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论坛:中医药国际化仍处成长阶段
2012-04-29崔晓玲
崔晓玲
2011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国际需求不振,我国外贸行业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但中医药行业出口却表现出明显的抗跌性。2011年中药出口首次突破20亿美元大关,达到了23.3亿美元,同比增长36.5%。随着世界范围内人们对天然药物的逐渐偏爱,加上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外国政府及民众的逐渐认同,中医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意愿非常强烈,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前景广阔。
这是《中国对外贸易》杂志记者从4月19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中医药国际发展论坛”上了解的情况。中国贸促会张伟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笑频司长、中国医保进出口商会刘张林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黄建银副秘书长、俄罗斯医学研究院斯米尔诺娃·欧丽嘉女士、美国保健品协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杰佛瑞先生、北京世纪博爱集团董事长任志杰先生,以及来自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等知名企业代表约120多人出席了本次论坛,就如何促进中医药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
出口仍在闯关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中国有几千年应用的历史。近年来通过创新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中医药产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据王笑频司长介绍,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体系,和一个完整的中医药种植、加工、生产和销售的产业链。中医药占中国整个医药保健品市场30%-50%。同时中医药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在源头药品注册、生产销售、市场开发等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刘张林副会长在论坛上说,“2011年,中药出口首次突破20亿美元大关,达到了23.3亿美元,同比增长36.5%。其中提取物出口11.3亿美元,同比增长47%;饮片出口7.7亿美元,同比增长17.8‰中成药出口2.3亿美元,同比增长18.6%;保健品出口2.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0%。”但他同时指出,目前这种结构不是很合理。真正能体现中医药特色的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但这两项出口占比和增长速度还有待提高。出口增长较快的提取物只有一部分用于医药,其余很大程度上用于食品增补剂。
刘张林告诉记者,2011年中药出口企业总共2960家,比2010年2596家增加了264家。其中,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共有41家,比2010年增加13家,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共有375家,比2010年增加了49家。中成药在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区,主要以药品形式销售;而在欧美国家,则主要以保健品形式销售。总体来说,中成药出口的70%-80%在国外是以辅助药品形式销售的。销售渠道仍然比较传统,一部分在中医药或者中医诊所,一部分在杂货店、超市等。
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王笑频司长指出,中医药走向国际还面临很多法律和技术上的困难和壁垒。中医药传统医学能否获得现代医学的认可,中医药在质量控制等环节的技术标准、规范能否为国际上普遍接受,国际市场对有中国文化特色和独特医疗保健功效产品的接纳程度,仍然是中医药所要闯过的难关。
国际市场认可
论坛上,张伟副会长介绍说,去年美国医药协会代表来中国时提到了两件事情:一是青蒿素获得了美国腊斯克奖(腊斯克医学奖被称为小诺贝尔奖,它的获奖者大概50%左右可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是抗疟疾的一线药物,成为非洲及东南亚等欠发达地区,治疗和控制疟疾的主要药品;二是天津出产的丹参滴丸,作为一个处方药在美国公开上市,这是中国中成药首次在美国登上药物市场。这两件事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贸促会贸易推广交流中心杨晓东主任也提到,今年3月份,地奥心血康成功通过国别注册,在荷兰登陆市场,标志着去年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生效后,中医药企业仍能够进入欧盟市场。目前同仁堂、扬子江等企业也在和欧盟当地科学家通过技术、市场手段,积极研发创新,以求符合欧盟法律法规的要求。
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支持中医药发展被作为单节列出,成为“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六项重点任务之一。同时,在“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的部分中也列入了中医药的内容。在2011年年底印发的《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中长期规划纲要2011-020》中,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提出,要扩大中医药产品和服务贸易,进一步巩固中药产品出口及中医药行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2012年4月2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由商务部、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等14个部委专门制定的《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机遇期。
除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外,越来越多的外国政府也开始对中医药持欢迎态度,从法律、标准以及市场准入等方面加大了对中国传统医药的支持。我国与外国政府及有关国际组织已签订了含有中医药合作内容的双边政府间协议96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49个。刘张林告诉记者,今年在荷兰成功注册并进入欧盟市场的地奥心血胶囊,就是由荷兰政府推动实现的。
莫斯科百科病医院教授斯米尔诺娃·欧丽嘉在论坛发言中提到,中医药在俄罗斯有着非常高的认可度,俄罗斯民间—直保持着用草药和针灸治疗疾病的传统。俄中两国政府之间正在筹划几个方面的合作:建立中草药标准,协助中草药注册,规范在俄罗斯境内中医诊疗活动,规范中医师的行医资格等。俄罗斯政府希望把中医纳入“为了健康的俄罗斯”工程计划中。
记者采访过程中,行业专家和企业纷纷表示,现代医学本身的一些缺陷也给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机会。现代医学在不停进步,但它存在着医源性疾病、过度治疗、毒副作用等较大缺陷。这些弊端在西方国家比中国更严重,是政府非常头疼的问题。民众也逐步意识到,传统天然医药相对于现代医药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传统医学决议》,希望把传统医药纳入到主流医疗体系,而不是现在辅助性的体系,这对推动中医药在全球的发展意义深远。
专家为“走出去”献计
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就中国中医药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张伟副会长建议,集中办好一些品牌企业和中医药基地,重点出口到非洲、东盟、东南亚地区,针对不同的市场研究出不同的产品,加强与境外企业的交流合作。
黄建银在论坛上向大家介绍了中医药在南非的发展机遇,他认为中医药在黑人社区可以获得更快成功,并且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我国的中医药企业可以利用南非人动物保护意识较强,很多人拒绝服含动物成分草药制品的这一特点,宣传和倡导使用中草药材,这有利于获得外国人的价值认同,对提高中医药声誉有重要意义。”
美中保健品协会首席执行官杰富礼介绍了美国的中医药市场。由于欧美国家对生命健康非常重视,进口药品标准非常严格,中医药一般以营养补充剂报批FDA,他认为这样不失为中药进入美国市场的捷径,也能显示中药的功效。但中国的中药产品如果一直以保健食品的名义,在美国以食品店、超市、营养品店为主要销售渠道,则会有损中药产品的医学价值和声誉。他建议中医药应更多地以原料药和提取物等形式,进入到美国市场,并通过设立中医门诊及培训执业人员带动中医药的影响。而目前美国的中医药市场只有6家公司通过这—渠道销售中医药,并且为日本及美国的公司。
“会上专家提出的中医药发展理念,海外拓展模式以及国外市场情况介绍,让我收获很大,对今后工作非常有帮助,明年还会继续参加。”中国医药集团公司国际合作部主管孙晓凌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