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心灵的安慰
2012-04-29王曦
王曦
摘要: 英国哥特小说在其恐怖外表的包装下,有独有的魅力“浪漫主义”。哥特小说不仅仅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核心内容——对自然的崇敬和尊重,更赋予浪漫主义新的生命,即对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人物的矛盾心理,在社会变革的大潮流中,在大自然中寻求保护,寻求心灵的安慰。
关键词: 英国哥特小说浪漫主义大自然矛盾心理安慰
1.引言
流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哥特小说是西方文学史上有影响且颇具独特的小说流派之一。哥特小说是西方惊险神秘小说中的一种。哥特小说的元素包含恐怖、神秘、超自然等元素。但是在恐怖的外表的包裹下,哥特小说有其独特的魅力——“浪漫主义”。哥特小说很多特征正是反映了浪漫主义的意识形态。浪漫主义尤其是同一时期的浪漫主义诗歌表现了豪情壮志,而哥特小说在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寄情于山水,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等的描写反映了对工业革命时代的矛盾心情。
2.哥特小说产生的社会背景
19世纪是英国社会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劳资纠纷,城市与乡村的冲突,传统价值与现代生活方式的不和谐关系,等等,很快成为作家们需要面对的沉重问题。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巨大变革不仅带来了污染、犯罪等副产品,而且在更深层次上改变了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人类的生产、生活不再如农耕时代那样依靠季节、气候的变化和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而进行,个人也越发显得无足轻重,成为无数数字中的一个,任由令人无法理解的力量左右和摆布。通过反复出现的偏执、斗争手腕与不平等现象,哥特小说试图表达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在社会层面产生的负面后果,而弥漫于这类小说中的恐怖及超自然力量,则是人们无法理解和接受这些现象的一个困惑反映。哥特小说的这种反映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在哥特小说中的核心即对工业革命及科学技术的反感,反对对生态平衡的破坏,而更注重对自然的歌颂,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城市所谓“文明”的腐朽的现象的批判,在自然中间寻求灵魂的净化,寻求心灵的安慰,寻求自身的保护。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的进步,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与自然地和谐,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种矛盾心理中,哥特小说对自然、乡村与农耕的生活有褒有贬,在向往与美化中掺杂着恐惧与内疚,而寻求心灵的平静和安慰。
3.浪漫主义在哥特小说中的体现和升华
3.1哥特小说中的乡间和自然风光与生活常常令人陶醉和向往。拉德克利夫笔下的作品尤其以描写自然风光见长。《尤多尔佛之谜》和《意大利人》等作品中均有大段描写法国和意大利乡村的文字,对欧洲大陆的秀丽风光和安逸祥和的乡村生活的描写。《尤多尔佛之谜》中的意大利旧贵族莽托尼是个活脱脱的中世纪人物,统治着他所占据的尤多尔佛城堡,俨然是一个封建君主。莽托尼在城堡内拥有绝对的权力,他生性粗暴残酷,对拒不服从其意志者随意囚禁、施刑甚至杀戮。被他关押的爱弥丽·圣奥贝尔则出生于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其父圣奥贝尔虽不富裕,但拥有为数不少的财产,若非投资失当,一家人本能衣食无忧。莽托尼和爱弥丽一方面存在经济利益方面的冲突:莽托尼费尽心机,企图从爱弥丽手中夺取其妻(爱弥丽的姑母)留给她的财产,爱弥丽则坚决不从,因此被长时间关在阴森恐怖的城堡内,几度险遭强奸、绑架,甚至杀害。最后,爱弥丽粉碎了舅舅莽托尼的阴谋,莽托尼夫妇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爱弥丽获得了很多财产,但她处理了一部分房产,依旧选择了与恋人瓦郎高回到了世外桃源般拉伐雷,重续父亲对于土地的贵族、乡绅式的依恋。同时,她还将部分遗产赠与贫弱者,尽显其父圣奥贝尔的仁慈、博爱遗风。《尤多尔佛之谜》小说中爱弥丽的居住地拉法雷就是一个风光旖旎、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对圣奥贝尔家庭居住地的描写充分体现了自然的风光,使人的心灵受到陶冶,身心愉悦。以至于圣奥贝尔放弃了别处的房产,在此定居。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有一个温室,里面种植了许多美丽珍稀的植物。圣奥贝尔一家生活的环境中,只有自然与纯朴,一切似乎都是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对立面。而到巴黎后,这座城市及其经济活动是圣奥贝尔家陷入窘境的根源。爱弥丽的父亲圣奥贝尔将部分资产投资于一个巴黎商人之手,却惨遭失败,资产化为乌有。圣奥贝尔一家平静的生活被资本主义的冷酷和不可预见性打破。《尤多尔佛之谜》刻画了一个代表城市负面特征的维尔福特伯爵夫人。巴黎奢华的生活使伯爵夫人变成一个势利、空虚、肤浅的人物,常年腐朽奢华的生活使伯爵夫人丧失了人类的善心,取而代之的是贪婪、麻木的心,还剥夺了她体会与分享快乐的能力。伯爵夫人的麻木与漠然是城市与工业文明负面影响的典型症状。远离自然的城市生活使伯爵夫人丧失了善良的本性。而爱弥丽的恋人瓦郎高在城市中也犯下了错误。一切归于自然,爱弥丽搬回了拉法雷,在自然风光中洗涤了自己的心灵。而瓦郎高在乡间的善举赎回了他在城市中犯下的错误,这一点也极具象征意义。不可忽视的是,几乎所有反面人物都对自然风光有一种抵触的心理。在前往尤多尔佛城堡的路上,爱弥丽感慨自然的景色,而莽托尼对沿途美景熟视无睹,无法领略自然的奥妙,无法洗涤自己的肮脏。自然景色总与乡间生活联系在一起,而工业文明往往同城市密不可分。回归大自然中,寄情于风水旖旎之中,其实不仅仅是自然地渴望,更是对城市生活的抵触,即逃避城市生活。只有在乡间的生活才能远离城市的喧嚣,这其实在更深的程度上反映了小说人物在恐惧中寻求心灵的安宁,寻求自身的保护。这正是浪漫主义在哥特文中更深层次的反映。
哥特小说不仅仅有着浪漫主义情调,更赋予了浪漫主义新的生命。浪漫主义诗歌通常是直接讴歌大自然,人与自然地和谐,而哥特小说很少单纯地描写景物,更加注重景色如何对人物尤其是对主人公的思维和感情产生影响。在《尤多尔佛之谜》中,爱弥丽在前往意大利的途中遥望远去的山脉,心里有着复杂的感情;而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燃起对恋人瓦郎高的思念之情;在城堡中看到月亮升起的时候,想起自己逝去的父母,远去的亲人。美景总是与人的情感相联系,更加升华了浪漫主义在哥特小说中的意境。
拉德克利夫的另一作品《意大利人》的故事发生在18世纪中叶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侯爵之子维瓦尔蒂与平民出身的少女艾伦娜一见钟情,但受到囿于门第观念的侯爵夫妇的反对,于是侯爵夫人找来她的谋士、化装成修道士的恶棍斯卡多尼神父,想尽办法残酷迫害少女艾伦娜,阻止他们在一起。斯卡多尼另有不可告人的阴谋,他捏造罪名,将维瓦尔蒂送入黑暗的宗教裁判所,将艾伦娜劫持,试图杀死她,却意外地发现了艾伦娜的身世秘密。最后,在一位神秘的蒙面修道士的协助下,维瓦尔蒂以恶抗恶,将斯卡多尼送上了宗教裁判所的法庭,使其死在监狱里,而维瓦尔蒂和艾伦娜经过一番磨难,有情人终成眷属。女主人公艾伦娜对自然风光无限向往。修道院外雄伟俊美的景观给囚禁于内的她增添了无比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使她敢于直视困境,直面人生道路的艰辛,藐视权贵。
在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中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是一位从事人的生命科学研究的学者,他试图用人工创造出生命。在实验室里,通过无数次的探索,他创造了一个面目可憎、奇丑无比的怪物。开始时,这个人造的怪物禀性善良,对人充满了善意和感恩之情。他要求他的创造者和人们给予他人的种种权利,甚至要求为他创造一个配偶。但是,当他处处受到他的创造者和人们的嫌恶和岐视时,他感到非常痛苦。他憎恨一切,想毁灭一切。他杀害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威廉,又企图谋害弗兰肯斯坦的未婚妻伊丽莎白。弗兰肯斯坦怀着满腔怒火追捕他所创造的恶魔般的怪物。最后,在搏斗中,弗兰肯斯坦和怪物同归于尽。《弗兰肯斯坦》中的主人公同样寄情于山水,迷恋大自然的风光。弗兰肯斯坦在每一次重大事件中都会选择出游。同样,大自然的描写与人物的心情是密切相连的。在去外地读书前,他游历名川胜地,讴歌大自然,获得心灵的安宁,离家千里到外地求学。在他得知他创造的怪物杀了他的弟弟威廉,而后诬陷他家的仆人贾斯汀,并致使贾斯汀死于绞刑后,他怪罪自己,无法逃脱良心的谴责,他又一次选择了爬山,领略自然雄伟壮阔的景色,从中获得与怪物斗争的决心和勇气。在最后怪物杀死了他身边的亲人和最亲近的朋友后,不容忽视的是他依然跋山涉水追逐怪物,在大自然中不断受到鼓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的结尾是他在海洋的轮船上自杀,怪物也抱着他自尽,跳入了海里。这一举动让人领略到浪漫主义在哥特小说中的升华,即在大自然中获得勇气,浸润心灵,最后回归大自然,在恐惧中寻求保护。而这种保护正是来源于浪漫主义一直歌颂的对象——大自然。虽然以死亡告终,但是意味着恐惧的终结,更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新生命的开始。怪物的毁灭归结于无视生命的法则,无视大自然的规律。怪物的出生本身就是违背科学规律的,是由“难看的死尸”拼凑而成的。从表面上看,弗兰肯斯坦拒绝怪物主要是因为怪物丑陋的相貌,一些评论家因此认为《弗兰肯斯坦》表现的是在社会与心理层面对怪异的拒绝;但也有评论家认为,在更深层次这种拒绝反映的正是浪漫主义的观点:只有自然形成的生命才是美丽的,人类非法篡改自然的产物只能是丑陋的、令人厌恶的甚至是极度恐怖的东西。“死尸”是生命的终结,而怪物被创造的过程本身就是违背科学规律的,是对大自然的不尊重,打破自然生态势必造成悲剧。小说通过分析中两个主要人弗兰肯斯坦和他所造之物的悲剧,从而探讨小说中雪莱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自我关系的反思。雪莱告诫人们:如果无视自然法则,脱离社会,无视自我的精神健康,一味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只会导致人类生态的失衡及人类的灭亡。只有努力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自我等错综复杂的基本关系,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平衡。而《弗兰肯斯坦》中流露出的对科技的反感和对自然的崇敬态度,无论是视自然规律如上帝般神圣不容侵犯,还是认为只有自然形成的生命才是美丽的,都与浪漫主义认为的自然是最真实最美丽的核心意识形态不谋而合。
4.结语
由上可见,哥特小说不仅成长于浪漫主义的沃土,而且因其带有极其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工业革命及科学技术的反感,对自然风光的美化与歌颂,以及对城市的避而不谈及贬抑,使得浪漫主义在哥特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哥特小说又赋予了浪漫主义新的生命。在情节上,它浓墨重彩地渲染暴力与恐怖;在主题上,它不像一般浪漫主义那样从正面表达其理想的社会、政治和道德观念,而主要是通过揭示社会、政治、宗教和道德上的邪恶,揭示人性中的阴暗来进行深入的探索,特别是道德上的探索。但也不可忽视哥特小说特殊的历史背景。自然景色总与乡间生活联系在一起,而工业文明往往同城市相关联。乡村与农耕生活的描写一样充满矛盾。乡村不是伊甸园,同样有阶级矛盾。在《尤多尔佛之谜》中,尽管尤多尔佛城堡风光无限,但里面充斥着阴谋与暗杀;在《修道士》中,也有乡村盗匪的描写。这都体现了中产阶级的矛盾心理。哥特小说中对乡间及农耕生活的态度不是单纯地向往或排斥,更有中产阶级试图掩饰和否认新时代阶级的矛盾,有一种逃避心理。
所以,哥特小说是对英国浪漫主义流派的超越。哥特小说中经常流露出对于故国城邦的兴趣,但并不是沉陷其中无法自拔,对古城堡的极力渲染乃是对于社会存在的“恶”的隐喻与探索。哥特小说以代表新兴中产阶级的主人公在斗争中最后取得的胜利提出了未来的替代境界,是对浪漫主义的超越。对大自然进行赞美的同时,映射了主人公的复杂的情感,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同时,回归自然也体现了在复杂的变革时代中的矛盾心理,在大自然中寻求灵魂的洗涤、心灵的安慰,在恐惧中寻求保护。
参考文献:
[1]张旭春.革命·意识·语言——英国浪漫主义研究中的几大主导范式[J].外国文学评论,2001,(1):116-127.
[2]韩加明.简论哥特小说的产生和发展[J].国外文学,2000,(1):37.
[3]苏耕欣.自然与文明、城市与乡村——评英国哥特小说中的浪漫主义意识形态[J].国外文学,2003.
[4]张艺.“恶”之奇葩出园来——论哥特小说与英国浪漫主义[A].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8-6.
[5]Devendra P Varma.The Gothic Flame[M].New Jersey:The Scarecrow Press,1987.
[6]Punter,David,Glennis Byron.The Gothic [M].Malden:Blackwell Pres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