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祭灯话灯盏
2012-04-29丁一冉
丁一冉
灯盏是正月十五晚上食用的一种融祭祀、祈福与美食为一体的节日特色小吃。这天晚上,明月皎潔,红灯高挂,深州市东安庄乡吴家庄村的村民们,都会点燃灯盏,到处祭一祭,俗称“祭灯”。这种祭灯、吃灯盏的习俗,娱神娱己,朴而不俗,既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又丰富了节日饮食,为元宵佳节增添了一道有声有色有味道的美好景致。
灯盏之名是从古老的瓷灯盏那里演绎而来的。由于在祭祀中使用的灯盏较多,具有双重功能的食用灯盏在农耕社会中随着历史的发展应运而生,这很符合先民勤俭持家的观念,也是现实与理想的完美结合。
传统的灯盏是用黄米制作的,棋子般大小,约1公分厚。现在许多地方都用糯米制作,味道也不错。深州女子极善做灯盏。吴家庄村的冯小条、张秀英、孟宪珍、徐荣等纯朴善良的农家大娘们更是做灯盏的高手。她们先用开水把糯米粉烫一下,水不能多,面需和得硬一些,掺上白糖,揉匀,做成窝窝头或者小饼子状上锅蒸。蒸时一定要搁上一两个带枣的,说是“长眼睛”,有了这个长眼的,家里人个个眼睛明亮,辈辈不出瞎子。水开,蒸20分钟下屉,放到盆里掺上适量的白面(更容易定型),手蘸香油凉水(不烫手、不粘手),将面团揉匀,搓成3公分粗细的圆面条,用一根在香油凉水里浸透了的棉线,一头叼在嘴里,另一头拿在手上,将线绳在面条一端一公分处绕一圈,轻轻一拉就是一个,俗称“拉灯盏”。一人拉,一人用手接着,还有一人将拉成的灯盏整理成一个个圆圆的饼,放到盖帘板上备用。这又是一种民间自制的小点心,什么时候想吃了,放到油里煎成金黄色,又甜又黏又香。黄米面灯盏和糯米面灯盏制作工序基本一样,不同的是黄米面在掺上白面之后,需饧十几个小时以上,尝尝发了甜头,才可以拉灯盏。
节日无处不喜庆,拉完灯盏,把棉线随心随意地甩在墙上。大伙儿都凑过来看像什么。像什么新的一年里就丰收什么。辛卯年(2011年)的正月十五我在深州东四王村过节,民间巧女邵旭芳拉完灯盏随手一甩,活脱脱一只鸭子贴在墙上。虽然家里没喂着鸭子,但大家依旧沉浸在想象丰收的喜悦中。
用灯盏祭祀时,需要在灯盏上面插上灯芯、灯捻。灯芯有用麦秸秆缠棉纸制成的,也有用棉纸裁成长条,在香油中浸泡后,像拧绳一样拧成的。在灯盏儿上扎个眼,把灯芯插在中间,便做成了闻名遐迩的灯盏。用它制作的“灯”被当地人赋予神性,避瘟驱邪、祛病去灾,被称作“十五的神灯”。对神灯的精神寄托,源于上元节,天官赐福。因天官是正月十五日生,民间举行各种活动庆节。“灯”是这一节日的特色,深州灯盏则属于花灯之一,它能在吴家庄被村民们传承下来,主要是由于它的祭祀功能。
在村民心中,神灯之神是全方位的。田一和任杏梅在《深州风土人情》一文中说:“祭灯范围非常之广,从诸神佛龛、到祖先坟茔;从屋内锅台、窗台、炕沿、茶几、箱柜、衣橱、板凳、门坎、门楣,到屋外房檐、厨房、仓房、厩舍;以及刀、剪、菜板、诸般家具;一直到场院、碌碡、井台、十字路口等。”按照冯小条的说法,用灯盏祭汽车不出车祸;祭牲口可保佑六畜平安;祭床小月孩摔下来不疼:大人们有个腿疼腰疼的,放在腰腿处祭一祭就不疼了。这也是今天人们美好愿望的折射。
83岁的冯小条给孩子祭灯最有意思。她点燃一个灯盏放在小碟子里,从孩子头顶一直祭到脚底,一边祭一边说:“祭祭脑袋,长得高。祭祭眼,眼睛亮。祭祭耳朵,听得清。祭祭嘴,吃得香。祭祭手,学习灵。祭祭脚,走得快……”总之,凡属老太太能想到的地方都要祭一祭,说的都是祈福平安、保佑健康之类的话。祭好,她还把灯盏放在孩子手心里,让他跟神灯默默表达自己所要祈盼的美好愿望。
待神灯燃完,把灯座里面的那节灯芯拔出来,这个环节至关重要。需小心地用黄表纸包好,放在一个破瓦碴里或者破碗里,在院子里点燃,点着以后即刻就往外送,一边走一边道:“虱子、虼蚤(跳蚤)、长虫、蚰蜒、蝎子、蜈蚣,都去赶庙会去吧!别在俺家呆着了!”反复念叨,走得远远的连灯灰带瓦碴扔出去,可保一年内无灾无难,吉祥平安。
说起人们这个小小的祈盼,是因为春节过后,小虫们都复苏了,它们在庄户人家捣乱,让人讨厌,所以人们要把它们赶出去。话又说回来,世间万物皆有存在的道理。深州农家妇女所表达的并不是盼着那些生灵都死掉,而是说别在俺家闹,到该去的地方玩去就行了。庄稼人的语言,朴素的情感,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思与震撼,也很符合生态平衡的理念。
“玉宇无尘一轮月,银华有艳万盏灯。”待祭祀完毕,将灯盏用油煎炸至两面焦黄,蘸着白糖,吃起来甜甜的,香香的,糯糯的,带着神灵的保佑,别有一番滋味。
(责编:孙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