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的守城术(下)

2012-04-29段战江

百科知识 2012年5期
关键词:守城蒺藜敌军

段战江

城池防守的器械

《武经总要》云:“守城之道,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攻也。”也就说,周密部署、积极防御才是王道。好在中国古人善于总结和积累经验,写出许多流传后世的城防“操作宝典”,并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制式装备系统。

一类是阻滞设施。护城濠外,一般设有三四道人工障碍,主要有蒺藜、鹿角木、陷马坑、拒马枪等,其目的主要是防止敌军,特别是骑兵部队近前。蒺藜有木蒺藜和铁蒺藜之分。木蒺藜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果实外壳有坚硬的刺,古时作战常常就地取材,将它收集后洒于敌军必经之路,用以刺伤敌军人马脚部。铁蒺藜自然是人工打造的“仿生”武器,具有同样的功能,不过更结实,并能循环使用。《墨子》一书中就多次提到蒺藜的用途,书中指出除了在城内要储存蒺藜外,在地道的进出口和门户也都应设置蒺藜,以防止敌人偷袭。与铁蒺藜相似的还有铁菱角,主要是部署在水较浅的壕沟或是近城的溪流塘陂,以防止敌军涉渡。

鹿角木是状似鹿角的木料障碍物,分为树枝类与树干类两种,长达数尺,其中一端插入土中一尺多,其用途是阻挡骑兵。这种阻滞装备发明于汉代,三国时期魏军曾在守城过程中大量运用。用来迟滞敌军骑兵的行动还有陷马坑,一般设置在敌人通行的道路和城门的内外两侧,呈“巨”字形或“亚”字形排列,坑中底部布满削尖并用火烤过的鹿角枪和竹签,坑上以刍草或种草苗覆盖,藉以欺敌。

另一类是防守武器。如果说这些阻滞设施只是守城的第一道防线,那么第二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自然是对付像蚂蚁一样攀爬攻城的兵士(即墨子所云的“蛾傅”,或孙子所云的“蚁附”)的城头防守。其中应用最早、也是应用最多的防守武器应该是檑具,早在《周礼·秋官·职金疏》中就有“雷,守城捍御之具”的相关记载。

檑具是在一根巨大的木柱上钉上尖锐的逆须钉,然后通过重力投掷产生杀伤力的防守武器。除了木檑,还有砖檑和泥檑,砖檑和泥檑是木檑的替代品,杀伤力大打折扣。因此到了宋代,古人又发明了可重复使用的回收型檑木,主要有车脚檑和夜叉檑两种。车脚檑是自城上立一个绞车,然后以车轮作为檑具,投掷后再以绞车收回。而夜叉檑(又称“留客住”)的设计又要巧妙许多,在檑木的两端装有轮子,虽然同样依靠城上的绞车施放,但因为极大地减少了逆须钉和城墙摩擦时的阻力,回收速度加快,自然作战效率要提高许多。

与檑具功能相类似的还有一种称作“狼牙拍”的防守武器。根据《武经总要》记载,狼牙拍是在一块长5尺(1.57米)、宽4尺5寸(1.41米)、厚3寸(0.09米)的榆木板上钉满5寸长、6两重的狼牙铁钉2200个,四面各装上一把刀刃,以加强杀伤力。敌军攻城时,守城士兵用两组绳子将拍面举起与城墙垂直,待到敌军攀爬到拍面下方时,突然放下,以产生最致命的杀伤力。

针对攻城士兵还有—款颇有意思的进攻型防守武器,即所谓的“飞钩”,又名“铁鹗”,它是由+锋利的铁钩和一段长长的铁链组成。因为攻城的敌军士兵头戴铁盔、身穿铁甲,往往行动不便,加上担心矢石攻击不敢抬头,所以守城军士趁着机会抛下飞钩,钩住盔甲,犹如钓鱼一般,将敌军半悬空中,任由守城一方痛击。

此外,守城士兵还拥有其他种类繁多的单兵作战武器,如拐突枪,抓枪、拐刃枪、又竿等。考虑到守城战的特殊性,这些守城武器与野战武器大为不同,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长,一般都在7、8米左右,有些武器还需要特别设计。

再一类是防护设施。攻城的军队除却采用人海攻势外,往往还会采用3种方式辅助进攻,即石攻、火攻和土攻。石炮车是攻城的重型武器,对城墙有着巨大的破坏力,针对此,守城部队往往使用一种被称作“累答”的防护用具。累答是由粗麻绳紧密编成的软帘,表面涂泥浆层防火,然后悬挂于城楼、女墙、望楼外面,以防护墙垛不为飞石所破。攻城部队也常常利用炮车往城里投掷燃烧弹,因此城墙上的防火措施也非常重要。墨子就特别强调这一点,不厌其烦地强调“涂泥防火”和“多备水具”。到了宋代,城墙消防主要采用水袋的形式。如果敌军在城下放火,则用一种用猪或牛的胞衣特制的水囊,投掷火中,囊破水出。如果是遇到油性的燃烧物,守军还会采用一种大型的麻搭(类似现代拖把)沾泥浆来灭火。

特殊的重型武器

在守城战中,作为远射武器,除却一般意义上的弓和弩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重型武器不能不提。

一种是巨型床弩。这种床弩为增加发射的力道,都是以复合弓来提供足够的弹力。这些床弩的发射机制和个人所使用的弩机不同,一般是以槌子来敲移“牙发”,使弦脱离,进而带动弩箭。床弩一次发射数十箭,对敌人的密集攻击具有很大的杀伤力。中国古代城池基本都设有弩台,便是用来放置这种大型弩机的。宋代时常用的三弓床弩,张时需用士兵数十人架床,射程最远可及三百步(约470米)。

另一种便是炮车。火药发明之前,所谓的炮车指的是投石车。《武经总要》曾提到:“凡炮,军中之利器也,攻守师行皆用之。”投石器的原理很简单,通过杠杆的作用,一边置放炮石,一边是由多条拽索组成,运行时,通过多个士兵抓住拽索,一起猛然发力,将另一端的炮石反弹出去。这些炮大多数都以“梢”的数量作为名称。“梢”是指炮杆的组成结构,若为一支炮杆则称为“单梢炮”,五支则称为“五梢炮”。复合组成的炮杆弹力较佳,容易将炮石投掷到更远一处。单梢炮的炮石一般有两斤重,需要40名拽手拉,可抛至50至80步(78.25~125.2米)远。后来陆续出现的炮身愈来愈大,性能也愈来愈佳。在钓鱼城保卫战中,宋军的多梢炮曾经让蒙古军吃了不少苦头。这种石炮是冷兵器时代最具有威力的守城装备。

随着火药的发明,特别是火药在战争中的广泛使用,火炮的发展日新月异,城池防守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大型火炮愈来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攻守哪一方,谁的火器占据优势,谁便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譬如在明末的宁远保卫战中,明军城上的11门红(衣)大炮立下了汗马功劳。红(衣)大炮质地上乘,在宁远三日血战中,不停地向城下轰击,每炮打出,死伤无算,杀伤数里,终于止住满人的疯狂进攻,转危为安。

那么,当战争发展到火炮唱主角时,特别是攻城一方火力强大、占据炮火优势时,守方是否就必败无疑呢?其实也不尽然,以1653年海澄之战为例。当时清军数百门大小铳炮不分昼夜地发射,轰向郑军的阵地。郑成功便命令将士挖地窖藏身,待敌人登城时,再钻出地窖继续作战,并最终取得守城的胜利。这一战役中,郑军所挖的地窖相当于近代战场上常见的散兵坑或掩体。在后来清军的大小金川战役中,藏军方面也是采用这种挖土坑的办法,消减了清军的火力优势。

机动灵活的守城之术

当然,在实际战争中,无论军力还是士气,攻城一方往往处于强势主动地位,守城一方必须因敌设防、机动灵活地将守城术加以创造性地运用,遇贼杀贼,见招拆招,方能取得守方的胜利。

发生在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的玉壁之战便是精典的防守案例。当时,东魏丞相高欢领重兵进攻西魏的玉壁城,昼夜不停,守城将领韦孝宽则随机应变、竭力抗御。东魏军先是在城南筑土山,欲居高临下攻城,而韦孝宽则针锋相对地加高城楼,并始终高于敌军土山,同时多备战具,展开积极防御,终使东魏军不能得逞。随后高欢改变攻城战术,采用“孤虚法”,一边集中兵力攻击北城,昼夜不息,一边在城南秘密挖掘10条地道。韦孝宽得知情报后,便命令守城兵士挖掘长沟,切断东魏军的地道,并派兵驻守,待东魏军挖至深沟时,顺手将其一一擒杀。此外,他还在沟外堆积木柴,备好火种,发现东魏军在地道中潜伏,便将木柴塞进地道,投火燃烧,并借助牛皮囊鼓风,烈火浓烟把地道中的东魏士卒烧得焦头烂额,惨不忍睹。高欢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命人制造“攻车”,撞击城墙,所到之处,莫不摧毁。韦孝宽见状,采用以柔克刚的办法,命人用布匹做成帐幔,然后随其所向张开,攻车撞之,布受力悬空,冲击力顿时消解干净,城墙丝毫无损。屡败屡战的高欢又转用地道法,命攻城士兵在城四周挖掘地道20条,用木柱支撑,然后以油灌柱,放火烧断木柱,使城墙崩塌。但韦孝宽早有准备,城墙崩塌处又及时用栅栏堵住,使东魏军无法攻入城内。高欢率兵攻城50天,士卒伤亡7万人,精疲力竭,用尽心计,仍未攻克,只好恨恨撤军。

韦孝宽这种机动灵活的守城之术彻底让东魏军队崩溃,并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责任编辑]王凯

猜你喜欢

守城蒺藜敌军
攻坚 西安守城(下)
将士 西安守城(中)
号令 西安守城(上)
又被蒺藜扎了
LCD“守城”,OLED“偷塔”
平肝解郁的蒺藜
桃李和蒺藜
忆志愿军优待战俘和瓦解敌军工作的成功经验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瓦解敌军工作的特点
淮海战役中瓦解敌军工作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