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的开放型操作教学
2012-04-29王爱梅
王爱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和镜子。”因此,教学中,要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进行直观操作,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开放型操作,学会创新,真正发挥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开放操作目标,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总希望自己是第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为此,对于教学中的操作性内容,我常常只是为学生设计开放性的操作目标,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沿着目标自己设置步骤,使整个操作过程趋向于目标。而我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适当做出调整,来挖掘他们的创造力。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一开始,我设定操作目标:把圆柱体转化成为长方体、推出圆柱体的体积,但没有将具体的要求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4人一组,把准备好的长方体、圆柱体及长方形纸,圆形纸自己割拼成长方体,自己推导出圆柱体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的结论。在汇报时,大部分学生都得出了我预想的答案,而有一个同学却突发奇想,把圆柱体的侧面一半作底面,底面半径为高,得出圆柱体体积等于圆柱侧面的一半乘以半径,让全班的同学惊叹不已。我,也在深深地思考——如果我的操作目标不具备开放性,操作过程程序化,学生能有今天的发现吗?创造潜能能得以挖掘吗?
二、开放操作内容,激发学生的感知力
直观操作的过程是外显的内部智力活动过程,学生的思维随着操作的变化而发展。因此,在直观操作中,要非常注重操作内容的广泛性,合理地为学生提供各种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让学生的眼、手、口、耳、脑全部活动起来,开启全部认识和情感方面的储备,自主活动、自我探究,真正发挥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感知力。
如,在学习“10的认识”时,我没有像往常一样规定他们用统一要求的小棒,而是自主选择喜欢的学具或实物去操作,分一分、看一看、数一数,把“10”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又如,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我让学生随意的准备三角形学具,而没有按内容规定一定是等腰三角形。而后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拼的图形各不相同,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从这些图形中学生同样发现了: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这些图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必须用底和高的乘积除以2。
三、开放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力
小学生的想法千奇百怪,在操作中总能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密切配合,寻找出意想不到的结果,而数学学习的目的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本人去发现,去创造。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让孩子成为思想的主人。为此,我们要大胆的放开手,让学生学会自己走。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我为每组学生准备了1个圆柱和3个大小、形状各异的圆锥,让他们分组实验研究:“圆锥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有什么关系?”学生顿时兴趣盎然,纷纷合作、实验,有的用圆锥装满沙子倒入圆柱体,有的则相反,不一会儿便得出:只有与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才刚好构成1:3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在相互协作、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中培养探究力。
四、开放操作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力
赞可夫曾经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知的一切,都应该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因此,操作不能是固定模式,要适合于操作目标,适合于操作情境,否则会扼杀学生的思维灵活性的。为此,教学中,我们要拓宽自己的思维,不把某一操作内容的操作目标、内容以及方法唯一化,而是多样化优势互补。放开眼界,凡是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富有个性的探究方法都可容纳。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选择工具、方法来探究这两个图形的特点,比一比、赛一赛,有哪个组的办法多?哪个同学的方法好?问题刚出,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各小组成员个个出谋划策,纷纷动手参与,你搞这个实验,他用这个进行比较,个个忙得不亦乐乎。而后学生又发表自己的意见,汇报了动手操作的方法,有的说用尺子量,有的说用折一折的方法,还有的说用绳子去比一比,方法真是多样。连那些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也大胆地叫嚷起来,锻炼了的胆量和勇气,凸显了创新力。
五、开放有度,体现操作的生命力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通过折、画等动手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感性认识,经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再抽象概括,从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但并不是凡事都要去操作,要“适量”,“适时”,“适度”。
1.“适量”,注意学具操作不可以滥用。数学操作活动必须从教学内容实际需要出发,作得体安排。从内容来说,几何知识的教学应多安排一些操作活动;从接受水平来说,低年级应多安排些操作活动,以适应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
2.“适时”,就是要把握好教学契机。用在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时,让他动手做一做,就能起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可在学习新知识前进行,学习新知识中进行,也可在学习新知识后进行。
3.“适度”操作活动要适可而止。小学生形象思维较强,直观固然重要,但直观往往只是认识的起点,最终还要迈向逻辑思维的,还必须摆脱它。
总之,正如皮亚杰所说:“儿童只对那种亲自创造的事物,才能真正理解,而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我相信,只要我们给学生多一些自主地“做”和“悟”的机会,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我们的教学就会结出创新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