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搜神记》中“死亡”义词语探究

2012-04-29周久燕

现代语文 2012年6期
关键词:搜神记搜神本义

摘 要:《搜神记》是晋代干宝所著的一部志怪小说, 共二十卷。语言学界对此书的研究多集中于复音词和虚词,对于“死亡”义词语的研究较少,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展开对这类词的初步探讨。

关键词:《搜神记》死亡文化

一、引言

《搜神记》是晋代干宝所著的一部志怪小说,共二十卷。原书宋代已经散佚,今所见的二十卷本,据考证,是明代胡元瑞从《法苑珠林》及诸类书中辑录而成的。《搜神记》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因散佚较早,其真伪存在着争论。鲁迅先生认为它是“一部半真半假的书籍”。由于口语色彩较浓,它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搜神记》中出现的死亡义词语较多,本文就展开对这一类词语的探究,研究这一类词语的语言特色和蕴藏的文化涵义。

二、《搜神记》中“死亡”义词语概况

(一)单音节的:卒、亡、薨、终、斃、殁、崩、没、丧、死、去

(二)双音节的:物故、死亡、终殁

笔者对《搜神记》中“死亡”义词语作了穷尽式的考察,基本上就是这些,其中“死”这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有143次之多。列表如下:

大多“死”字前面带有一个或几个语素,使“死”这个语义更具体。下面就作个列举:

1.双音节的:数死、悬死、反死、伏死、今死、将死、遂死、皆死、減死、枉死、就死、病死、当死、果死、幽死、并死、即死、早死、顿死、暴死、怖死、冥死、辄死、欲死、兵死、先死、冤死、立死、新死、疾死、战死、忧死、已死、应死、还死、便死、衰死、佯死

2.三音节的:应合死、自缢死、堕水死、同日死、堕地死

3.四音节的:颠蹶而死、产讫而死

从以上列举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与“死”搭配的结构中,双音节的占有绝对优势,这是与中古汉语词由单音化向双音化转化的趋势相符合的。这些双音节词中按照前面附加的语素有时间副词:今、将、遂、就、即、早、辄、立、新、已、顿;有表示原因的词:悬、病、幽、忧、衰、怖、兵、冤、战等。这些前加语素使“死亡”的意义更加具体化。通过观察可得,出现在“死”字前面的语素很多表示“突然”义,像“暴、顿、便、立”,描写死亡的速度之快,渲染了一种传奇的色彩,有利于神话灵异事件的描写。还有很多死亡的原因是非正常死亡,像“兵、战、冤、病、疾、忧”等,把人类的生死置于因果报应之中,传达了一种警世的意义。

三、“死亡”义词语释义

1.卒

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例如:

大夫曰卒。(《公羊传·隐公三年》)

永和四年卒。(《后汉书·张衡传》)

《搜神记》中,“卒”出现了7次,“汉武帝幸李夫人,夫人后卒,帝哀思不已。”“后母卒,及葬未乏,宾客聚集。”“其人即惊觉。明旦腹痛而卒。”

2.亡

本义:逃离,出走。有“死亡”义。例如:

存亡不可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搜神记》中,“亡”共出现了19次,是仅次于“死”的第二高频词,如:“其同郡人,妇死已数年,闻而往见之,曰:‘愿令我见亡妇,死不恨矣。”“至后岁余,此人身亡,世家葬之。”“向来转剧,至食时便亡。”

3.薨

本义: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例如:

薨,死也。(《尔雅》)

鲁文公薨,而东门遂镣适立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昭王薨。(《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薨落(死的意思。通常指诸侯之死);薨奄(指王侯死亡);薨殁(指王侯死亡);薨殂(指王侯之死);薨背(犹薨殂);薨逝(犹薨殂);薨谢(薨殂)。《搜神记》中出现了1次,“到六月九日,太尉杨秉薨。”这是与本义相合的。

4.终

本义:把丝缠紧。也有表示“死亡”的意思。例如:

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未果,寻病终。(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搜神记》中,“终”表“死亡”义出现了4次,例如:“对曰:后五年五月丁亥,臣将死;死后五年五月丁卯,吴将亡;亡后五年,君将终;终后四百年,邾王天下。”“张嵩后长大成人,母患命终。”“夫人方生男,复临此郡,命终此楼。”

5.斃

本义:仆倒;倒下去,引申为死。例如:

与犬,犬斃;与小臣,小臣亦斃。(《左传·僖公四年》)

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聊斋志异·促织》)

《搜神记》中只出现了1次,“一口盛毒酒,一口盛善酒,毒酒与金,金饮之即斃。”

6.殁

本义:死。例如:

殁,终也。(《广雅·释诂四》)

伯乐既殁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管仲殁矣。(《国语·晋语四》)

《搜神记》中,“殁”和“终殁”各出现了1次,分别是“陈留人高其志行,及殁,号曰‘贞节先生”“少以僧卖为业,至性笃孝,父母终殁,葬之于无终山,遂家焉。”

7.没

通“殁”,“死”的意思。例如:

庖牺氏没。(《易·系辞下》)

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墨子·明鬼下》)

圣王已没。(《荀子·正论》)

《搜神记》中出现了2次,如“灵帝既没,天下大乱,君有妄诛之暴,臣有劫弑之逆,兵戈伤残,骨肉为仇,生民之祸至矣,故人妖为之先作。”“其后终以逆命,没又加戮,是其应也。”

8.去

“去世,死亡”的意思。例如: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 陶渊明《杂诗》)

《搜神记》中只出现了1次,“野鸟入处,主人将去。”

9.崩

本义:山倒塌。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例如: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越二月,帝崩。(《明史·海瑞传》)

又如:崩驾(帝王之死);崩殂(崩背,崩逝。又指帝王之死)

10.死

本义“生命终止”。数值能够出现次数最多。例如:

后杨骏被诛,太后幽死,[折杨]之应也。

不能自生,十余人以绳引之,子死母活。

11.物故

死亡。《荀子·君道》:“人主不能不有游观安燕之时,则不能不有疾病物故之变焉。”书中只出现了一次,即“后登物故,炳东入章安,百姓未知之也。”

12.死亡

“死亡”是“死”和“亡”二者的复合词。《搜神记》中出现了3次,例“昔求还里社,当为门户作福,而孙息死亡至尽,何也?”“老母年高,兄弟无有,一旦死亡,凡起所道当取者,皆死亡,唯王文英半年后乃亡。”

四、“死亡”义词语文化考察

语言事实告诉我们,处在某一共时系统中的语言成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漫长时间的筛选、积累、融合而成的。《搜神记》中出现的“死亡”词语也不是那个时代才产生的,而是以前各个时代这方面词语积累的结果。“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文化与语言是水乳交融的关系。这些死亡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一)委婉语的使用

“死亡”义委婉语的使用,反映了人们对死亡的一种忌讳心理和含蓄委婉的语言风格。委婉语并非汉语独有,在世界各民族的语言中都有反映,但汉语中的委婉语远远多于其他民族语言,尤其是关于死亡的委婉语。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是受“万物有灵”观念的影响,人们认为“各种现象(包括语言现象)都是精灵变化所致。人们对言语产生神奇的幻想,同时也萌生出崇敬和恐惧感,认为言语有一种超人的神奇力量,既可以降福又可以免灾,以至于将言语所代表的事物与言语本身等同起来,即将表示祸福的词语看成是祸福本身。因此在言语生活中,人们非常小心谨慎地使用这些与祸福有关的词语,唯恐触怒神灵。”这样就形成了语言的灵物崇拜,为趋吉讨个好彩头或避凶产生的忌讳心理皆由此而来,死亡更是讳莫如深的事情,其实这是与索绪尔的语言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相违背的。另一方面,是受儒家哲学重和谐的价值观影响。汉民族历来就推崇中庸之道,把不偏不倚、公正和谐的公允态度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反对“过犹不及”和失之于偏颇的做法,因此人们的感情往往受到理性的节制,情感处于自我压抑的状态,不能痛快的发泄出来,这样的心理结构体现在语言使用上就是委婉语的大量产生。《搜神记》中的委婉语较多,像“卒、亡、薨、终、斃、殁、崩、没、丧、去”等。

(二)原始宗教中的鬼魂崇拜

在原始社会,鬼魂崇拜作为人类的一种宗教形式在中国曾经相当发达,对现代社会也有很大影响。鬼魂崇拜的理论依据是“灵魂不死说”,错误地认为灵魂是一种独立于身体之外或不随形体灭亡而消失的精神实体,这种灵魂不会死亡,也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超人的能力。原始人由于不能解释做梦、生死等现象,于是就把不死的灵魂作为崇拜的对象。在这样一种宗教形式下,死亡仅仅被看成是肉体的毁灭,灵魂则还活着,只是有此世转到了彼世,于是就出现了“逝世、谢世、辞世”等委婉语。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和中国最早的外来宗教——佛教中有大量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像“羽化、登仙、圆寂、坐灭”等。《搜神记》中的“物故、去、亡”就是受到宗教的影响,“物故”源于道教,指去世、死亡。“去”本义“离开”,指“死亡”,是“去世”的意思,也就是鬼魂离开世界。“亡”本义为已“逃离、出走”,也是把死亡看成是鬼魂的出走。

(三)“死亡”词语表示身份的功能基本丧失

《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可见在先秦时期,社会等级森严,人们在选择死亡用词时也充分考虑到尊卑贵贱的问题。在《搜神记》中,“崩、薨、卒、死”这四个词都有出现,“崩、卒、薨”出现的频率都很低,“卒”出现了7次,但并不都指大夫的死,例如“建安中,南阳贾偶,字文合,得病卒亡。”“既暮,食覃者皆卒。”指称的都是普通人,出现最多的是“死”字,其次是“亡”字,这两个字都是没有身份标志的。“崩”“薨”使用的衰落,“死”“亡”使用的增加,说明随着社会阶级的分化,“死亡”义词语也做了相应调整,表达区别死者身份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了,这也反映出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本文对《搜神记》中的“死亡”义词语进行了探讨,并从“委婉语、宗教、社会阶层”三个方面讨论了“死亡”义词语与当时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联系是相当紧密的,正如萨丕尔在《语言论》里所说:“语言有一个底座……语言也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从这种意义上说,语言史和文化史沿着平行的路线前进,是完全正确的。”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2]孙汝建.委婉的社会心理分析[J].修辞学习,1996,(5).

[3][美]爱德华· 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包丽虹.汉语死亡委婉语之文化成因探[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

(S1).

[5]吴为民.六朝碑刻丧葬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08.

[6]罗曼.隋代墓誌词语专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

(周久燕湖北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430079)

猜你喜欢

搜神记搜神本义
制造《搜神记》
《搜神记》的主要版本流传及研究概览
由对立走向友善—《搜神记》与《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中人怪关系
由对立走向友善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民歌《茉莉花》歌词本义喻反腐
论《搜神记》中狐的形象类型及其文化隐喻
大连书家之张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