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伤痛:美国M1895李氏直拉枪机式海军步枪
2012-04-29李旭妍方丽
李旭妍 方丽
还原侵略历史
这是世界近代史上的惨痛一幕——1900年,在北京,成千上万的中国平民被高大健壮的外国陆军和海军围困。这些外国侵略者来自8个不同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法国、普鲁士、意大利、沙俄、奥匈帝国和日本。其中美国的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士兵们装备一种小口径直拉枪机式步枪——M1895 6mm李氏海军步枪,也称为温彻斯特-李氏步枪。这支枪虽然外表上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在八国联军围困北京城中所发挥的作用超出了人们的想像。
一位目击者记述了当时使用该枪在几百米外进行远距离射击的情景:中国军队一些装备着步枪的射手藏身在近百米外的一个大房子内袭击侵略者,随着几次有效的射击,中国步枪手变得越来越勇猛……为了对付这些中国步枪手,美国派出了6名最好的射手,其中1人装备望远镜,其他5人则装备M1895李氏直拉枪机式海军步枪。装备望远镜的士兵先用望远镜对所有中国步枪手进行定位,并将这些信息一一传达给装备M1895李氏海军步枪的射手。美国射手的枪弹一发发射了出去,中国步枪手们最终丧生在M1895李氏海军步枪的枪口之下……
多项“第一”
M1895李氏海军步枪的发明者是詹姆斯·帕里斯·李。当时,美国海军提出研制一款海军专用步枪的计划,并且对步枪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詹姆斯·帕里斯·李根据海军方面的要求,几经修改,最终设计出M1895李氏海军步枪。
该枪的生产由温彻斯特公司承担,于1895年被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同时采用。根据第一批供货合同,温彻斯特公司于1895~1897年间生产了10000支步枪。1898年,美国海军增加了5000支的订单,因此M1895李氏海军步枪总共生产了15000支,其中1800支配发给海军陆战队,其他全部配发给美国海军使用。
M1895李氏海军步枪在服役期间受到了美军士兵的喜爱,并且由于超高的射击精度而广受追捧,而它的服役年限却相当短,仅有五、六年的时间。但在这短暂的服役期内,其不仅被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中国使用过,而且在美西战争期间及之后的古巴和菲律宾也被美军使用过。在那个年代,其是美军官方配发的最小口径的步枪;其使用的枪弹是第一种通过“毫米”,而不是“英寸”来命名的枪弹;并且,该枪是美国第一支采用直拉式枪机的步枪,与同时代美军装备的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相比,操作更快速、更有效。
总体结构一览
M1895李氏海军步枪坚固耐用。其全枪长1213mm,枪管长711mm,全枪质量较大,为3.8kg,枪托采用胡桃木制作,后部带有一个钢板制成的枪托底板。枪托底板中心带有附品室盖,附品室盖底部有一个突出钮。附品室内可以收纳油壶和清洁工具等。全枪金属零件都经过发蓝处理,机匣上方、枪机前方刻有字母“U.S.N”、系列编号和检验员的首字母缩写,其中“U.S.N”是美国海军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枪机的左侧后方刻有生产厂商温彻斯特公司的地址。
该枪采用片状准星,设有大型准星护圈,表尺为梯形,其上带有V形缺口式照门,表尺射程1800m。
M1895李氏海军步枪与同时代的瑞士M1889施密特-鲁宾步枪以及奥地利M1895斯太尔-曼利夏步枪的直拉式枪机结构并不相同。后两者在枪机框带动机头前后运动的过程中,会驱动机头回转实现开闭锁,与现代AK系、M16系的枪机结构类似。而M1895李氏海军步枪的枪机采用一体式结构,在前后运动的过程中并不旋转实现开闭锁,而是靠中间件来闭锁。这个中间件由拉机柄驱动,当枪机处于前方闭锁位置时,后拉拉机柄,拉机柄会在机匣斜槽的作用下旋转一定的角度,同时驱动中间件开锁,继续后拉拉机柄,便可将枪机拉至后方。刚开始后拉拉机柄时,需用一定的力量才能驱动中间件开锁,这种设计是为了防止发生拉机柄被意外触碰而使枪机自动开锁的意外。
在机匣尾端左侧设有两个保险钮,上方的按钮是击针保险钮,将击针保险钮扳至下方可锁定击针,防止意外击发;将击针保险钮扳至上方,则解除击针的锁定。下方是枪机保险钮,当枪机位于闭锁位置时,将枪机保险钮拨至下方可锁定枪机,使之无法被拉动;将枪机保险钮扳至上方,才可拉动枪机。两个保险钮均处于保险解除状态,才可扣动扳机击发枪弹。
M1895李氏海军步枪所使用的枪弹和枪弹的装填方式在同时代的步枪中也很独特。其采用的枪弹为6mm口径,弹壳为细长的半突缘型式,装填无烟火药,配装7.26g的圆弹头。这种6mm步枪弹也可配用于美国海军使用的M1895柯尔特“土豆挖掘机”机枪,其在M1895李氏海军步枪上发射时的初速为782m/s。该6mm步枪弹采用5发桥夹装入M1895李氏海军步枪的弹仓中。装填时,先将枪机后拉到位,然后将枪弹连同桥夹一起从机匣顶部压入弹仓中,再将枪机前推,此时枪机会将弹仓中的最上方一发弹推入弹膛中,然后扣动扳机即可击发枪弹。当发射完2发弹后,桥夹会自动从弹仓底部的狭槽中掉出。当然,在紧急关头,也可以不通过桥夹而将枪弹一发发压入弹仓中,但采用这种装弹方式时常会产生供弹故障。
在配发部队时,与步枪和枪弹同时配发的还有一种特殊的网状皮革弹袋。该弹袋可以携带180发枪弹,比美国陆军步兵当时所使用的米尔斯弹袋多装80发弹。
M1895李氏海军步枪后背带环的设计较为特殊,其设置在枪托后部下方,但可以在射击时将其从枪托后部下方拆下来,安装到弹仓底部前方,这样可使背带环让开弹仓的位置,使枪在射击时不阻碍桥夹的下落。
短暂的存在
尽管M1895李氏海军步枪拥有很多优点,但其缺陷也很明显,如其使用专用枪弹为后勤供应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并且由于当时的无烟火药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该枪弹膛极易受到腐蚀。士兵在使用过程中也曾抱怨该枪扳机簧容易破损,弹仓托弹板的铆接处也非常薄弱,容易损坏。除此之外,该枪抽壳钩簧也易失效,经常需要在战场上进行更换。
以上种种缺点,使美国海军在几年后就决定不再采用M1895李氏海军步枪,与海军陆战队一起改用克拉格-约根森步枪。不久,又用M1903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取代了克拉格-约根森步枪。但M1895李氏海军步枪的使用并没有马上停止,有一些一直使用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虽然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很快停用该枪,但温彻斯特公司并没有完全放弃该枪,而是以该枪的设计为基础,将其改造为一款运动版步枪。从1898~1916年,该枪的运动版大约销售了3300支。
射击体验百年前的经典
测试使用的M1895李氏海军步枪是一款保存状态非常好的军用版本。但由于该枪年代久远,并且使用的枪弹非常独特,现在已经买不到6mm枪弹成品,只能动手制作。幸好,在该枪使用的6mm枪弹停止销售以后,1975年在该弹基础上衍生出了0.220英寸斯威夫特黄铜弹。体验射击M1895李氏海军步枪,一般是对0.220英寸斯威夫特黄铜弹进行改造,以适合该枪使用。
枪弹改造好之后,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将枪弹装入合适的桥夹中不是很容易,因而最终放弃使用桥夹,只能把枪弹一发发地装入弹仓中。
射击时,枪机操作快速、简单,抛壳正常,后坐力很小。该枪保险可靠,枪机保险钮的操作也比较容易。尽管扳机力较大,但在91m的距离上,5发一组枪弹的平均散布圆直径为83mm,并且其中有4发弹分布在51mm的散布圆中——这一射击成绩对于采用机械瞄具的步枪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
M1895李氏海军步枪虽然服役时间短,但却参与了世界近代史上的众多战争。特别是其参与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前那段屈辱历史的罪证。
编辑/王晓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