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系烟台恤养院

2012-04-29李玉林

慈善 2012年5期
关键词:银号孤儿烟台

李玉林

2012年7月13日,深圳“慈善会”开展第二天中午,天津市慈善协会副秘书长曹建华打电话给我,说有一对老年夫妇看到展台上的《慈善》杂志很兴奋,听说我也在展会上,一定要见我,向我介绍一个很好的慈善典型。我当时正在展会外和佛山市南海区慈善会的同志商谈在南海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事情,不能及时赶去。我在电话中请他把材料留下,他却说一定要等我面谈。过了大约一小时,我才赶到天津慈善协会展台那里。看到老人家一直在那里等我,连午饭都没顾得上去吃,我心里很是不安。老人家名叫王文钦,他方脸大耳,眼睛明亮,腰板笔直,精神矍铄,额头上几乎看不到皱纹。一点也不像是八十岁的老人。

老人家很认真很郑重地对我说,他和他的老伴儿很早就读过《慈善》杂志,很喜欢这样一份慈善刊物。他要向我介绍的是1929年创建的烟台恤养院。说那是一个很好的民间慈善机构。救助的孤儿成百上千。他说他就是由那个恤养院抚养的孤儿。他在孤儿院长大,并在孤儿院学习了文化知识,长大成人后便投身革命,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老人拿出随身携带的两本介绍烟台恤养院的书:一本是史志,书名就是《烟台恤养院》;另一本是张恤修著的《烟台恤养院轶事》。那两本书出版大约有一、二十年了,可依旧保存得很好。老人翻开书,十分动情地向我介绍起烟台恤养院的情况,并特别介绍了他们的责任院长褚文郁。那口气、那神态仿佛是在赞美自己的亲人或一件难得的宝贝。

从王文钦充满情感的介绍中,我了解到我们民族慈善历史上一个闪亮的典范。烟台恤养院创建于20世纪初期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是一个由一群热血人士通过自己办企业开银行解决救济经费的慈善机构。在这个恤养院,原本无家可归,缺吃少穿的孤儿不但可以享受大户人家才能享受的吃穿,适龄的儿童还可以学习文化知识和生产的技能。其抚养的孤儿和孤寡老人曾超过千人。恤养院创办之初,在对孤儿传授文化课的同时,还增加了工艺知识的传授。恤养院内备有织袜、制鞋、缝纫等少量设备,孤儿在接受技能培训同时,生产了部分院内必需生活用品。烟台恤养院开办期间不但救助了许多死亡边缘的孤残儿童,而且培养了大批救国救民的杰出人才。

王文钦老人介绍说,“七七事变”以后的烟台,在洋货冲击下,民族工商业日渐萎缩,大批失业者流落街头,社会上要求进恤养院的人越来越多。烟台沦陷前夕,进入恤养院的人数已达650多人,另外还有240多名每月领取恤金不住院的残疾老人、贫困产妇。眼瞅着烟台驻守的“国军”悄悄撒退,政府官员携眷避难,以往捐款资助恤养院的董事会成员,有的为躲战乱人去屋空,也有的自身陷入困境心有余力不足。一面是需要救助的孤残者逐日增加,一面是资助来源行将枯竭,一时间,恤养院面临灭顶之灾。院长褚文郁忧心如焚,他深知要为全院数百口子开辟一条活命路的艰难。当时全部储备粮仅能凑合20几天,伙房用煤告急,婴儿食用的牛奶涨价已无力购买……更令他担忧的是年满18岁、按规定应该出院的大龄孤儿。在社会兵荒马乱百业凋零,孤儿们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在社会上根本找不到糊口的工作。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恤养院院长褚文郁与教职工决定改变原有孤儿年满18岁出院规定,利用已有设备为基础,筹集资金开办工厂,让这些男女青年掌握一技之长,既有个人谋生出路,也能积蓄办院经费,大家齐心合力闯出一条发展慈善事业新途径。

褚文郁第一步是派出学生拜师学艺。一路去大连新民铁工厂、政记铁工厂、满铁制罐厂学习铁工技术,也有的去园林部门学果树栽培管理,另一路去天津等地学习中西服装制作,还有的在当地医院学习使用医疗器械,去印刷厂学习拣字、排版、印刷、译电码,还有的学生去花边庄学习经商。当外派工作落实之后,这位从来没办过工厂、做过生意的院长,又南跑北奔干起募捐老本行,依其多年积累的人脉关系,开掘社会最后一丝潜力。利用募集来的有限资金因地制宜办起一个小印刷厂、一个小织布厂……待各路兵马返院后,各显其能又迅速增设了服装厂、铁工厂、木工厂,使恤养院生产自救基地初具规模。

此时,市面粮食供应越来越紧张,当局配给恤养院的一点原粮远远不够维持800多人活命,院里只能用工厂的微薄利润,买点虫咬发霉粮食、橡子面、豆饼渣,或是发动学生漫山遍野挖野菜,晚饭经常是掺了野菜的玉米面粥。褚文郁为此十分焦虑,他感到仅仅安排孩子们就业还不够,如果能搞到一点地,解决吃饭问题,往后日子会安稳点。当他得知西郊宫家岛村有些靠夹河沿的沙壤薄地待卖时,便通过各种关系,廉价买下400亩薄地和近2000亩沙荒。地刚买妥,他便带领几名青年风尘仆仆赶到地头,研究开荒、改良土质方案,请教老农安排当年种植品种。褚文郁深谙农时,为了抢种抢收,他当即抽调出30多名学生到宫家岛安营扎寨,立即投入生产。随即又借村里部分房屋,调去两个班学生住在村里半农半读,一学期一调换。如此粮菜兼收,解决了全院几个月的口粮供应。

与此同时,由于各厂生产销售压力过大,资金周转不灵,经营陷入困境。褚文郁心如火焚,把目光投向金融界。在串访市面几家银号后,还真发现有处“义通银号”准备歇业,他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遇,请托亲友疏通关系,终于办妥接兑手续,旋派一批熟悉信贷工作的人员加强银号管理,以恤养院庞大产业为后盾,依托长期积累的社会良好信誉,使银号存款额度短期内大幅增加,院方发展资金空前活跃。1945年烟台解放后,义通银号因属恤养院,人民政府的北海银行对它格外支持,使其得以对院属营造厂、福利大车店、铁工厂等大单位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在极其困难的社会环境中,褚文郁以一位慈善家的眼光和胸怀,为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弱势群体打造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存系统。

烟台恤养院这套成功的自救措施,对我们如今慈善事业的发展也有许多可借鉴的意义。

在王文钦老人推荐的介绍“烟台恤养院”两本书中,我看到了老人以“金子”这个笔名写的诗文和对一些文稿写的注释。这些诗文不仅文采飞扬,而且深刻、具体、形象、生动,充满了感恩的真挚情怀。读后令人感慨无限、深受教育。同时,也使我对这位热情执著的老人有了更多的了解。

王文钦1933年出生,为山东烟台人。他5岁时沦为孤儿,被烟台恤养院收养,并在恤养院学校读书学习,14岁时学习医学,后加入革命队伍,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服役20年,后转业到地方。先后涉猎航空、电子、汽车、信息等行业40多年。离休前为高级工程师。王文钦关注慈善事业,热心社会公益,爱读书爱观察爱思考爱写作,曾以“金子”的笔名写作、发表诗歌数百篇。

猜你喜欢

银号孤儿烟台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小小安图县竟有官银号
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博弈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河北银号的兴亡
天津官银号开办博济储蓄银号时间新考
近代西安城市金融机构的发展变迁
孤儿
孤儿也感到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