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技工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2012-04-29杨恩然
杨恩然
该文针对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进行探讨研究,通过文献查阅、比较研究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了对技工院校师资队伍的要求,以期为我省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技工院校教师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
历史告诉我们,劳动力大军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生产和服务的总体水平,决定着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国际竞争能力。同时,劳动力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
1.国外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
在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中,选择美国、德国、日本、丹麦等技工教育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为研究比较对象,比较范围主要集中在:对国外技工院校师资制度的比较,对国外师资管理状况的比较,对国外教师培养模式和方法比较等。关于师资培养,国外的做法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重视教育学科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技能训练既有广泛的内容又占较大的比重,并且方式方法随教育价值观的转变而变革;二是对教育实践环节予以创新和讲求实效,国外的一些模式对我国教育实习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日本的技工教育师资培养备受政府的支持和关注,日本政府于1999年颁布《雇佣—能力开发机构法》,根据该法规定,日本成立了雇佣—能力开发机构。该机构设立了“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负责对“职业训练指导员”的培训和职业技能训练。2002年又一次修订该法,增加了新的资格种类,以满足企事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2005年以来,德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新的职业教育法案,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职业训练法》、《联邦职业教育保障法》,确保了作为世界职业教育楷模的“双元制”体系正常运行,同时也对职教师资做了相应的规定。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性首先表现在有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培训场所上,学习与工作、学校培训和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这也决定了德国职业教育师资素质结构的双元性,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核心目标。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其教师培养模式已非常完善。在师资培训方一而已经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互相衔接、便于操作的法规。如:《培训员资格条例》;《职业教育促进法》等。
英国在高等职业教师培训方面出台了诸多政策,如:为了使学术资格和职业资格得到同等承认,英国政府拟建立了一个新的普通文凭和高级文凭,推行国家职业资格,建立新的职业资格体系。并成立了国家资格委员会。该委员会配置有考试评估机构,推行国家职业资格。
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把教师教育作为改革的重点。从《国家在危机中》到《准备就绪的国家》,都对各级师资的培养提出了建议。在《明日的教师中》阐明了不同教育的教师在知识、技能、工作态度、所受教育、资格证书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差异,因而要区分不同级别的教师。要制定从事教师职业考试和教育标准,而标准在专业上要适合,在学术上要严格,使教师具有丰富的学科、系统的教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等素质,还提出了要改革教师培训课程。报告认为教师培训课程的改革必须从师范生的本科文理课程入手,强调文理课程的完整性、连贯性和成熟性,要严格制定教师教育的文理“核心课程”。
2.国内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自2002年以来,国务院连续召开了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先后作出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三个会议文件的特点分别是:原则宣示、原则细化、确定发展目标、措施和投入。会议的高层次、高频度,是中国职教史上前所未有的,充分表明了中央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迫切心情。
在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指引下,技工教育近几年发展迅速,从高层次的技师学院到普通的技工院校,从政府投资的公办技术学院到星星点点的民办培训点,都显示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技工院校普遍存在着整体学历、职称层次偏低,以及专业学术带头人较少等问题。美国社区学院教师在学历上,不论是兼职教师,还是专职教师,多数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992年兼职教师中拥有硕士学位以上者占66.7%,在专职教师中拥有硕士学位以上者占82.5%;1998年在兼职教师中拥有硕士学位以上者占69.5%,在专职教师中拥有硕士学位以上者占81.7%。而我国技工院校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是由技校毕业后留下任教的,由于这部分老师主要是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及工艺等方面的课程,学历需求压力小,随着经济社会变革,这一状况是和技工院校对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的特点不相适应的。
“双师”队伍建设不足。“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教师系列职称及基本素质和能力,又具有相应的专业系列职称或具有相应的专业实践和科技开发能力与素质的专任教师。由于国家没有对企业和有关事业单位的相关要求和政策制度等种种原因,真正通过实际锻炼从而使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的教师数量不多,加之专职教师中实践课教师的比例偏低,因此真正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数量不多,仅占教师总数的14.8%左右,很难形成中坚力量。在德国几乎100%是双师型教师,因他们成为技工院校教师的门槛条件之一就是有5年的工作经历,或定期分批到实践中去进修,这是他们使技工教育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丹麦职业技术学校对职教师资的基本要求是:完成了第三级职业教育、具备了专业技能并拥有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对师资的要求,除了遵照州政府颁布的有关颁发教师资格证书的规定外,特别强调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的实践经验。我国目前“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不到15%。差距是巨大的,为了保证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保证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快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刻不容缓。
教师队伍来源单一。专职教师中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或由其他高校调入的占专职教师总数的70%,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这就导致了教师的实践技术匾乏。多数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大部分教师与企业等用人单位联系较少,体现在实训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驾驭能力不理想。理论型、教学型教师多,技能型、实践型教师少,习惯于传统式授课。占比例较大的青年教师,大多是从普通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职教工作的,在教育教学经验和行业职业实践经验方面都有待加强。
兼职教师少。技工教育要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必须实行开放式办学,根据需要广泛聘任兼职教师。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能够保证先进的专业水平,特别是实践技能有特殊要求时,能提供满足要求的实践教学技能,还能适应专业迅速变换的需要。同时,有利于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打破学校封闭的办学体系,形成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办学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德国职业院校师资队伍中兼职教师的比例相当大,几乎在60%左右。我国的情况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在20%左右。技工院校应根据对社会、职业人才的预测和学校的发展规划,建立比较稳定的兼职教师人才库,把兼职教师作为一支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进行建设。
与技工院校师资有关的教育政策不配套。我国虽然己相继出台了《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职业教育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但对技工院校师资来源、职称评定、激励机制等缺乏配套的政策。例如,目前技工院校的师资主要来源是各类非师范院校、高等师范院校的本科毕业生,而就技工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来说,急需大量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的具有高等文化程度的工程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