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博客的使用、传播与自律

2012-04-29张仙智穆迪

新闻爱好者 2012年6期
关键词:传播博客自律

张仙智 穆迪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博客为代表的网络个人空间使用在大学生中愈显普遍,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愈加凸显。本文通过实际调研,对大学生网络与博客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大学生博客的传播特点,同时,对大学生的博客自律意识和其对网络道德建设的期盼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大学生;博客;传播;自律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的数量已达4.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近1/3,其中,3.3亿网民通过网络阅读新闻,2.31亿网民在使用博客或其他网络空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08~2009博客市场及博客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拥有个人博客或个人空间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81亿人,其中,在校学生占到55.1%,特别是以“80后”、“90后”为主的大学生成为使用博客的主要人群。为较全面地了解大学生博客的撰写、使用及传播现状,分析大学生博客自律意识及存在问题,笔者以上海东北片三所高校(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体育学院)550名在校本科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研:共计发放问卷550份,回收534份,回收率为97%;调研内容涉及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大学生博客使用情况、博客关注热点、对网络公共事件的判断取向、博客自律意识等五个方面。

一、大学生网络与博客的使用情况分析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必要工具。受访对象中,大部分学生拥有个人电脑,而浏览Internet网页是这些电脑的主要功能,即便没有私人电脑的学生也经常选择通过学校公共机房或网吧体验上网快感。受访者中,没有一人“很少,几乎不上网”,43.6%的人每天上网1至2小时,16.9%的同学每天上网5小时以上。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信息查询、收发邮件、网上聊天、网上游戏。其中95%以上的学生使用或浏览QQ空间,并有超过85%的学生仍将其作为最主要的交流方式;多数大学生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如开心网,因其“模块新颖,好玩,朋友圈还能无限扩大”已成为这两年异军突起的一个大型社交网站,备受大学生的青睐。大多数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互动性的交流方式,主要因为网络载体消除了时空的障碍,使大学生“面对面”的异地交流成为现实,而且上网的条件和形式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同时,网络载体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交流的人际障碍,使大学生和“陌生人世界”相近,还能满足一部分人的“猎奇”心理。

大学生博客使用率高,希望引起他人关注。受访的大学生认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博客以一种自由、开放、共享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大学生使用博客主要用于交流与互动,最看重博客的可自由发表言论、交互性强、操作简单,博主可以随时发表自己对某一事件的看法,抒发个人感慨,并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论来增强自己在网络社区的话语权。还有很多人喜欢博客编辑的自主性,可充分展示博主的个性。在接受调查的534人中,有284人有自己的博客或空间,比例达53.2%。调查显示,正在使用博客的大学生中有18.6%的人每天至少关注一次自己的博客,这一群体认为博客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需要借助这一平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同时,他们比较注重来自他人的关注。36.5%的人每3至5天关注一次自己的博客空间,同时,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博客只是一种娱乐方式,是一种表达心情的方式。

大学生博客内容多元,注重个人隐私。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用博客记录心情、表达观点、与人交流的占大多数,有60.3%的受访者在回答“你在撰写博客时一般会与浏览者分享什么”时选择此项。同时,分别有23.7%和25.4%的受访者还想和朋友分享“网络八卦转帖”和“学习心得”,选择“新闻体育”的占29.2%。以上数据说明,大学生开博客的目的是多元的,而主要用于记录个人心情、表达个人观点。在问及“你在博客空间中对好友或陌生人的接受程度时”,58.2%的人明确表示“不会接受陌生人”,他们使用博客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朋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允许陌生人了解个人隐私。35.7%的人表示“可以接受,但不去理会”,他们强调在保持良好环境和充分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关注别人无可厚非。仅有6.1%的人选择“都接受”,他们认为博客也是公共网络资源,人人都有关注和被关注的权利,也可通过这样的途径结识志同道合者。以上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博主比较注重个人隐私,他们仅愿意在熟悉的范围分享心情、交流情感。

二、大学生博客的传播及特点

博客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通过阅读他人的博客,大学生可以获取有用或有趣的信息,了解同学、亲友的最新动态,结识朋友等。另外,对拥有个人博客的大学生来说,阅读他人的博客,还可以使更多的网友来关注自己,增加博客的人气,增进交流,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大学生关注的博客类型。一是同学或朋友的博客。据调查,有38.7%的被调查者经常浏览同学或朋友的博客,主要目的是“联系老朋友”,交流感情,增进友谊,也有人借此了解对方在现实中不会轻易表露的私人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博客与现实社会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二是网络红人、娱乐明星的博客。涵盖文艺与娱乐界、文学与评论界、科学与教育界、新闻与传播界的新浪名人博客备受大学生关注。在课题组设置的选项“余秋雨、宋祖德、韩寒、徐静蕾”4人中,有71.4%和87.6%的人浏览过余秋雨和韩寒的博客,浏览动机是:前者为知名学者,渴望从其博客中获取更多人文知识;后者是很多“80后”心目中的领军人物,“80后”、“90后”大学生亦常通过博客观帖留言附和他的一些犀利言论。相比之下,宋祖德和徐静蕾的博客在大学生群体中关注度并不高。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关注明星,有一些粉丝表示,他们喜欢的名人明星不在选项之列,浏览其博客也是了解名人明星动态的重要方式。三是公共论坛和社区。基本上所有受访者都通过这种方式参与观博行为,其中以百度贴吧、豆瓣网、天涯论坛最受欢迎,均有超过60%的人选择。可见,拥有强大品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以即时通信工具作为主要入口的博客空间,蓬勃发展的SNS网站博客,成为读者阅读时的优先选择。近两年来,校内网、开心网等SNS网站迅速发展,其内嵌的博客功能愈加成熟,带动了一大批网络用户成为活跃博主。

大学生观博的特点。调查显示,79.7%的大学生读“博”的首要关注点是了解时事新闻。除此之外,“娱乐、消遣型”位列第二,58.7%的人选择关注“体育赛事”、“娱乐八卦”、“电影电视剧”。尽管绝大多数学生上网时会关注时政要闻,但他们的初衷还是“闲逛”,一些同学直言相比新闻其他板块更具吸引力。说明大学生看博客的娱乐化倾向更为明显。从调查到的有效数据可以分析出,除了亲戚、朋友、同学,大部分人对别人博客的关注很少,即便留意了别人的空间也是“随便看看”,“想知道别人想什么”,与他人互动交流很少,相互评价更少。这也从侧面说明,大学生使用博客还只限于个人心情记录,用于具备价值的信息传播交流的并不多。

大学生对网络公共事件的判断取向。近年来,社会热点事件频发,激发了高校大学生通过个人言论参与公共事件的热情。调查显示,超过70.5%的大学生关注网络公共事件,且了解网络公共事件的主要渠道也是门户网站、博客和社区论坛,这些选项的中选率均在37.8%以上。其中,“腐败现象”、“失业问题”、“贫困问题”、“收入差距扩大”、“环境污染严重”等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焦点。譬如,关于滥用公权力、司法不公正等引发的社会问题,如“躲猫猫”、“跨省追捕”、“罗彩霞”、“欺实马”、“开胸验肺”、“三鹿奶粉”、“被就业”等公共事件被绝大多数受访者关注,53.3%的人主动了解过事件的始末,98.3%的受访者都希望惩治腐败,伸张正义,还社会以公平公正。对这些事件的高度关注,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对博客中暴露的社会争议问题,有32.5%的人表示信任媒体报道,认为公信力较大;56.1%的人选择自我判断,理由是大媒体可能掩盖一些真相,而个人转载则可能过于偏激;仅有11.4%的人信任个人转载,认为感觉上比较真实。

三、大学生的博客自律意识和对网络道德建设的期盼

随着参与人数和流量的持续增加,在网民的互动式传播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数量庞大的博客使互联网传播的信息更为丰富,同时也更加庞杂。大学生群体,作为“博客”的最大群体,他们的博客自律意识对净化博客风气具有积极意义。调查显示,多数学生是抱着积极的心态加入博客大军或称为观博者,他们希望博客只是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交流信息的通道、碰撞思想的擂台、普及知识的课堂、传播文化的讲坛,以及锻炼写作的园地。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博客就是爆料、炒作、发泄的地方,以一种围观甚至起哄的心态参与其中。

大学生的博客自律意识。调查中,93.8%的受访者认为博客应遵守社会公德和相关互联网法律法规,自律网络行为。87.2%的受访者认为虽然博客为网民提供了一个可自由发表言论、观点的平台,但绝不应该利用博客空间传播不良信息、侵犯他人的权益。大多数博客作者认同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有着相同的道德评价,认为博客作者发布在网上的言论,同样要受到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制度的规范。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能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81.5%的人表示自己有自制力,并希望能规范网络道德,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但也有21.4%的同学承认自己偶尔浏览过色情图片或视频。

对现有网络环境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评价。48.2%的受访者认为目前的网络环境和人们的预期还有一定差距,网络上时常充斥的各种颠倒是非、混淆视听的虚假报道和言论,让人难以信任。也因此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不尽如人意,有37.9%的人认为当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准不高,究其原因,以“人的自我约束力下降”和“经济高速发展”为首,分别占67.4%和61.6%,“社会整体道德观变化”和“社会快速发展变迁”的比重接近,分别为21.7%和19.6%。

对网络道德建设的企盼。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博客言论环境的改善依赖于博客发布者素质的提高,也有不少人认为实名制将有效改善网络环境,但相关部门首先要改善技术手段,保证身份认证信息的安全保密。调查中,所有受访者都认为博客自律与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必须加强,但要注意方法”,同时有人提议,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网络道德建设中。大多数人不希望学校在这方面扮演太强硬的角色,超过68.5%的人希望学校可以制定网络公约,但最好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受体自我调整。同时,他们认为可以设立由师生共同组成的督察小组,净化校园网络道德。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均希望能有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比较赞同通过两种方式净化目前的网络环境。一是加强思想教育。高校可充分依托思政课这一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指导大学生科学选择网络资源,尊重他人隐私,坚决抵制不良网络信息。二是强化道德自律。高校可通过注重学生需求,加强理论研究,完善网络道德的倡导、监督和约束机制,必要时还可辅以奖惩手段,以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积极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丁泗.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J].江苏高教2005(5):23-26.

[2]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185.

[3]邱杰.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成因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14-15.

[4]穆迪,张仙智.博客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研究刍议[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0(9):233-234.

(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传播博客自律
自律使人脱颖而出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以他律促自律
博客天下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