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心”以待

2012-04-29李树峰

中国摄影家 2012年5期
关键词:取景框原汁原味虚心

李树峰

摄影,就是用四条边框去“勒切”世界,把世界的一个个局部从复杂繁乱的环境中切出来,把一个个瞬间的状态从生活的河流中切出来。有时候满脑子是预想的画面,可没遇到近似物,无法实现这个画面;有时候满脑子是观念,特别想表达一种想法,但没有“勒切”出有表现力的画面;还有些时候,感觉脑袋里越是充满各种公式和概念,拍出来的内容离眼前的现实越远。而只有虚空着自己的心,去认真观看周围的一切,把我们“相中”的人物或景致最原汁原味的状态撷取到,就远比用眼前的东西印证自己心中预想的概念来得更新颖、鲜活和有力量。李少白先生曾激烈地说:“要想拍出好照片,就得让思想滚蛋!”他所指的“思想”,应该就是“公式”“概念”之类的东西,而不是思维活动,否则,不思想,怎么观看和拍摄?

但我们确实需要反思以上问题。如果我们“坐在家中想画面,在现场当导演,把群众当演员”,这样去拍照片,就像文革中常常做的那样,那还怎么在客观实际中发现耐人寻味的、自然的瞬间呢?拍出来的肯定是“中心思想决定”过的东西。如果我们总是背诵一些摄影创作的公式,什么“S”型、“N”型构图啊,什么分割啊,就会忽视眼前的真实状况,把景物当作道具来营造画面,使照片里信息要素的认知功能丧失。而眼前的真相,才是摄影带给我们最有力量的东西。再从传播的角度看,当下越是刻意经营的照片,其概念化的条条框框越多,它所产生的意义就越受局限,后人看起来就越可笑;相反,当下越是拍得原汁原味的人物或场景,百十年后越耐看,意义越丰富。

从这个路径上看,理想的方式,是“虚心”以待,睁大眼睛看眼前真实的人物或景物,努力把感知到的人物或景物原汁原味地铭刻下来。

所谓“虚心”以待,首先要对外界事物抱敬畏之心,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了、懂得了、掌握了,如此心态会让我们忽视眼前事物的真实状态,屏蔽我们的感觉,使我们在麻木中耳聋眼瞎。进了再偏远的村子,不管农民穿戴多么破旧,也要虚心待他们,这样你说话才会有耐心,才会看到、听到更多的东西;爬上一座山顶,不要以为就征服了自然,否则心中的狂妄会使风的耳语消失,使远山的冰雪变灰,使草木的颜色变浅。

所谓“虚心”以待,还要忘掉“公式”和“概念”,把自己的心灵“空”出来,就像把取景框“空”出来一样,不能还没有取景,取景框里已经有了横和竖的安置。只有把心“空”出来,我们才能在现场处处有发现,灵感泉涌。这不是反对前置构思,而是不要拿书本上学来的教条框死自己,要根据眼前的事物决定取舍和瞬间。因为摄影不是教条地用外界事物填充取景框,而是根据眼前事物决定怎样“勒切”,其基础是心物感应。有一位外国摄影家曾经说,摄影者应该像婴儿第一眼看世界一样去观看和拍摄。说的就是要对世界保持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来自哪里?就来自于婴儿的心是空的,眼里有物。

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心灵和头脑塞满关于这个世界如何如何的命题、判断和真理,应该空出自己的内心,这样眼里才有发现,才能有物。

所以,要去拍摄吗?“虚心”以待!

猜你喜欢

取景框原汁原味虚心
绿意取景框
学校一角
将IMAX“原汁原味”搬回家? 一文看懂IMAX Enhanced
求知若渴 虚心若愚
呆奇的故事
虚心求上
曼谷半岛酒店 都市绿洲中的370个“取景框”
用好你的“取景框”
《白鹿原》将拍电视剧 力求原汁原味
大学需要“原汁原味”的小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