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日记——成长的接力棒
2012-04-29王艳红
王艳红
“循环日记”顾名思义就是以组为单位,每个组员每周写一篇日记,写完传递到下一个组员手中。日记内容和形式不限,由学生自主地进行选择,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真情实感。其他组员可以对每一篇日记自由发表意见或建议,阐明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现在的学生已是有着自己独特见解的大孩子了,说话、做事不喜欢直来直去,循环日记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从组名的确定到内容的选择,都是由本组成员自己决定。几个月以来,日记在各组成员中被兴高采烈地传递着,字里行间洋溢着孩子们的真情实感。许多心里话、不敢直说的意见都在循环日记中以含蓄的方式表达出来。
循环日记成了学生的最爱,每天写完日记的学生高高兴兴地将日记本递给下一位组员,课间也总是有学生埋头阅读和撰写自己的点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点评十分有意思。如肖迪同学在《第一次做饭》中写出了自己全心投入却失败沮丧的心情,肖欣静同学就写了这样的评语:“虽然这次你失败了,但是你能做出这样的菜,你真棒!你不要灰心,我送给你一句话: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赵嘉扬同学在《吃荔枝》中把自己吃荔枝的贪婪劲头儿写得活灵活现,组员李嘉怡这样点评:“啊!你可知道,我最爱吃荔枝了,好馋呀!送你知识:杨贵妃爱吃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简短的评语,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使学生看到了他人习作中的长处,拓宽了视野,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欣赏着学生的日记,我仿佛看到了文字背后一颗颗跳动着的真诚的心。在一次阅读中,我看到了学生贾XX在日记中写的竟然是《给老师的一封信》:
“王老师,考试的时候,我把捡到的笔盖递给了后面的同学。您看到后认为我在看别人的卷子,就把我叫到了前面,批评了我,说我是想作弊。我想跟您解释,怕您不信,又怕影响其他学生写卷子,所以没有说原因。后面的两节课我都没有上好,脑子里都是第二节课的事情……您误解了我,我很难过。”
当我看到这篇日记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她委屈、失落的样子,满含热泪的大眼睛,受到委屈想辩解却欲言又止的表情。我为自己的草率深感自责:为什么没有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呢?孩子为了不影响考试秩序承受了多大的委屈呀!本想找她好好谈谈,后来转念一想,何不借循环日记来与她交流呢?
于是我在评语中写道:
“XX:你好!看了你写的日记,老师把那天发生的事仔细地想了一遍又一遍。那天我刚提出考试要求就发现你回头了,所以才出现你叙述的场景,就是这么巧。老师向你道歉,而且老师还要感谢你,给老师这样一次补救的机会,让事实呈现在眼前。你心里的委屈说出来了,心情一定很舒畅吧,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如果你能早一点找老师说明白,老师会更高兴。”
写好后我将她叫到教室外,把循环日记递给了她,“看了你写的循环日记,老师想和你交流交流。我把想和你说的话都写在你的日记下面了,你好好看看。我希望明天能看到你开心的笑脸。”她会意地点点头。
随后她的表现让人高兴:课上课下都能听到她开心的笑声,课上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纪律也越来越好,我布置的任务她总是积极地去完成。显然,是循环日记发挥了作用。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篇日记后面,田迎雨同学写了这样的话:“你真勇敢,把受的委屈写了出来,换作是我,我可不敢。我要向你学习!”李轩同学写道:“原来老师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厉害呀!”班长胡扬写道:“知错就改,王老师,您依然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此后,学生在日记中更加敢于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循环日记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心与心交流的平台。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美丽的诗句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让我们在循环日记这样润物无声的细雨中期待着学生的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