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上、下马为何都那么轻率?
2012-04-29詹国枢
上大学时,老詹读的是新闻系,对于化学,一无所知。诚如一位学者所说,“任何人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其了解程度仅相当于中学生。”故,究竟什么叫PX,这玩意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老詹确实没闹明白。然而,这两个字母却又时不时地经常出现在报纸、电视和网络,弄得你一头雾水。
前些日子,浙江宁波就因上一PX项目而闹得沸沸扬扬。此一投资达数百亿元的项目,对当地GDP拉动极大,政府热情挺高,孰料当地百姓却不买账,一是担心污染环境,二是害怕带来爆炸隐患。于是,一些当地居民到区政府门前聚集游行,反对PX上马,甚至还阻断了交通。政府担心闹出事来,立即派出警察和工作人员劝说干预,双方你推我搡,出现肢体冲突,事态越闹越大。
此事被人传到网上,立即产生放大效应,一时间群情激愤,网民们纷纷跟帖谴责,眼看局面就要闹到不可收拾,宁波市政府不得不在官方网站发表声明,希望民众冷静理智,市里一定会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后,拿出一个合理解决方案……未过几天,市委书记和市长果然与民众代表座谈了。 又过几天,市政府果然宣布,此项目立即下马,而且从今以后,宁波“坚决不上PX项目”了。
事态终于以满足了居民诉求而告平息。然而人们对此事的思考却从未终止。有学者将宁波PX事件与近些年发生在大連、厦门等地的同样事件联系在一起,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尖锐问题:PX本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原料,如此重大且已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建设项目,怎么因为一些人反对就表态“坚决不上”了呢?这不是拿国家规划当儿戏吗?如果一个项目因为与当地百姓利益发生冲突就不再上马,中国还能发展PX吗?
说到这里,真得把PX是咋回事弄清楚了。PX到底是啥东西呢?它真的有毒吗?笔者上网查询,资料表述如下:“PX,英文p-xylene的简写,中文名称对二甲苯,主要用于生产塑料、聚酯纤维和薄膜,也可作为树脂、涂料、染料、农药等的原料。PX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可通过吸入、皮肤吸收侵入人体,会导致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呕吐、胸闷。”
没错,PX确有毒性,但为什么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至今还在大量生产呢?难道那里的民众就不反对吗?到网上一查,原因很简单,因为“PX虽然有一定毒性,但大型PX项目安全性都很高,其排放物可以循环利用,因此污染很小。也正因此,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很多PX项目,就被批准建在市区附近,比如,美国休斯敦PX工厂距城区1.2公里;韩国釜山PX工厂距市中心4公里;台湾中油的PX工厂就建在高雄市区附近。”
获知以上信息,再来认真反思,不难看出:问题要害并不在PX到底有没有毒,是不是真有危险,而在我们的政府是不是事前把有关信息充分告知民众了,是不是与百姓认真沟通,让百姓知情并充分表达意见了!如果本来对PX就稀里糊涂,没有弄懂,企图先瞒住民众,悄悄上马再说,而一遇百姓闹事又束手无策,一溃千里,不把国家利益当一回事,那么,曾经在大连、厦门、宁波发生过的PX事件,肯定还会在别的地方重演,其结局也大抵会以“从此不再上PX项目”而告结束。笔者以为,PX事件的症结,在于当地领导凡事以个人利益进退为取舍标准,上马皆因要政绩,下马只为保帽子……如此思维,如此处理,难道不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不值得从体制上认真查找原因吗?
詹国枢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
www.ceweekly.cn/special/zhanguo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