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与“韶山”
2012-04-29
李可染是中国山水画一代宗师,中国嘉德春拍的107.5×72厘米的《韶山》巨幅是他在1971年被下放到丹江口“五七干校”劳动时创作的。
孺子可教,素质可染
李可染原名李永顺,1907年出生在江苏省徐州一个平民家庭。他童年酷爱戏曲绘画,常用碎碗片在地上画戏曲人物,博得邻人围观。10岁时,才进入小学读书。图画老师王琴舫见他聪慧好学,赞叹:“孺子可教,素质可染。”遂给他取学名可染。
从13岁李可染开始步入艺术殿堂起,他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中国画艺术的革新事业上。创造了中国山水画的新风格,新派别,还创造了山水画的新图式。
从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学习,到22岁考入杭州(国际)西湖艺术院;从36岁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和工作,到39岁被徐悲鸿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他一直致力于中国画艺术的革新。与此同时,他还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
李可染的山水画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他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出现了活跃于画坛的“李可染学派”。
李可染去韶山是在1956年,那年他到江苏、浙江、湖南等省写生山水,历时近8个月,作画近两百幅,其中就包括一些画韶山的画稿。回到北京以后,他又多次以韶山为主题进行创作尝试。
62岁下放到丹江口拔草
1961年,李可染山水画室成立,逐步形成山水画教学体系,李可染中国画艺术走向成熟。此后三年,他冬季到广东从化、夏季到北戴河从事创作,许多名作如《鲁迅故乡绍兴城》、《黄海烟霞》、《鼎湖飞瀑》、《暮韵图》、《钟馗嫁妹图》等都在这一期间完成。随后,他又完成了《万山红遍》、《五牛图》、《巫山云图》、《山下水田》等。
文革动乱一开始,李可染首当其冲,遭到厄运,是当时全国所有知名文化人士被注定的遭遇。对他来说,一系列迫害中最严重的,是不准作画。
1969年,62岁的李可染和一批文化人,被下放到丹江口的文化部“五七”干校,即现在的文字605厂,下放时间为期两年。
李可染《井冈山》 176.5×128 cm设色纸本镜心
文字605厂前身是上海字模二厂。1964年,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以生产华文体字模和华文体铅字而著名的上海字模二厂,整厂迁往丹江口市,改名为文字605厂。
来到干校,李可染开始是下田拔草,后来被安排在传达室看自行车和接、传电话。其夫人邹佩珠是我国著名的雕塑家,送丈夫到丹江口之后,她又随即和美院师生员工一起下放到河北省磁县的部队农场劳动。李可染和邹佩珠的3个孩子,李小可从部队复员回京,在内燃机总厂当了锻工,一干就是10年。李庚上山下乡去了内蒙古草原。李小可和李庚现在都是很有成就的画家了。女儿李珠自幼喜欢画画,文革中插队到宁夏固原,在六盘山下的生产建设兵团劳动锻炼,因患脉管炎,几乎把腿锯掉,后来分配到泾原县当小学教师。一家人被分得七零八落。
李可染下放丹江口时,邹佩珠放心不下,曾前去探望。她去时是十分炎热的天气,看到丈夫住的房子地面凹凸不平,这位女雕塑家总算又找到了用武之地,帮丈夫把地面铲平,垫上煤渣、灰土混合的三合土,用石头夯实,把屋顶也给修理好了。屋子的外边长着很深的草,蚊虫肆虐,邹佩珠又抓紧时间给他们编了个草帘子。儿子李庚也去过丹江口,帮父亲用石头垒起了猪圈。
劳动期间获准创作《韶山》
文革期间的李可染,遭遇动乱冲击,画画一度被迫中断,获准对“韶山”题材的创作让画家重新拿起画笔,继续对艺术的探索。目前所知,1969年李可染离开牛棚,被召至北京饭店作布置画,即有一稿未及署名的《韶山》(109.8×166.2cm);1971年李可染下放丹江,又画有一稿《韶山》(71×107cm);1974年,李可染在对前两稿的基础上,斟酌构图,细心经营,创作出这件巨幅《韶山》(141.5×243.1cm)。
与前两稿相较,中国嘉德春拍上拍的此幅《韶山》,画家加强了整幅画面的空间感和叙事性。在纵向上,前景的水塘愈加开阔,松柏笔直而立,树冠相互掩映;中景主席故居成为视觉的中心,背后绿树成荫,层层推向天际。在横向上,画家拉宽了整个画面,右侧宽阔的水田和掩映林间的新居将视线引向远方。在叙事性上,画家通过勾勒大量的人物,表现出来自全国的工农兵高举红旗到韶山参观的场景。画家巧妙地将参观的人群分成数组;有的正走向故居,有的已参观完毕,有的正合影留念,有的则席地而座,相谈感想。不同的人群点缀了整个画面,让画面丰满而鲜活。
自195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政治、社会各方面涌现出一种对革命圣地的崇拜热情,与中共历史相关的韶山、井冈山、延安等地,地位不断提升。1960年傅抱石的《毛泽东同志故居》、《韶山八景》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美展,最早将对革命圣地的描绘脱离写生层面,进入主题性创作,“革命圣地山水题材”开始形成,这种新的山水画类型在1960年代中期得到空前发展,成为与“毛泽东诗意山水”并行的两大国画题材。在此类型作品中,“韶山”是画家描绘最多的,几乎当时所有山水画家都曾涉足的题材。此幅《韶山》尺幅巨大(141.5×243.1cm),构图完整,经过多次加工,成为李可染的经典构图,无疑是其中的巅峰之作。
李可染《漓江叠帆》立轴108×6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