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012-04-29郭艳旭

课程教育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语感课程标准初中语文

郭艳旭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59-01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朗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一项教学内容,但是朗读的作用和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对语文学科、对其他的学科也非常重要,并且对学生的一生都很重要。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朗读是学习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特别是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可是我发现,初中语文教学忽视朗读的现象十分严重。不仅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不读,而且早读的时间也被占用,一个星期五个早自习,两个英语,一个数学。只有两节语文的自习,这仅有的两个早自习也被教师用来讲课讲题,大部分语文老师抓字、词、句、作文来应对中考,以达到急功近利。对于朗读,有的教师漠然置之,有的教师布置成家庭作业,但是学生是否完成过问极少。这在我们这样的偏远地区的学校尤为突出。教学实践证明,朗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进行语文教学改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表述。

第一,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能进行自我熏陶。学习课文不能仅靠老师的讲解和灌输,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放手让学生去朗读、理解、鉴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课文整体有了感知的过程,对语言有了理解的过程,所以要坚持朗读训练达到“教为不教”的目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情乎”。一定的情景产生一定的情感。初中语文课文都是选择的文辞优美、激情荡漾、气势酣畅的文章,大声朗读可以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得益彰的学习氛围,以情动情,使学生的情感和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言皆若处于吾之口”,“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学生对这些文章不断朗读,就会潜移默化地吸收其中包含的思想和艺术养分,有助于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朗读的过程中更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第二,朗读是不断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阅读时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现代的阅读观认为,阅读时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或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衡量一个人阅读水平的高低关键看他的语言理解能力的强弱。而经常朗读,语言能力就会逐步增强,如果有感情的朗读,语言理解力就更强,同样阅读水平也能更高。对于初中生来说,无论将来是升学,还是进入职业学校参加工作,都要具备必要的朗读能力。而仅有小学的阅读水平是不够的,所以初中阶段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恰恰朗读就是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行之有效的一种好方法。课堂朗读练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分段朗读,全篇朗读等。但是朗读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自读、齐读、领读、轮流读、分角色朗读等,并且要以自读为主。

第三,朗读时背诵的基础,是语文积累的重要方式,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说写水平。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就是为了培养语感,没有良好的语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难以学好的。朗读的过程是广泛汲取语言素养的积淀过程。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文质优美的文章,自然会吸纳好的表现手法和优美的词句,在今后说话、写作时自觉不自觉的模仿、应用。而且能够扎实的掌握多音多义字的意义和读音,克服滥读半边字的毛病。祖国丰富的文化精髓、脍炙人口的篇章。要靠学生的朗读和背诵去记忆、流传和再创造却是相得益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领读、范读、领背和及时检查学生背诵,是指导诵读的重要手段。教师的领读特别是领背,是非常直观的指导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正音、读出语气、品味语句的内容。《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此处仅推荐古诗文120篇(段),其余部分(也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背诵是语文积累的一种方式,但是它建立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是朗读的“水到渠成”也是朗读成果的体现。

第四,朗读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无论什么思维活动比平时都要紧张,时时都在思索文字所包含的意义,达到了会意。朗读要使用视觉、听觉、运动觉等,通过中枢神经进行多渠道的信息反馈和协调活动,尤其是脑、眼、口的配合。不停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分配性、转移性等。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等。而朗读要做到丰富感人,必须深入理解课文,创设情境,这样又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因此通过认真的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从而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一篇课文,经过高声朗读,就会加深学生的印象。为了获取实效,教师也要做出相应的指导和严格的要求:朗读时要头正肩平,专心致志,精神饱满,脑、眼、口、耳并用,吐字清晰,正确、响亮,而且不添字、不漏字,流畅自如,句读分明并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朗读古诗文还要感受其的合辙押韵。

第五,朗读体现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思想。语文教学要坚持阅读教学,摒弃繁琐的分析,坚持以语言训练为中心,以指导读写训练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语言,陶冶情操,而且要坚持朗读教学就是坚持教育改革《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总之,加强朗读训练,有着重要的作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审美情趣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真确的朗读培养语感,让课堂内外充满琅琅的读书声,让校园的每一天都从琅琅的读书声开始。

猜你喜欢

语感课程标准初中语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