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草丹心

2012-04-29周家鸿

含笑花 2012年6期
关键词:文山人间研究

周家鸿

很久以前,人间突遭一场特大洪灾,百姓流离失所,人间一片汪洋。危难之际,两位心地善良的仙女为拯救百姓,双双降落人间。姐姐落到长白山,妹妹则奔赴西南文山,姐妹俩战胜孽龙,退了洪水,却也将鲜血洒在了人间。姐姐在东北化作人参,妹妹则变身为神奇三七,造福人间。

多么凄楚而感人的故事啊。神话里的三七总带有理想化色彩,然而,这种起源于2500万年前第三纪古热带时期的残存植物,一直是中医治疗各种血症及血瘀症的“圣药”,《本草纲目》中说它“能治一切血症”,《本草纲目拾遗》又记:“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因为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文山当然地成了三七特别秉性的必然居住地,苛刻的三七找到了文山,也找到了最适宜生长的土地。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扩展,文山三七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产量位居全国之首,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而且品质最好,可以说,全世界的三七主要产自中国,而中国的三七主要产自文山。

那么,三七究竟含有什么呢,这株正在被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悉、应用、珍藏、热爱的神奇药材,它的神奇,是否只是一种渲染?回答是否定的。时空在跨越,从风雨萧然、沧桑中走来的文山,不论是民间组织、民族医生还是政府专门机构,对于三七药用的研究与试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经费,正将它的功效一一公布,三七,已成为人们身体健康的必备品。

珍贵的东西总是来之不易,就拿种植来说,数百年来,居住在文山各个村庄的人们,在不断实践中,已总结出一套完整、丰富的栽培技术,七农必须非常精心地照顾,三年后才得以采挖。而三七作为药物使用的历史,比栽种历史更长,已有上千年之久,古时一两金子也不能换到一两可以救命的三七,所以,三七又称“金不换”,这种神药医治了数不清的疑难杂症。人在生活和劳动中,谁没有个伤痛呢?在文山,不论哪一种民族,人们随身携带三七,就成了不争的共识,这种被民间称为山漆的特效药,敷于伤口,真就如漆一样可以紧紧封住伤口、止住出血。三七究竟怎样止血、补血、治病,它小小的空间究竟包含了怎样博大而莫名的东西?如果揭开了那神秘的面纱,岂不可以更好地造福人间?

中医和医药组织对三七的研究,可以说古往今来从未断线,记录在中医案头的成功医案故事没有人能数得清。但是人们还在不断记录,关于三七医案记录,孤本或出版的医案书籍就有数十种之多,除了医治与血液有关的病症外,中医们还尝试将它与其它中草药合理配方,开始对泌尿、神经系统,对肿瘤癌症等重症进行攻克,治愈了许多怪病。很多三七成功医疗病痛的真实记录,包含了一大批中医的毕生研究发现,那其中凝聚着难以计数的心血。三七“活血化瘀”里的“瘀”,是否包含了肿瘤等顽症呢?中医在沉思、也在探索,于是,当人们谈癌色变时,中医将许多城市医院宣布医治无效,放弃治疗的病号“死马当活马医”,竟然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效果——

先说白血病吧,那毕竟带有血字,应该是三七的对症之方,某病例记载:一位吉林患者,姓郑,已经被长春、北京等多个大医院诊断为血癌,中医学教授闫洪臣却用三七配以其他十多味草药,更换二次药方后,服用五十剂后将他治好,此例在《民医奇方秘术》杂志作过刊载。而治疗肿瘤的方剂更突出:马关县一位已读到博士的青年,因患上肝癌,做了切除手术后,不见好转,并有加重迹象,在文山州中医院开出三七加白花蛇舌草和臭蝈虫等中药,吃了一百多剂后,奇迹出现了,这个姓胡的青年逐渐好转,事隔十多年,已经在外地谋到满意工作的患者打电话给家里,让他们到州中医院进行了感谢;1970年,罗平一位被当地民间认为是怀上仙胎的女性,经罗平县医院诊断,小腹中有十多个大小瘤子,经多方打听,女子和丈夫乘马车跑了一个多星期,来到文山新沟农场,被老中医范金昌用三七加上党参、红花、元胡等十六味中药治疗,七个月后完全康复。

奇迹吗?还是巧合、幸运?总之已经有那么多事例摆在了我们眼前,中国医学本就博大精深,三七内涵的奥妙无穷,不知需要多少代、多少医药人士进行不懈的努力,不懈地探索和研究,才能一层层展开他的神秘!

所幸,文山专门研究三七的机构早已做出了精髓探索,获得了一份又一份权威的研究成果,那就是专门从事三七研究的文山州三七研究院(原为研究所),研究者们肩负沉重的担子,把这味包含着吉祥意蕴的奇妙药材,融入了一颗丹心、一份浓情,倾心竭力地从事着一项伟大的科技工程,并始终让这种研究律动成美妙的莺歌,以告慰天地人间。

如果说,人生总有这样那样的懊恼,人就绝不会总是沉默。解放初期,文山三七单产一直在几十公斤间徘徊,土地承包到户后,三七栽培区域和面积开始发生悄悄变化,逐年扩大,七农对栽培需求逐渐增强,而滞后的技术却成了发展的阻碍。提高三七产量,是对三七最初的探索,兢兢业业的科研人员为了一个追求,在日夜不停地守候、观察着这味造福人间的药材,他们反复试验,围绕种植户认真地进行科技服务,为农村三七种植户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情报和信息,三七亩产也从几十公斤提高到了二百多公斤,总产量近八百万公斤,创下了历史记录,三七产业产值达十六个亿。同时,三七应用研究课题也在逐步展开。

三七毕竟是古老植物,时间能够改变一切,千万年的发展,猿猴可以演变成人,药物内在成分也肯定会在时光的流逝里,发生着微妙变化。为了弄清三七的相关成分和效用,研究院进行了一系列科研,2003年,三七GAP基地成为我国第一批、云南省第一个通过国家验证的中药材项目,得到了国内专家的高度评价。文山开始展开了系列攻关研究,明确了三七致病病原和生物学特性,对选用优质种苗、种子包衣、土壤熏蒸、深翻错沟、生物制剂等技术和措施也作了深入研究,三七营养和美容等学科也成为攻坚目标,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控制技术得到逐步完善。在这期间,文山三七种植还做到了地膜栽培,提高了存苗率,使三七种苗不断增产;根据三七的典型阴生性,又研制出三七专用塑料遮阳网,代替了传统建造三七种植园棚所需的竹木材料,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在三七道地性及质量标准研究上,文山首次提出了以总皂苷含量、人参三醇型皂苷等含量作为综合指标,建立起指纹图谱,为三七鉴定及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局外人而言,三七饮片炮制可能是个新鲜话,但对于很多使用过这种药的人来讲,那可真的是拯救了生命,一些患上血栓的人多年不见好转,服用三七饮片就有了明显转机。

文山的三七研究不只属于文山,可以解除生命苦痛的成果,当然也不能独锁深闺,于是文山人舍得花功夫、花心血推广研究成果,数十年间,共为全国各地培训了技术人员数千人次,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等级的三七研究人才,累计承担了各类科技项目近百项,取得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对于三七而言,这个研究院,也渐渐成了人们心中瞩目和信赖的权威,成了国家和许多省级重要机构的分支,成了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责任何其重啊!

古诗云:“劝君莫上玉楼梯,风力劲。山色暝。” 三七研究越来越走向高端,而位于高处的东西,往往让人觉得难于攀登,为让三七产生更多效益,三七研究者在检阅着三七,也在检阅着自己的人生,他们的经历和研究足迹,不仅可以使人振奋,也能使人欣慰,他们用心血和汗水践行着一种豪情,并因此而愿意让自己憔悴,“望断焦山空翠”,这样的意图和心境,是否能有人领会? 为人间谋求幸福、将爱撒满人间,是一种美好德行,这种德性也必将获得世间的回报和关爱,这也是让三七更好地发挥拯救苦难本性的另一层用意,我们因此可以说,三七研究者比之于传说里的仙女更实在、也更能拯救广阔人间。

猜你喜欢

文山人间研究
诗与象
诗与学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春暖人间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人间第一情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Holocene paleoearthquake activity alo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rupture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
Holocene paleoearthquake activity alo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rupture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