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惊现成片“烂尾房”
2012-04-29田来锁曲子荣
田来锁 曲子荣
新农村建设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然而,在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坪头乡坪头村却出现了另外一幕。
新农居成为“烂尾房”
按照坪头村村民提供的线索,网络导报记者日前来到了离石区坪头乡,走进了坪头村。这个村是坪头乡政府所在地。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从2006年开始,坪头村村支部书记薛恩平便告诉村民,村里已经打报告给乡、县两级政府,要在该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2008年,薛恩平找来包工队挖平了原本建有村民居住窑洞的一座叫做“大圪垯”的小山头,盖起了二层连体小楼及平房;可是由于工程质量差,大部分村民拒绝入住。在坪头村形成了一道“烂尾新民居”的独有“景观”。
村民薛爱民首先将记者领到了靠近店梁公路的一条入村水泥路口处。“这就是薛恩平修的入村公路,这条路不但挖断了村里的供水管道,而且断绝了路侧近300亩坡地、梯田与村里的道路交通。现在村民们收种只能走峭壁间的一条新踩开的小路,车辆根本无法上去,一到收种季节,只能靠人背。”薛爱民介绍说。
记者看到,这条水泥路宽约10米,两旁是刀削斧砍般的十几米高的黄土峭壁;峭壁的北部,一条被断的铁管伸出了一个头。
“那就是我们村人畜用水的管道。”薛爱民说。
沿着峭壁上一条只供一人行走的小路,记者爬到壁顶,在峭壁的另一边是沿山坡而下的梯田,田间一条输水管道静静地躺在那里。
“这条管道原本是和对面那根水管连着的,从梯田下面沟里抽上来的水由它送到村里的一个大蓄水池里,供我们全村人、畜用水。可现在却被这条路给断开了,蓄水池也没水了。”薛爱民指着对面坡顶上的村庄叹息着说。
那么,這个“新民居”到底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如此让村民心存哀怨呢?
由壁顶下来,沿着这条渐行渐窄的水泥路,记者来到了村里。一进村,一排二层小楼映入记者眼帘。这排连体小楼东西长有近百米,大部分门窗皆无,露着黑色的窟窿。
“那就是他们搞的新民居。”村民老李指着那一带小楼说,“2008年建起来时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绝大部分没人住。”
走到小楼的近前,记者看到,这些二层小楼除西面的一部分经过了装修外,大部分只是主体施工完毕,楼内顶板、楼梯、墙面一律裸露着,室内也遍布建筑垃圾。“西面的部分是计划建农贸市场的。那一块原来是村里的学校,把学校搬迁了,结果市场也没建起来。这些二层楼原本是要当成商品房卖的,可谁买啊。”村民薛某介绍说,“我们村民住的是后面的平房,比这还差。”村民说着便把记者领向后面的平房。
新民居的平房部分位于二层小楼的后面,大多面向东纵向排列,和大部分二层小楼一样,这些平房也只是完成了主体工程,门窗皆无。记者随机走进了其中的一间,只见里面建筑垃圾满地,楼顶板也是赤裸的,有的还露着一些细细的钢筋。记者数了数,这一片平房大约有100余间,住进去不足10户,其余的一律是空房。
受新民居建设之累的村民
坪头村薛医生,村里唯一一个有行医执照的乡村医生。记者见到这位60多岁的乡村医生的时候,他已经身患癌症晚期,正躺在一间临时租住的窑洞里的炕头上。
“没法说了。”当记者问及他为什么在身患重症的晚年还要租房住时,这位乡村医生连连摆着手说,“我原来的窑洞装修的可好了,连排4间砖窑,可是却被村里给强推了。”
“他们为什么要推倒你的窑洞?”记者问。
“村里和乡里的干部说要进行新农村建设,要修路、盖新民居,说我的窑洞在规划之内,必须推掉。我不同意。他们说‘你不让推,先开除你的党籍,后吊销你的(行医)执照。我没办法,只好在拆迁协议上签了字。”
“给你拆迁补偿了吗?给你分配新房了吗?”记者又问。
“新房倒是答应给我,可你去看看那样的新房怎么住人!”老薛说完给记者拿出了和坪头村签定的拆迁补偿协议。
协议写明:根据坪头乡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坪头村新农村建设拆迁补偿办法,将薛启平新砖窑4孔拆除,在按平方米换平方米进行房屋置换后,按最低成本价每平方米260元,另行补偿薛启平6680元。
“再说这拆迁补偿,最初评估公司给我砖窑的评估价是每平方米560元,可薛恩平说给的太高,他推翻了评估公司的估价,自己给我定的是每平方米260元。”
记者问:“那么,你现在的生活状况村里问过吗?”
“没有,”老薛回答,“几年来,我一直在外租房住。”
与老薛一样受“坪头村新农村建设”之累的还有村民薛俊龙(音)。薛俊龙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抗战时期曾任民兵排长。这位老人现在住在一孔已经裂缝的窑洞中。“这些裂缝是村里搞新民居工程挖山头后留下的。”老人指着自己的危窑说。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挖平了大部分山头,薛俊龙老人的窑洞后墙离动工的部位只剩三四米的距离。“我的窑洞裂了缝,我就去乡政府去找他们说理,却被他们推倒在地,有将近一个月没有起床。”薛俊龙的老婆说起这事更是老泪纵横:“以前,县里的干部每隔两个月都要提着米、油来看他,可自从出了这事,村、乡政府就不让领导们来了。”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由于管道被挖断,村里的给水工程全部瘫痪,原来的给水房也上了铁锁。现在他们除了旱井的蓄水,就没水吃,或是到十几里地外去拉水。
记者采访,多部门互相推诿
坪头村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断水、断路及“烂尾房”给部分村民造成了生活不便。那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来到了“离石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该办公室不愿意透露名字的王姓主任接待了记者,她说:“关于坪头村的新农村建设,由于时间跨度较长,我又是新接手工作,对情况并不了解。”不过,王主任给记者提供了一些坪头村新农村建设的原始资料。
在一份2006年12月由坪头乡坪头村党支部、村委联合递交的《坪头村新农村建设可行性报告》中这样写明:“在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会议精神下,按乡规划部署的‘三点两线发展思路,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在反复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开发我村新农村的实施项目……实施这项顺民心、和民意、符民情、得民愿的宏伟工程。”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57720平方米。其中除新民居外,还有:集贸市场修建工程,商品房共400间,16000平米;启动饮水工程;建一座敬老院;修一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盖一座村委办公楼。项目总投资8974.4万元。其中:要求国家补贴6635.2万元;村自筹2339.2万元。
那么,除新民居外,其它建设工程是否实现了呢?记者在坪头村看到,除商品房盖起若干间外,饮水工程、敬老院等关乎民生的工程一样也没有进行,就连村委会在哪里办公记者也没找到。记者于是拨通了坪头乡现任乡长张建国的电话。
对于坪头村的情况,张乡长这样回答:“这是上届政府的事,我不知道。有什么问题你可以找坪头村支书薛恩平。”并将薛恩平的电话告诉了记者。关于坪头村的新农村建设,薛恩平在电话中说:“是上届乡政府干的,我们村里只是做配合工作。”对于建设资金的来源,他说:“都是开发商投的钱,村里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