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学研究十年纪略
2012-04-29谢桃坊
西汉初年蜀郡郡守文翁治蜀,采取系列措施发展文教事业,引入中原文化,此后蜀中学术得以发展,在宋代出现“蜀学”兴盛的局面,在晚清以来又呈复兴之势。近世关于蜀学的论述,有刘咸炘的《蜀学论》、谢无量的《蜀学原始论》和蒙文通的《议蜀学》。以“蜀学”作为中国学术文化史的一个分支学科而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则始于2002年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举行的“蜀学研讨会”。该年10月,省文史研究馆文史处处长安山征询我召开一次学术会议的意见,我建议对蜀学进行讨论。此建议受到隗瀛涛馆长的重视,遂于12月21日由他主持于本馆召开了“蜀学研讨会”。议题为:蜀学研究的方式、方法、意义和研究计划。参加会议的有馆领导及馆员和本地学者:陈信远、胡湘莲、邓卫中、吴天墀、蒙默、谢桃坊、马宣伟、曾绍敏、冯广宏、杨正苞、张绍诚、胡昭曦、张邦炜。会议工作人员为文史处的李殿元、屈小强、安山、陈雅蓉。我在会上介绍了近年地方学术研究概况及开展蜀学研究的必要性。胡昭曦认为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应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蜀学是巴蜀文化的一个方面,有必要加以研究。吴天墀谈到过去王利器先生曾提出要振兴蜀学,我们研究蜀学要找出它的特点,最好不要以狭隘的眼光去讲蜀学,以国家事业为前提来讲。张邦炜说:上次开巴蜀文化讨论会有个偏向,老是讲考古;蜀学研究的要点是反映四川的文化内涵,容易区别。蒙默认为蜀学的特点是它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关于蜀学资料的整理很重要。曾绍敏以为近代蜀学是古代——特别是宋以来的继承、转型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王文才先生和龙晦先生因事未到会,但却以其他形式表述了意见。王文才先生认为,蜀学从汉代一直沿用下来,代表地域文化,从学术来看与全国一致,但有特点:巴蜀文化主要为考古,蜀学则是四川文化的核心。龙晦先生也认为,蜀学偏重历史、哲学,不能因巴蜀文化而放弃蜀学,有成立蜀学研究中心的必要。会议决定:由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组建蜀学研究中心,以本馆文史专家为主,联系省内文史专家及国内外蜀籍学者,准备在成都召开第一次规模较大的蜀学研讨会。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与西华大学相商,拟共建蜀学研究中心。2003年7月3日下午,文史馆派我与安山到西华大学四川工业学院第五会议室商议有关问题。西华大学四川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叶耀培、西华大学统战部部长曾加荣,副部长赵永涛及文科教师陈国先、迟乃鹏、郑家治、纪国泰、邹礼洪、官性根参加了此会。会议由我介绍蜀学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并说明共建“蜀学研究中心”的愿望。会议围绕成立蜀学研究中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如何展开工作进行讨论,达成以下共识:西华大学与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合作共建“蜀学研究中心”,宗旨是“研究蜀学,弘扬蜀学,为四川文化建设作贡献”;主要任务是开展学术研究,加强学术建设,开发文化资源,汇聚和培养学术研究人才。此后拟订了《蜀学研究中心章程》。组织机构为:
名誉主任:隗瀛涛 罗中先 陈信远
主 任:曾德祥 邓卫中
学术组:组长 谢桃坊
副组长 曾绍敏 迟乃鹏
成 员:冯广宏 徐志福 曹方林
邹礼洪张 帆 纪国泰
学术顾问:蒙默 吴天墀 王家祐
王文才 龙晦 胡昭曦
张志烈 祝尚书项楚 陈国光
2003年12月18日蜀学研究中心成立会议于西华大学校园召开,出席会议者有四川省教委、省文化厅、四川省社科院、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乐山师院、巴蜀书社、郫县文化局的领导及学者五十余人,西华大学学生代表二百余人列席。会议由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蜀学研究中心主任曾德祥主持。西华大学校长罗中先作“弘扬蜀学为四川建设文化强省而努力”的讲话,他说:
新组建的西华大学文史学科聚集了一批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的教授和专家,有一定的基础。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云集了一批有名望的文史专家,学术力量强,与西华大学共建“蜀学研究中心”,开门办馆,服务社会,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术研究和优秀文化传播。西华大学依托蜀学研究中心,有利于加强文史学科的建设,促进学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
罗中先校长继而介绍了蜀学研究中心的机构设置,提出“条件成熟时,创办《蜀学》专刊”。会上有六位学者相继发言,各自题目是:蒙默《蒙文通先生关于“蜀学”研究的意见》、王文才《蜀学的兴起》、龙晦《蜀学的特点》、谢桃坊《关于蜀学研究中心的工作建议》、迟乃鹏《蜀学研究中心的任务》、谢元鲁《关于创办〈蜀学〉辑刊的意见》。会后的中心工作是筹备召开首届蜀学研讨会。
2004年4月21日至22日四川省首届蜀学研讨会在郫县桃园会议中心召开,近四十位学者参加,收到论文三十余篇。西华大学校长罗中先致开幕词,表达了办好蜀学研究中心的愿望,希望加强与省内外专家的联系,做强西华大学人文学科。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隗瀛涛回顾巴蜀文化研究的状况,展望蜀学研究的未来,明确提出蜀学研究中心的任务是以传承文明,开拓创新为己任。他强调蜀学研究应该有自身的鲜明的特色,应该以蜀中学者个案研究为基础,开展断代的研究,或专门学科的整体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蜀学总论的研究。在会议中龙晦、龙显昭、祝尚书、谢桃坊、王定璋、曾绍敏、胡昭曦围绕蜀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以及蜀学与巴蜀文化的关系展开讨论,向熹、邹礼洪、邓经武、陈德述、张建锋、夏文光对蜀语的形成、古蜀先民的图腾崇拜、近代四川书院教育、巴蜀哲学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张绍诚、冯广宏、徐宁、杨正苞、粟品孝、迟乃鹏、邓郁章、姚正等对蜀中学者个案研究作了发言。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李大明在发言中充分肯定蜀学研究中心的学术特色,建议设在四川师范大学的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与蜀学研究中心联手,共同为四川社会科学做贡献。此次会议为深入展开蜀学研究奠立了基础。
四川省第二届蜀学研讨会于2005年11月27日在郫县团结镇召开,参加会议者主要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西华大学、成都大学、乐山师范学院及宜宾学院各学术研究机构负责人及学者四十余人。会议由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康济民主持。蜀学研究中心主任曾德祥总结了中心自成立以来开展学术活动和完成的工作,勉励中心研究人员定期开展学术交流,编辑出版高质量的《蜀学》辑刊。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张在德充分肯定了中心取得的良好的学术影响,宣布中心机构调整方案,希望更进一步整合双方力量,推进中心工作。西华大学校长罗中先希望西华大学与文史馆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围绕学科建设,深化蜀学研究,多渠道争取项目,扩大西华大学的影响。乐山师院税海模介绍了郭沫若研究中心的发展思路、队伍组织和学术研究运行机制。宜宾学院何仁富介绍了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开展工作、举办学术活动,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成功经验。成都大学邓经武对“成都学”研究作了交流。会议对蜀学研究的总思路、蜀学研究中心的发展,以及《蜀学》辑刊的出版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我们要全面开展蜀学研究工作是很困难的。当中心成立之初,我即坚持创办大型学术辑刊《蜀学》,以此刊团结省内外及国外学者,发表有关蜀学研究的论文,争取每年出一辑。谢元鲁先生支持此意见。他认为只要连续出版五辑,必将在学术界产生影响;否则这个中心将会流于虚设。为此我们全力准备出版《蜀学》。我认为蜀学的核心是研究蜀中的学术思想,计划组织关于蜀学理论、蜀学史、蜀学思想、蜀中学者研究和蜀学文献研究等方面的论文。辑刊定名为《蜀学》,每年刊行一辑,每辑四十余万字,繁体横排,标准十六开本,连续出版。此计划得到西华大学领导的支持,《蜀学》终于在2006年9月由巴蜀书社出版。我谨写了发刊词以表明本刊宗旨:
蜀学乃中华学术之一,特具四川地域文化之优长。其肇起汉初,衍于晋唐;繁盛于两宋,至晚清而复昌。自近代西学之东渐,时与维新,在京师设讲堂以提新学,于川中办蜀报作时事平章。梁任公以专学命题,引为重视;蒙文通撰专文议论,愈益显彰。故渊源有自,名实相当。兹创辑刊,新辟园地,探讨学术,不分界疆。冀我蜀同仁,学界师友,域外方家,咸为支持,盛举共襄。为继承蜀学传统,繁荣中华学术,黾勉竭力,行建自强。夫自由独立,乃学者品格之展现;求新辩难,为臻至高境之直航。朴素谨严,倡实学之风;持理争鸣,为求真而商。岷山苍苍,岷水泱泱。蜀学事业,山高水长。蜀学之光,我辈弘扬。
此刊出版后因是关于蜀学研究的专门学术刊物,内容多样而充实,设计古朴典雅,甚受学界欢迎,尤其得到蜀中老一辈学者的大力支持。在《蜀学》辑刊出版后,为了总结经验,蜀学研究中心于11月25日在新繁北湖活水源召开工作总结会,西华大学和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三十余位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心副主任邹礼洪主持。中心主任曾德祥总结说:《蜀学》第一辑出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希望购买和阅读辑刊的读者很多;此后集中力量办好刊物,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争取以刊物扩大中心的影响,以刊物团结学者,以刊物出好成果。我从学术的角度总结辑刊的成就与不足之处,强调提高质量,强调原创性,并通报了第二辑的组稿情况。西华大学地方文化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主任潘殊闲认为:蜀学研究与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展研究都是很好的研究平台,在名称上占有优势,一定要很好珍惜,把它做好。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和西华大学文史教师围绕如何办好研究中心,如何提高论文质量,展开热烈讨论。文史研究馆馆长张在德指出:蜀学研究一定要紧密结合四川建设文化强省的需求,主动介入地方政府的重大文化项目研究。罗中先校长最后说:《蜀学》刊物是旗帜,是蜀学研究中心和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代表性的产物,这杆旗帜不能倒,也不可能倒;希望人文学院的学科建设抓住这个特色,凝炼学科方向,清理发展思路。
自2006年《蜀学》辑刊问世,讫于2011年,连续出版了六辑,共发表二百四十余篇论文。关于蜀学史和蜀学理论的论文发表了二十余篇,其中有《蜀学与蜀学研究商榷》、《蜀学的性质与文化渊源及其与巴蜀文化的关系》、《刘咸炘的〈蜀学论〉及其在学术史上的意义》、《文翁学堂图考略》、《论蜀学的特征》、《四川国学院述略》、《成都尚友书塾史述》、《我所知道的私立尊经国学专科学校》、《尊经书院研究》、《四川存古学堂及四川国学学校考略》、《〈蜀学〉再释》、《古蜀史料辨伪》、《记〈文史杂志〉创办前后》等。关于近现代四川学者的评论与介绍论文发表了近三十篇,其中有《廖平经学初探》、《蒙文通先生的经学思想与治经方法》、《论吴天墀先生研治西夏学的成就》、《蜀学后劲——李源澄先生》、《廖平经学述略》、《白敦仁先生学术述略》、《贺麟家世考》、《曾枣庄治学述略》、《刘伯谷先生访问记》、《刘孟伉先生学述》、《徐仁甫先生学述》、《谢桃坊先生词学研究述评》、《龙晦先生专访实录》、《宋育仁与其〈泰西各国采风记〉》、《石天河自述——在学术边缘上的足迹》、《龚荫的治学道路和学术贡献》、《试述蒙文通先生关于佛典与道经之研究》、《民国学者李源澄简论》、《刘咸炘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读向熹先生的〈简明汉语史〉》、《汉语史专家向熹先生访谈录》等。关于蜀学史料刊出有常璩的《蜀学之兴》、李石的《苏文忠公集御叙跋》、全祖望的《新学与蜀学》、刘咸炘的《蜀学论》、蒙文通的《议蜀学》、刘咸炘的《自述》、傅增湘的《宋代蜀文辑存序》、顾颉刚的《〈蜀王本纪〉与〈华阳国志〉所记蜀国史事》、李调元的《童山自记》、谢无量的《蜀学原始论》、廖幼平的《我的父亲廖平》等。以上三项是《蜀学》辑刊最富特色的栏目,着重探讨蜀学理论,标榜和发扬近现代蜀中学者的学术成就,搜集蜀学史料,抢救近现代蜀学资料。这些是蜀学研究中的极重要的工作,甚受学术界的支持与欢迎。此外关于蜀中学术思想和蜀学文献研究的论文是《蜀学》的主体部分,共发表一百八十余篇,对从先秦至现代的蜀学个案均进行多视角的具体研究,出现了许多原创性的新成果。我们纵观《蜀学》辑刊,它应是专门性的、富于学术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大型学术刊物;因此它于2011年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受到学术界更为广泛的关注。
当我们回顾蜀学研究十周年的历程时,我们由衷地感谢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和西华大学的领导们具有高瞻远瞩的卓识,大力支持《蜀学》的出版,尤其感谢蜀中学者的支持,将《蜀学》视为我们共同开发的园地。在过去的十年间,担任《蜀学》顾问的有:罗中先、张在德、隗瀛涛、张小楠、孙卫国、王民朴、唐建军、李劲松、胡丹、王政书。先后的编委成员有:王文才、安山、李大明、李诚、祝尚书、胡昭曦、施维树、纪国泰、陈国先、徐志福、张帆、张志烈、张建锋、康济民、曹方林、曾加荣、曾绍敏、曾德祥、冯广宏、项楚、邹礼洪、迟乃鹏、龙晦、钟兴明、谢桃坊、潘殊闲、谢应光、曾枣庄、刘复生、蒙默、黄开国、张邦炜、王学东、江玉祥、谭继和。这十年间,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隗瀛涛、副馆长邓卫中、馆员吴天墀、馆员杨正苞、四川师范大学教授王文才、四川教育学院教授龙晦,这六位支持《蜀学》的前辈学者已归道山,我们谨于此深表悼念。这十年间,蜀学研究中心由拟议、成立而至成长。现在西华大学已经形成了一支蜀学研究的团队,集聚了大量资料,有一批专业工作人员。这正如罗中先校长所期望的那样:西华大学依托蜀学研究中心,有利于加强文史学科的建设,促进学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蜀学》辑刊第六辑的主编为潘殊闲,副主编为谢应光和曾加荣,我暂时担任执行编辑,并自此退出编辑工作。我希望此刊保持办刊宗旨,保持学术特色,愈办愈好,真正成为蜀中学术一杆永不倒下的旗帜。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