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四川高考语文试题考对对子的问题
2012-04-29齐广成
齐广成
2012年6月8日《华西都市报》以“耳目一新:对对联”为题报道今年四川高考语文试题:
不少考生反映,语文试题整体上不难,也没有偏题怪题。而整张试卷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有一道题采用了对联的形式,并间接考察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第一个对联的下联是:‘明月千里寄相思,要求对上联;另一个对联的上联是:‘赛龙舟不忘楚风遗韵,要求对下联。整个对联题目要求融入节日元素。”
“这是在考察中秋、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比较具有中国特色。”考生任宇迪说。
同版刊登的特级教师评论:
进一步彰显了重视文化传承的命题思路,因为对联是中国盛行的文学形式,历史悠久,张贴对联往往与传统节日联袂而行。试卷着眼的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与中秋,一个以历史人文气息见长,一个以亲情意味见长,给出的上联与下联既有节日活动气息,又有明确的节日意象,有利于引领学生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形成爱国思亲、忠勇爱家的美好品德。
2012-06-09四川新闻网:《专家总评高考四川卷: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说:
“平实而鲜活、厚重而亲切”。“传统节日对联的撰写在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激发考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
考对句早已有之
“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有一道题采用了对联的形式”,这是套话。退回近80年,在1933年7月,陈寅恪先生应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刘文典教授之请,代拟当年夏季入学考试国文题目为“梦游清华园记”,也出过对子之题,出句为“孙行者”。陈先生在《学衡》第柒拾玖期发表了《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阐发了自己的观点。他概括以对对子为国文试题的优点是:“所对不逾十字,已能表现中国语文特性之多方面。其中有与高中卒业应备之国文常识相关者,亦有汉语汉文特殊优点之所在,可藉以测验高材及专攻吾国文学之人,即投考国文学系者。”并从语言学和文学理论高度分四条说明:
1.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
2.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
3.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
4.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
上世纪80年代高考试题也曾出现对对子的题目(容后细说),岂止今天才来“新”什么“耳目”?再说“融入节日元素”,亦未必是高考试题的主要要求。对对子是一种试题形式,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对仗、声律的基础常识(吕叔湘教授认为前者属于语法和修辞范畴,后者属于语音和修辞范畴),这才是命题的根本目的。
出句该是合格产品
前引特级教师评论说:
16题要求考生赏析反复修辞手法;18题阅读文段后进行概括;19题根据要求对对联;20题仿写句子等:都从不同侧面以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语言能力,发展语文素养。
根据此语我们可以分析分析,本次试卷这些出句是否合乎对联的基本要求?
先说80年前的出句“孙行者”,陈寅恪先生自述:
其对子之题为“孙行者”,苏东坡诗有“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一联(见《东坡后集》柒《赠虔州术士谢[晋臣]君七律》)。“韩卢”为犬名(见《战国策》拾《齐策》叁“齐欲伐魏”条及《史记》柒玖《范睢传》),“行”与“退”皆步履进退之动词,“者”与“之”俱为虚字。东坡此联可称极中国对仗文学之能事。冯应榴《苏文忠公诗注》肆伍未知“韩卢”为犬名,岂偶失检耶?抑更有可言者,寅恪所以以“孙行者”为对子题者,实欲以“胡适之”对“孙行者”。盖猢狲乃猿猴,而“行者”与“适之”意义音韵皆可相对,此不过一时故作狡猾耳。
从平仄安排看,“孙行者”平平仄,“胡适之”、“韩退之”平仄平(首字可平可仄),合乎声律要求。
看看今年语文试题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其字音平仄排列是“平仄平仄仄平平”。问题出现了:顶节尾字“月”和头节尾字“里”都是仄声,于律犯了不“交替(递换)”的大病!如果改为“月明千里寄相思”(“仄平平仄仄平平”)就合律顺口了。
如按原题,根据属对规则,上下联相应的字必须平仄相对,未必考生也要对个“平平平平平仄仄”吗?这又犯“失替”之忌,合格吗?他要是对个“仄仄平平平仄仄”,确实合乎对联规则,可阅卷先生能够认可吗?如果两种对句都给分,岂不是不讲标准了吗?
另一试题“赛龙舟,不忘楚风遗韵”依普通话声调是“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如果考生学过“饮茶粤海未能忘”,懂得声韵知识,了解“忘”字可读平声,他认为出句仍有不交替的毛病,那你命题者如何解答?
陆以湉《冷庐杂识·对对难》:“吾郡有师弟同赴省试,至武林关,天晚关闭,师出对曰:‘开关迟,关关早,阻过客过关。弟应声曰:‘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是科弟获隽。”不可不读!
专家示范问题大
高考后,网上公布了2012年四川高考语文试题第19题:
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1内容与节日相关。2可以不考虑平仄。
端午:赛龙舟不忘楚风遗韵
中秋:明月千里寄相思
答案示例:
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清风一缕拂丹桂
好一个“可以不考虑平仄”,七个字,仅仅七个字借助高考语文命题要求,就轻而易举地否定了传统诗词赋联的文化素质和教养,否定了从古到今对联创作者和研究者的心血!
这些专家如此说,并且如此行。他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布集体研究的结果——答案示例,向语文界、对联界、民俗学界、教育界……挑战。
这又使我们想起几十年前在楹联界泛起的“破格”论。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抵制“伪劣产品”,求同存异,取得共识,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颁发了《联律通则》,明确表示: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基本规则第五条: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
本通则作为楹联创作、评审、鉴赏在格律方面的依据。由中国楹联学会解释。本通则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这个创举为规范对联这一文学体裁作出很大的促进,已经获得文化、学术、教育各界的支持,可惜被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三板斧劈来,厉害!请看第一“斧”:
赛龙舟不忘楚风遗韵——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联节奏为“1-2-2-2-2”,第三字是音节落脚字,必须严守平仄规定,而今“舟、香”同为平声,失对!“忘”字本两读,而今只能依考官“潜规则”执行。“尝角粽”、“吃粽子”虽嫌直白,可还是合律,胜于“闻香”。
上下联同说一事,内容是否略欠丰赡?再领教第二“斧”:
清风一缕拂丹桂——平平仄仄仄平仄
明月千里寄相思——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联节奏为“2-2-1-2”,头节落脚字必须平仄相对,“缕、里”同仄,失对!第六字同平,失对!它也不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特殊句式。岂不混乱?
命题专家对学生可以降格以求,但几位共拟的“答案示例”理应是“典范”,怎么可以像中学生那样“可以不讲平仄”呢?专家尚且如此自降级别,等同于中学生,岂不有失身份!
问题一大堆。是谁的失误,有关人士能否给个解释!
平仄协调法上乘
上世纪80-90年代,对联界“破格”论与“格律”派之争,持续很久。当时中国楹联学会没能明确表态,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伯熙为《新春联集萃》序曰:
上乘之作还考究声律,务使平仄协调,读来抑扬铿锵。不过为达普及的目的,音韵格律的要求不必太多,以宽松为宜,甚至可以不计。
这似乎成为一锤定音,一直延续至今,指挥着高考对联试题的拟定与评分。这是历史渊源。
前已指出,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颁发了《联律通则》(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作为楹联创作、评审、鉴赏在格律方面的依据。可是,语文教育界和命题者却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我们认为,既然命题关乎对联的基本要求,就应该认真考虑《联律通则》的要点(如前举第五条)。如果王伯熙先生健在,那么耳顺且将古稀,他一定会修改二十多年前的发言,强调按照《联律通则》考虑界定对联的基本要求,放弃“音韵格律的要求……可以不计”的主张。
语文教师本身的属对水平则是关键所在:不理解属对的重要性者,急于和偏于抓“大头”,忽视“小技”;不完全掌握属对知识和技能者视为畏途,难以下水探珠,何言其他。
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各地楹联学会可以而且应该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咨询辅导,帮助语文教师(特别是“高级”的)学习和掌握属对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把知识和技能再传授给考生。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