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是挣扎
2012-04-29王小妮
王小妮
拼未来
我所在的这所海岛学校录取了很多的农民之子,我粗略计算,连续几年都超过一半。
课上读了食指的诗歌《相信未来》,那天中午,有个女生随我离开教学楼。她问我:老师你相信未来吗?我得实话实说,我说:我不信。她说:我信。我什么也没有,只有拼未来。这是个湖北姑娘,父亲在北京打工,老家还有弟弟在读书。和她分手后,我想到一年前,北京一家出版社的编辑跟我说,他虽然每接到老家人的电话,都会叮嘱要供孩子读书,其实自己也知道这已经不是心里话。他家乡也在湖北,他们那儿称呼刚毕业的大学生“废人”:苦活累活技术活都干不来,做什么都不会,白花钱白念书,不就是废人吗?
进大学后才看了第一本不是教材的书
两年前我教过的学生卢小平来做客,他大三了,从大一起一直在肯德基打工。坐了两小时,几乎都是他在说,我在听,说他在肯德基打工一年多的各种趣事,他骑什么样的电动车去送外卖,配有什么样的头盔,遇到什么样的顾客,善良的女人和无理的富人,平时怎样考核晋升,集体组织的旅游。他说,老师我这下知道了,“旅游”就是坐车到一个地方下车转一圈,再坐上车回来。这个贫困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这次出游之前是没有过“旅游”的。我实在没想到,在一家快餐店里见到的琐碎细节对于这个乡下来的孩子,会这么盎然有趣。我问他晋升没。他说提前好几天就背题了,最后还是没考上。老员工提醒过要送礼的,但是卢小平说他不想那样,不想学那个,他说:这个我还是坚持,即使没录取也不抱怨。起身离开前,他忽然抱歉说:怎么全是我在说呀,说得太多了,耽误老师休息了。卢小平是带了礼物来的,两包当地的茶,非要给我。我说你怎么能带礼物呢?其实我不该说出“礼物”两个字,这让他有点不安,连说几遍:是我奶奶说的,看老师不能空着手,是看老师嘛。不知道他奶奶是个什么样的老人,不知道他老家江西是不是也供着“天地君亲师”的牌牌。我知道这个学生平时沉默腼腆,他来做客或者就是想说说话,自由流畅快乐地表达。两小时里,他一句都没谈到在学校看了什么书听了什么课。
连续做了五年问卷调查,关于课外阅读一项统计,被读到最多的是早已离世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而一个大二学生说,进了大学她才看第一本不是教材的书:王朔的《千万别把我当人》。我接触的这个大学生群体,跨过了人生的18岁,已长大成人,在来大学之前几乎没有课外的阅读,他们的意识里灌满了教科书,甚至连中国乡间千百年来形成的乡规民约、最简朴的道德传输也缺失了,空了巢的乡间没有唠叨,没有戏台,没有族群间的温暖和约束,有说服力的可信赖的道德对他们是空洞状态。所以才有学生在看过好莱坞的《闻香识女人》后,说那个中学生很虚假,保送哈佛,这么大的诱惑谁能放弃,告密又有什么,要保护的又不是家人朋友。
年轻人的价值判断标准已经一路混沌一路后退,只剩了本能,既有本能的嫉恶如仇义愤填膺,又有本能的趋利避害实用哲学,刀枪剑戟,该用哪个操练哪个,不觉有矛盾。
一个女生兴致勃勃去上海看世博,回来对我说,原来没怎么见过红绿灯,到上海吓得够呛,那么多人啊,很怕看错了灯。中国的12年基础教育,没有课文和老师告诉乡村的孩子什么是红绿灯,这类常识都缺失,怎么能去要求他们有完整的价值观和判断力?
活着就是挣扎
曾经让学生讨论一条新闻。我问,如果你目击了一个事件,你知道事实,在需要站出来作证的时候,你是选择沉默还是说出真相。两个班的学生反应截然不同,大三的教室里顿时安静,神情僵住,鸦雀无声。
下课后,一个女生对我说:老师,出来作证的人比死了的还惨。
另一女生说:我得问我爸爸,他让我说我就说。
而大二那个班级历来踊跃,听我一说,立刻有三分之一的人攒动举手:要说真相!
我对刚放下手的他们说:请你们设身处地,我相信真的事到临头你们会害怕。当举手没有丝毫风险的时候,这选择不难,而坚持正义必定有风险。一个人的本性里有害怕,同时也敬仰正义和英雄,和后者比,害怕更该是人的常态。现实往往以理想主义的失败收场,因为人不能不害怕,不能不自保,这个更真实。眼下的你们只要坚信,这世上是存在对和错的。
另一次,我在课上说“活着就是挣扎”,没几天,收到学生短信问,怎样才能找到表达“活着就是挣扎”的场景,她要赶作业。现在这同学已经毕业,曾经想回广西老家,在首府南宁找份工,离乡下的父母近一点。但她父亲不同意,说你不要回来,回来我们帮不上,你就要到外面闯。她在海口找了份工作。大学四年,父亲从不主动给她电话,父亲对她说得最多的就是:没啥事挂吧。她一工作,父亲总来电话问这问那。她跟我说,这回明白活着真是挣扎了。
9月,我买了几本书分发给他们自愿传递阅读;10月,有一本书已经默默无声地传回到讲台上,并没收到一个人的阅读反馈。读书重要还是吃饭重要?吃饭重要;义愤重要还是吃饭重要?还是吃饭重要。
他们正在努力向前看,发现看不到路径,而很多来自乡村的学生还没有意识到,一旦把户口迁到大学,再想迁回去做农民已经不可能,曾经他名下的土地被收回了:你念了大学,变成吃红本的,是国家的人了,户口只能落在镇上。出来四年,土地没了。所以,真正的问题也许不是寒门是否出贵子,而是寒门无退路。
他们是懵懂着靠本能长大的一代,没有一份工作等着他,他就心虚得很。在这种状态下,让他们选择无所畏惧地去捍卫理想,不真实,甚至不道德。至于想挤进公务员系统,在我所接触的学生中很少有人动那念头,那是一线名校的事儿。他们有份工就行,月月领得薪水就行。与其让他们担当,不如先等他们找到饭碗。在“揾食”的过程中,等待担当的自然发生,让我看,几乎是必然会发生。
(朱裕鸿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