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信息化建设 提高聋校办学质量
2012-04-29郑连成
郑连成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和不断更新,带来了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上的急剧变革。在教育领域,信息化技术的普遍应用,促进了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特殊教育由于种种复杂原因,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过程,要来得晚得多、慢得多。要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快特殊教育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现今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体力劳动工种越来越少。作为特殊教育领域中的聋教育,更应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促进聋生在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心理综合素质上得到全面提高,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融入到社会。
信息化应用是提高聋校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要把聋生培养成知识型人才,就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使他们至少要掌握普通高中二年级的文化知识。通常轻度听障孩子大多在普校随班就读,而在聋校学习的多为中度听障的学生,这在客观上也大大增加了聋校教育教学的难度。责任和压力逼迫聋校在进行课改的同时,必须建立起与课改内容相配套的现代化教学方式。
众所周知,聋孩子主要靠视觉来接受信息,无论是口语教学、手语教学,还是双语教学,正常情况下,教师在课上讲的话,学生总会有20%以上的误解率。靠加大课时量来弥补这一缺陷,不仅会造成学生眼睛过于疲劳,也会使他们的大脑比接受同等学习内容的健全孩子的大脑要疲劳得多,更易产生厌学心理。可见,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我们很难在国家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高标准教学任务,所以我们就必须向课堂要质量,而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聋教育课堂,就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把信息技术引进教育教学,可以弥补聋生听力障碍的缺陷,充分发挥其视觉上的优势;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呆板性;可以节省因使用大量的板书、挂图、操作落后教具等产生的教学时间;可以将大量的课堂口语、手势语转变成简捷生动的影像、图像、文字等,减少学生听讲的误解率;可以避免抽象说教,使教学内容更富于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可以给学生留下更为广阔的遐想空间,增强其扩散性思维,提高理解能力;可以在课堂上方便地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辅助教学,给学生更多更丰富的信息;可以使师生互动的过程更为活跃。在听力康复、律动课等方面,利用现代化的传感设备和技术,也可以大大提高缺陷补偿的效用。
实现信息技术现代化的普及应用,决定因素在于师资队伍的现代化
信息技术设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现代化设备需要具有现代意识和能力的人去运用。没有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就不会有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首先,校长必须认识到,在特教领域,信息化设备和技术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所发挥出的作用,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都不可替代的。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具,是用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现代化教具之一。但它的作用,能否得到有效发挥,最终还要取决于使用它的人。最终检验它的只能是办学效益是否得到提升,即学生能否受益。为此,校长一方面要优先提供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条件,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手段,提供学校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技术、资金、人员编制、时间等方面的足够支持,并做好长远发展规划,与时俱进,在设备、技术不断更新上有积极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另一方面,校长要以身作则,以终身学习的精神,带头学习、率先掌握并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于办学之中。更为重要的是,要把建设一支能够自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教育教学中的师资队伍当作是最紧要的任务之一。
其次,需要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教育教学中。如今的青年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无障碍,但由于他们缺乏教学经验,也未必就能把信息技术很好地整合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来,有时反而起到画蛇添足的负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教学手段之一,并不是教学手段的全部。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很多教学过程中,在很多教学内容上,在很多教学场合下,运用它未必都是最佳的方法。因此,教师上每一节课、做每一件事情,都不能不分教育内容需要,不顾时间与场合的条件,生硬地去搬用信息技术。而作为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也不能因为信息技术难掌握,而拒绝接受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运用。
为此,学校要根据不同年龄段教师的特点,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不断地对教师进行运用信息技术的专业培训。强化老教师掌握新技能的意识,增强年轻教师信息化手段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效整合的能力,构建起一支现代化的师资队伍。
全面实现学校的现代化,需要有信息技术的保障
实现特教学校的现代化,也就是让学校体现出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综合办学水平,代表现代学校发展的最先进特征。其内容很丰富,包括在学校中的所有人、办学模式、办学环境、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方面和层面看,有干部、教师队伍教育观念、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现代化;有办学方针、办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现代化;有办学条件、教学设施等方面的现代化;也有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现代化,等等。这些不同方面和层面的现代化程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映出一所学校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整体现状。在诸多方面中,人的现代化是核心,是发展的依据,而现代信息化应用手段是助推器,是发展的条件。
我们通过校外网络系统,可以使学校踏上国际特教信息的高速公路,解决特教学校信息闭塞、与外界交流渠道不畅通的问题。能及时得知国际国内特教发展的新动态,及时了解特教前沿理论,方便学习其他同行的经验。能及时将自己发展的信息、经验介绍给他人,及时与外界相互沟通。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校内网络,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校行政管理的效率;可以通过网上培训、校内新闻、公共信息存储平台、资源库等,极大地方便教师读书、学习、备课、上课、交流及资源共享。学校各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网上管理系统及时布置、检查工作,发布校内信息。特别是通过校内网上论坛,可提供群众与群众、干部与群众之间直接对话的平台。
我们相信只要有现代意识、大胆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态度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能把特殊教育学校办得更好。■
□编辑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