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善助老——让贫困老人享受阳光般温暖

2012-04-29甘培华朱秋所

慈善 2012年5期
关键词:社康助老慈善家

甘培华 朱秋所

2009年,镇江市出台慈善助老服务政策,市慈善总会开始出资购买社会服务,为市区贫困的空巢、重病、残疾居家老人每月分别提供20小时和10小时的家政服务,三年来共服务8370人次,服务时间达12万多小时,市、区两级慈善总会为此“埋单”120多万元,缓解了老人们居家养老的困难和不便,让他们更好

地享受和谐幸福的晚年生活。

让老人得到无微不至地照顾

自从镇江市慈善总会开展“慈善助老服务”以来,慈善家政人员定期到周奶奶家,为老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时间一长家政人员发现像周奶奶这样的空巢老人,心里都有很强的孤独感,经常是家务活做完了,老人还拉着家政人员说话,不放他们走。

“感谢市慈善总会对我的照顾,安排这么有心的人来到我身边,料理我的生活并让我重新站起来了,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啊!” 家住弥陀寺巷今年82岁周如兰告诉记者,她靠政府低保维持生活,老伴在很早的时候就去世了。几年前她不小心把腿摔折了,由于家庭困难,影响了后期治疗,一直靠轮椅来移动身体,生活不能自理。整天足不出户,不是坐在轮椅,就是躺在床上,身体每况愈下,精神也日渐萎靡压抑。

慈善家政人员每次来服务时都不断地鼓励老人慢慢挪动身体,轻轻地把脚放到地上。一次、两次……就这样,周如兰终于能扶着拐棍自己慢慢的挪动步子了。虽然只是很少的几步,但对于一个82岁、长期卧床的老人来说是多么开心的事情。

家住镇江市新河街的王淑华,今年89岁,由于年纪太大,行动不方便,整天闷在家里。“2009年,慈善家政员小高来料理我的生活,每次都把家里卫生弄弄干净,还帮助洗衣服。小高知道我是一个人住非常的孤独,就常常和我说说话,聊聊家常,慢慢地感觉小高就像家里人一样。”最让老人感动的是,小高看到她洗澡不方便,就主动帮助洗澡、搓背,天热的时候在家洗,天气凉了就带她去浴室里面洗,就像对自己的母亲一样。

王淑华对记者说: “自老伴去世后,20多年了,我一直靠低保生活,孤身一人住在老房子里,再加上患有青光眼,行动受限制,只能困在家里。小高来后,一切都变了,有人陪着聊聊天,时常能外出逛逛街,散散步,压抑的心情得到改善,心态一好,感觉这身体也比以前硬朗了。有了小高这样的家政人员,真正让我们这些老无所依的老人,生活有了保障。”

“慈善家政员”主动变成“儿女”

张顺会今年68岁,和老伴相依为命,除了政府低保,还靠自己捡些废旧物,在门口地里种种菜,捡捡废品来维持生计。“多亏了慈善助老家政员小张,每周来帮我们老两口家中料理家务,陪我们聊天、散步,俨然一家人的感觉。邻里们很羡慕地说,老张,你‘女儿真孝顺,每周都来看你。”

张顺会告诉记者,把小张当女儿是在今年年初的事情。当时,自己突发中风,导致半身不遂,要长期到离家很远的七里甸那边做针灸康复,老伴年纪大不能独自护送,没想到小张却主动担负起接送任务。有时候小张忙完了别的受助对象家,已经是下班时间了,但她还赶来陪着去针灸。一个半身不遂的病人,每次都是小张帮助背上背下的,一背就是三个月,就是自己的亲生子女也难做到。

藏宽铭,今年82岁,膝下无儿无女,眼睛也看不见,腿脚也不方便,一个人住在5平方米左右的小车库里,平日就靠低保维持生活。在2009年的时候慈善总会安排了一位家政人员小孟来照顾生活,开始的时候他没怎么当回事,心想肯定是走走形式,也没有多理会。然而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小孟每周都坚持来帮着洗衣、烧饭、打扫卫生,不管刮风下雨始终如一。慢慢的藏宽铭的态度开始改变了,常常和小孟说说心里话,就像家里亲人一样交心,就连到银行划卡取钱的事,都放心让小孟帮他办理。。

2010年的春天,藏宽铭迎来了80岁生日,因为没有亲人所以他根本就不记得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但小孟没有忘,就在生日那天小孟带了个很大的生日蛋糕。更让他惊喜的是,“社康”老来乐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也来到家里,一同庆祝他的生日,这个生日让他感受到了“大家”的温暖。

2011年夏天,镇江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过来询问保姆服务情况,同时了解他的身体状况及实际困难。当他说自己很担心这个服务没有了,小孟就不会再来服务时,周副会长说,让他放心,“咱们这个服务会一直延续下去的,不会丢下大家不管”。

规范考核标准、提高慈善家政服务满意度

为寻找慈善助老的关键处,在联系合适的运营商时,全国连锁的“社康”老来乐服务机构得到慈善总会的关注。这是一家专门为老年人及 “空巢”老人提供无偿和低偿服务的公司,目前已在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城市建立分支机构。他们进入镇江较早,基本适应了镇江市的环境。

从一开始家政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吃闭门羹,到后来深受当事人的欢迎,这一路“社康”老来乐走得很辛苦。看着许多年长体弱的老人,在慈善家政人员的服务下,渐渐摆脱封闭,变得快乐开朗,这更证明了慈善助老服务重要性。

为了实施过程监督,“老来乐”在管理上很严格:每次上门,受助老人要签字认可;人员采取垂直管理,管理人员定期上门调查、评定效果,倾听意见;受助老人可随时反馈意见或投诉,公司处理也很严格。同时,“老来乐”为提高家政员工的专业水平,每周五都要为他们进行服务培训,这一制度一直坚持了下来。

市区老龄办、慈善总会也不定期对服务情况进行暗访和检查。通过社区人员和受助老人的反馈表,以及义工走访情况,满意率达9成以上。

加强推进助老工作

经过三年来的努力,此类助老受益者最希望这项慈善助老服务能持续下去。但能否持续下去,除了慈善的资金保障,还有赖于养老机构的自身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益。在“社康”老来乐助老机构与受助老人的交流中,不少老人已经离不开它的服务,三年的时间已经让彼此产生了感情,形成了依赖。

在“社康”老来乐助老服务机构的反馈单上,很多老人都这样写道:“重阳节,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回家,回到自己身边。”其实,老人不需要太多物质的东西,天伦之乐才是最大的快乐。作为子女,有时间最好回家,没时间就打个电话问候,慈善助老对象与所有老人一样,都有这个心愿。

“慈善家政人员的工作是比较繁重的,工作环境较普通家庭差也是不争的事实,这让很多普通家政员都不愿加入进来。”因此需要受助者与服务者的磨合,需要家政从业人员对这一服务的心理认同,需要政府和优质养老机构的“深度捆绑”,创出合作共赢的局面。“老来乐”负责人表示,老人的护理越来越往专业化发展,服务项目的拓展,助洁、助餐、助浴、助行、助居、精神慰藉是“老六样”,这都需要提高技术培训,有的还需要加强硬件设备的保障,这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对镇江市慈善总会而言,如何确保有限的资金能用到助老对象身上,如何提高养老机制的规范性和效果,如何处理好政府投入、社会救助、市场运营及社会效益等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社康助老慈善家
不舍放开那双手——怀念旅港慈善家郑兆财先生
“助老”多功能老人床的结构设计
公安高校学生介入社戒社康工作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用“八心八促”方法做好助老工作
他们承诺捐出半数以上财富投入慈善事业 超过200位慈善家加入“捐赠誓言”
“买菜叔”的21年无偿助老爱心路
慈善家田家炳奉献教育薪火相传
基于OpenCV和深度学习的助老机器人动作识别系统设计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运营效率评价及发展建议
社区糖尿病患者在社康中心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