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财政学》课堂教学效果的若干思考
2012-04-29孟丽
孟丽
【摘要】财政学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在财政学的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导致教学缺乏效率。因此,深入探索教学规律,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财政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财政学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04-02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财政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再加上西方财政理论的引入,财政学课程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财政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并没有大的改变。教学模式依然是围绕教师的,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授课唯教材是从。对于具体的授课方法,尽管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但也只是将手工板书的知识灌输变成点击播放,教学模式并没有变化,未能真正调动起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效果甚至比以前更差。此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同时,财政学课程本身偏重理论和宏观经济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学完后只是一种抽象、宏观的概念,学习只是机械的或者迫于考试等压力记忆,导致教学缺乏效率。因此,深入探索教学规律,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是当前提高财政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一、改革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大学教育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和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财政学》教学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博大精深与教学时数的相对有限不对称,而且不同的专业对财政学知识的要求又有所不同。因此,在财政学课程的教学中,既要着眼于财税专业,也要着眼于非财税类的其他财经类专业,应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精选授课内容,做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让学生在此领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这样,既优化了财政学的教学内容也优化了财税类课程的设置结构,同时也有利于财政学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首先,针对不同专业编制教学大纲 ,做到“因材施教”。财政学科是一门由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渗透而成的科学,具有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的特点,要在有限的课时内面面俱到的讲解,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因此,应针对不同授课对象、不同的人才培养要求来安排教学内容,并从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两个层面进行设计,使教学计划与学生应具备的不同方面的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对于财税专业的学生,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财政问题的思维能力,要求其掌握理论知识,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应当以财政理论与原理为主;而对于非财税的其他财经类学生,目标是培养学生业务能力,要求其掌握最基本的财政理论知识,了解财政制度,熟悉与财政相关的业务操作。
其次,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精选授课内容,做到重点突出。依据大纲要求,对财政学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安排进行整合与重构,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确定要讲授的重点章节和知识点。由于财政、税收专业后续开设税收学、政府预算、财政支出学等课程,因此,财政学课程应强化基础理论传授,主要以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等基本理论为重点;非财税专业在讲授财政学基本理论体系的前提下,应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进行选择,如金融专业应增加公债、宏观财政理论与政策部分内容的课时,尤其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经济贸易专业应增加关税政策、国际税收等内容的介绍,以充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财政知识的需求。
第三,教师要充分把握好每堂课中的重点、难点和要点。首先,教师在上课前,要把各章的重点、难点,在讲述前指出,让学生在听讲时,心中有数;其次,在课堂讲授中,对于每堂课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力求讲深讲透,使教学重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讲授每章的难点问题时,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对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财政理论,用典型案例加以化解。同时,在课下为学生指出3本以上相关参考书,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此,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备课时作精心准备,合理安排重点和非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尽可能多的新知识。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在教学方式改进的理念中应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财政学”教学中要建立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加大学生的参与力度,以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
1.实行提问式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对已讲授、学习过的知识,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课堂提问式教学,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课堂交流。在财政学教学中,学生课堂不专心听讲甚至睡觉是普遍现象。教师单凭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是不行的,而应以讲课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问式教学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提问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语言分不开的,课堂提问便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特别是对一些平时不善言辞的学生,课堂上的经常提问,可使其语言表达逐渐变得流畅,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养成提问题的习惯,并根据所提问题的质量,记入平时成绩,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通过提问,教师也能更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便在下一阶段教学中采取针对性措施。
2.采用讨论式教学,提升学生辨析能力。讨论式教学是引导、启发、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高批判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财政改革项目多、变化快。在财政学的教学中,只有及时掌握最新的财政改革动向,多接触财政改革实际, 才能提高学生的现实问题辨析能力, 增强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在财政学教学中安排专题研讨课, 就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前要求学生在大量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熟悉和掌握讨论问题的理论、知识、观点, 而且要提出自己的见解。为防止课堂讨论中,有的学生“一言不发”,教师可将讨论内容事先作出具体安排,如要求学生写讨论稿。通过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能力,而且深化了财政知识的认识和运用,比传统教学的听课效果肯定会好得多。
3.运用案例教学,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国外的MBA教学, 更多地是使用案例教学方法, 即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读来讲解书本知识,将理论的讲解融入案例的教学中。财政学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较强的应用性特点与案例教学的形式契合,采用案例教学法对于提高财政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案例来源于实际经济生活,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对现实经济的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讲解,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财政基本理论的理解,而且增加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财政学的兴趣。二是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财政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也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财政学的教学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当然, 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走向一个极端, 脱离书本知识, 用大量的时间来讲案例, 这样将造成现实与理论脱节。应将财政基本理论与教材内容融入案例中, 用理论来分析、理解案例, 强化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应用, 并提高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从而切实达到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培养目标。
4.积极探索教学互动实践课。在财政学教学中,理论与现实联系紧密的有关章节,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案例,准备课件,实行“师生角色互换”教学。如选取财政支出的“行政管理支出”、“教育支出”、“卫生支出”等内容,教师提前布置任务,并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师生角色互换”教学中,每小组选取一到两位同学发言,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小组成员讲完后,其他学生进行提问。针对学生的表现,老师进行总结,并补充同学有疑惑的内容及这一领域的最新动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讲课的情况进行打分,平均分作为小组成员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没有讲课的小组将制作的课件和教案作为作业交上来,也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在我们的财政学教学实践中,这种“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是通过组织和课堂上的讲解、讨论,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二是互动实践课教学,学生通过运用掌握的资料,将原理进一步具体化,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三是丰富了现有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三、完善课程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除了继续实行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外,还要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主要看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从而激励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参与。具体来说,在成绩考核上,要逐步降低期末闭卷考试的比重,而采用综合讨论发言、写论文、分析案例和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实行多层次、多方式、多环节考核。一是讨论方式,在讨论式教学中,要求学生都要发言,根据讨论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二是撰写论文形式,促使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思考,锻炼理论分析、科学研究和文字表达能力。写论文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然而,对于一般大学生来说,四年级才开始写毕业论文,由于平时缺乏写作锻炼,论文写作质量普遍不高。因此,应在专业课学习中,加强论文写作,以检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及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为撰写毕业论文做准备。三是闭卷考试方式,财政学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在试题中增加主观性试题内容,更多地结合实际,考试题目灵活多样,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对知识的实际运用程度。同时,规范平时成绩评定。
总之,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也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学生的主动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国艳.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策分析[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9)
[2]宋学红.对当前《财政学》教学困境的几点思考[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3]邓海涛,毛娟娟. 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几个问题之管见[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0,(6)
[4]向鲜花.财政学课程中的“师生角色互换”教学[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