排忧解难。截至2011年底,助医7088人次,总额达798万元。其中备受瞩目的“尿毒症患者”救助工程,获得了全社会的赞誉。我区低保和低保边缘的“尿毒症”病人173名,并在逐年增加。我会会同台州第一人民医院最早在全市推出凭卡免费透析的救助措施,挽救了绝大多数患者的生命,一位家住海拔720米大山里的尿毒症患者,27岁开始就由我会救助血透,至今8年,仍健康生活着。他在写给我会一位领导的信中坦言:“如果没有慈善的救助力量,我是活不到今天的”。目前,我会积极与上海长征医院联系,希望尽快找到与他匹配的肾源。2010年,“尿毒症患者”救助工程荣获台州慈善突出贡献奖(项目)。另外,“癌症病人”救助工程、“精神病患者”救助工程、“明眸”工程以及黄岩区慈善门诊部项目等都为贫困家庭的病患雪中送炭。

助学。走进大学校园是许多贫寒学子的梦想。每年有相当数量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为学费而忧心重重。我会及时推出“圆梦”助学工程,至今累计发放助学金742万元,本科生每人每年5000元,专科生每人每年3000元,共帮助8376位同学圆了大学梦。2010年,“圆梦”助学工程荣获台州慈善突出贡献奖(项目)。另外,“新篁”工程为我区贫困高中生每人提供1000元的营养费,“新星”工程为在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就读的贫困大学生解决基本的生活费,“标力”工程每年向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资助50万元培养建筑人才。

助困。为解决我区西部山区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我会推出“彩虹工程”,拨出97.7万元,分两次共采购1847台彩电无偿赠送没有电视机的困难家庭,并举行“千台慈善电视机发放仪式”,还请区电视台协助免费安装线路。慈善彩电慈善行动,意义深远,收到了“科技富农”、“文化育农”、“健康惠农”的巨大社会效益。

助老。每年春节期间,为各个敬老院老人们开展慈善年夜饭活动,让他们感受春节团圆、祥和的氛围;各爱心单位共同出资的上垟乡敬老院新大楼,历经两年多的努力,于2011年10月14日正式建成,为西部山区的老人们带去实实在在的温暖,成为西部山区慈善事业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公益事业。因我区西部六乡一镇属贫困地区,人均收入较低,基础设施薄弱,为解决西部公益事业设施投入不足之现状,我会自2007年初起,开展“黄岩西部公益事业”慈善资助项目活动,项目内容包括资助西部山区筹建敬老院、幼儿园、文化站、乡村卫生院、道路桥梁修建、水利项目修造等等。其中2008年投入152.79万元,用于改善山区群众的生活、生产环境,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有力的贡献,该项目荣获浙江省政府颁发的第二届“浙江慈善项目奖”。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会资助公益事业1550万元,共有181个单位(村)受益。

组织建设:日趋完善

九年来,我会的慈善组织建设逐步建立与完善,形成多层面的慈善工作者队伍,使组织建设走向网络体系化。

区慈善总会全面负责、协调全区慈善工作。区慈善总会拥有27名副会长,86个单位会员,93名个人会员,39名理事,27名常务理事,并在2005年11月29日被浙江省慈善总会吸收为团体会员,2008年2月18日被批准为中华慈善总会团体会员。

建立慈善分会,夯实组织基础。宁溪镇慈善分会与沙埠镇慈善分会,分别于2009年12月29日、2010年12月29日成立,创始基金分别为200万元,230万元。2011年12月15日,高桥街道慈善分会也正式批准成立,基层慈善组织又增添了一支生力军。院桥镇、北洋镇、头陀镇慈善分会今年正在紧张的筹备中。值得一提的是,新阶层人士慈善分会于2009年6月2日正式成立。成立时,该分会共签订了慈善冠名基金总额2000万元,包括助残和助困慈善冠名基金各1000万元,并在成立大会现场募集到爱心款项近133万元。该慈善分会在全省是首家,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黄岩区慈善总会志愿者义工分会于2009年3月28日成立。从成立之初的240名注册义工,发展至目前的1364人。2011年10月,成立了黄岩慈善义工西部工作站,还与区工商局联合成立了消费维权义工服务队。今年上半年义工分会召开了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成功地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据不完全统计,仅仅上半年义工分会就组织助学、助老、环保、义卖、消费维权等活动74次,参加义工959人次,总服务时长1947小时,总受益人数达2861人。

设立慈善助理员,使慈善工作深入千家万户。2007年6月,我会在十九个乡镇街道各设置了一个富有责任心爱心的慈善助理员,有助于及时了解当地困难群众的所需所求,更好地将慈善工作落到实处。

自身建设:强基固本

“其身正,不令而行。”我会一直重视自身建设,加强职业化、信息化、透明化等建设,以强基固本。

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从业人员职业化。对慈善工作人员进行不定期的业务培训,并到兄弟县市区进行考察、学习与交流,还组织他们到上海、杭州等地学习先进的慈善理念,提高慈善工作能力。我会负责人积极参加每年的上海慈善论坛,开阔慈善视野;提高慈善工作的能力。目前,我会初步形成慈善工作人员的梯级结构,更好更长效地为慈善工作服务。

完善管理体制,促进慈善建设的信息化。我会建立健全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如救助程序、档案管理、财务审批、出勤、考核、车辆管理等等。信息时代离不开信息建设。我会建立了与区民政局和区残联连网的慈善网络,以及经过数次改版的台州市黄岩区慈善总会网站,功能逐步完备,引导慈善工作走向信息化。2006年,我会被评为黄岩区先进社团。

提高公信力建设,实现慈善运作的透明化。救助过程透明:我会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筛选救助对象。我会救助部门的工作人员每年多次走基层调查核实每份的救助申请,累计进村入户4万余次,确保将善款送到最需要的困难群众;募救资金透明:每个月在网站上公布慈善募捐收入的名单和金额;每年不定期以简报的形式向区慈善总会的每个会员公布具体的救助名单和救助金额;每年,我会都把每一家企业的冠名基金去向做一个详细的支出统计,并及时告知企业,让企业了解自己企业冠名基金的去向,赢得企业的信任;全年具体的慈善募捐收入和慈善救助支出刊登在《今日黄岩》报或《黄岩新闻》周刊,并公布在我会的网站上,随时供群众查询;财务管理透明:总会乃至各乡镇、街道慈善分会募集的所有慈善资金,均统一进入总会资金账户,然后根据各自慈善资金需求与额度范围,完成审批手续后由总会拨给;坚持“款到开票”的原则,向捐赠人出具捐赠专用票据,并登记造册;每年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并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让慈善事业在阳光下透明化。

猜你喜欢

我会救助慈善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我会分辨
我会玩
水下救助抢险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