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央行对账工作面临的风险隐患及应对策略

2012-04-29徐晓峰

金融经济 2012年6期
关键词:账务国库专项资金

徐晓峰

摘要:人民银行对账工作是加强央行各类资金安全管理,保障会计基本制度落实到位,防范化解资金风险的有效手段。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账工作存在的风险也逐步显现,文章在对风险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立足基层,从多个方面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对账工作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对账工作基层央行风险隐患应对措施

人民银行对账工作是加强央行各类资金安全管理,保障会计基本制度落实到位,防范化解资金风险的有效手段。央行对账工作既涉及国库、会计、发行等央行基础业务,又涵盖了基层行经同级财政专员办审批开立的中央预算单位专项资金账户的对账工作。近期我们通过在辖内开展人民银行系统对账工作专项审计发现对账工作在制度建设、业务管理、实际操作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不容忽视。

一、目前对账工作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制度风险。一是专项资金账户管理的内控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专项资金账户管理部门制定的内控制度未包含账务核对内容;或是其会计、出纳岗位职责中未包含账务核对内容;二是对账岗位设置不合理,存在违规兼岗现象,如电子对账系统对账员兼ABS网点复核员。

(二)业务管理风险。

1、经费账户管理不规范。一是经费账户设立不合规。个别经费账户由于未经同级财政专员办批准一直未启用,造成费用无法正常收缴上划,现金无法存入银行。二是资金管理欠规范。专项资金账户未坚持费用支出“一支笔”审批制度,出现无人审批、多头审批予以报账或发票无经办人、证明人签字也予以报账现象。三是账务组织不健全。部分专项资金账户由基层行内设部门分散管理,因业务量较小采用手工核算,存在未按规定设置会计科目、未按规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问题。

2、电子对账管理欠规范。2009年,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每日对账,有效提高了会计对账的时效性。但运行两年多来,也出现一些问题。一是对账人员管理欠规范。开户单位报备的对账员、对账主管与实际操作人员不一致;金融机构对账员变更,未及时向基层行会计部门报备。二是对账员密码解锁未申报。基层行会计对账员登录对账系统密码超过规定次数被锁定后解锁,未按规定填写《电子对账系统用户解锁(复位)申请表》进行申报。三是部分金融机构未按规定在每日12时前完成电子对账工作,有的推迟1天半时间才进行账务核对。

(三)操作风险。

1、对账制度执行不力。一是账务记录不及时,未达账较多。主要是专项资金管理账户受业务量小影响,未做到账务处理日清月结,月底集中一次进行账务补登记。二是对账欠严谨、反映不真实。与开户单位的电子对账,极个别时点存在对账差额,但当日电子对账系统反馈对账结果为“比对一致”;国库部门外部对账,存在总额核对相符,入库级次有误现象;专项资金账户账务核对时,差额原因未如实说明。三是对账不及时。专项资金账户,会计与出纳之间未按日进行对账,未坚持按月与开户银行对账。国库业务对账单发出、收回欠及时。四是对账签章欠规范。开户单位对账签章不合规,月度对账回单上签章为业务专用章,非对账专用公章;账户对账回单上的签章与预留对账印鉴不一致。

2、对账签注欠规范。主要表现为对账签注欠完整。留存的本单位、外单位业务对账报表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漏签对账结果、漏签对账人和对账日期;也有极个别的未加盖对账公章;专项资金账户账务核对,存在出纳、会计、会计主管均未签章,对账员未在对账单上签注对账结果及对账日期。

3、对账资料留存归档欠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库部门未留存财政、税务等征收单位的对账报表。二是对账资料留存欠完整。业务部门的对账报表存在漏打印个别时段账簿现象,造成该时段报表未送达会计部门进行账务核对,并留档保存;三是对账资料归档欠规范。会计部门未将《电子对账系统人民银行用户申报表》、《电子对账系统开户单位用户申报表》及时进行整理装订;经费账户的银行存款对账单未按照档案管理办法装订保管;行政经费会计资料未向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移交。

(四)监督管理风险。一是对账员监督不到位。未及时登录电子对账系统,实时对开户单位对账情况进行监督。二是会计主管检查确认不到位。专项资金账户管理部门会计主管未按月对专项资金账户的账务核对工作开展检查;国库、会计、发行等业务部门负责人按月对重要空白凭证、印押证和月度对账情况开展了例行检查,但在检查记录表上无检查意见或检查意见不详实。三是事后监督不到位。事后监督员发现会计部门未按时完成前一日账户余额对账确认工作,也未发出《风险警示通知书》提示风险。

二、风险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认识不够到位,风险意识淡薄。会计人员对会计对账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账务核对只要账平表对,日清月结就可以了,与对账行为规范与否无关紧要,造成对账不及时、对账员对账未按规定签章、对账不仔细等问题发生,使对账工作缺乏严肃性。有的对对账这种月月做、日日办的操作性工作,产生麻痹思想,认为只要自己思想不出问题,不贪污挪用就行了,对账务不一致问题尚未引起高度重视。如电子对账系统出现部分开户单位与人民银行账务比对不一致时,对账员未经对账主管在系统中说明原因并确认就填写比对一致,造成对账工作流于形式。

(二)组织培训不够,对账技能不精。由于部分专项资金账户未纳入人民银行财务大账实行统一核算和管理,而分散管理与对应的业务部门,其会计、出纳多为兼职,参加会计知识培训机会甚少,有的甚至凭习惯处理对账工作;会计人员对上级行的新文件、新制度学习不够,把握不够全面,造成对账工作质量不高。

(三)检查监督乏力,对账执行难到位。面对中央核算电子对账系统等新业务出现,会计财务部门管理重心仍然放在财务核算上,而对新业务的管理,或多或少有所疏忽,造成对账制度难以落实到位。

(四)对账系统自身存有缺陷。一是国库部门对账手段相对落后,由于财、税、行收支核算科目较多,国库部门需对账的业务种类、报表繁多,且无统一的对账标准和方式。同时,手工对账时间集中在月底、年底,造成国库对账出现问题较多。二是《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电子对账系统》个别统计功能失真。如个别基层行无法通过电子对账系统查询辖内部分县支行网点的用户登记情况;当开户单位先于基层行事后监督员的监督时间时,月底打印月度对账单,会出现月度对账单中事后监督员未签注对账情况的错误结果。

三、基层央行对账工作的风险应对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风险意识。账务核对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是防止账务差错和严保人民银行资金往来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管理,防范操作风险的“第一道风险屏障”。各基层行对账务核对工作要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对账务核对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会计人员要提高对账务核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二)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对账工作。一是建议会计财务部门结合目前对账制度执行情况,将电子对账、月度对账、面对面对账、内部对账等账务核对工作有效结合,制定会计、国库等业务部门的《会计核算账务核对工作实施细则》,统一规范会计核算账务核对工作标准和方式;建立国库电子对账系统,完善电子对账功能,逐步实现对账工作规范化、电子化。二是建议将专项资金账户纳入各人民银行财务大账实行统一核算和管理;如暂未实行统一管理的,各专项资金账户管理部门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银行账户管理的相关内控制度,加强对银行账户对账执行情况、库存现金和重要空白凭证的监督管理。

(三)强化监督检查,防范资金风险。一是各会计核算部门严格遵守《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坚持钱账分管,及时记账;账务处理,日清月结;内外账务,定期核对等会计核算原则。对于发生的未达账要及时查明原因,确保账账、账实、账簿相符,确保资金安全。各专项资金账户管理部门及时记账、内部现金对账应做到每日结清和核对。同时加强与开户银行工作联系,督促按时发送对账单,及时做好余额调节。二是建议基层行会计财务部门按照会计制度要求,积极发挥会计财务工作的主管职责,加强对全行会计工作的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大会计监督”机制作用,将专项资金管理账户的会计事务管理纳入会计辅导范围,定期不定期对全行对账制度执行情况开展检查监督;同时会同营业部门、国库部门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变被动为主动,定期向开户单位通报账务核对工作情况,对开户单位不配合对账的行为以文件形式进行通报。三是各部门主管严格按照规定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账务核对情况,及时发现、解决工作存在的问题,防范风险发生,确保资金安全。

(四)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对账水平。一是建议基层行会计财务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各部门负责会计、出纳的工作人员开展会计财务知识培训,内控“大监督”办公室定期组织开展全行性的内部控制风险教育,增强员工工作责任心和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二是大力倡导爱岗敬业风尚,鼓励自我训练、岗位练兵,学制度、熟制度、遵制度,提高对账操作技能,力求做到对账操作“零差错”。

猜你喜欢

账务国库专项资金
关于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全国各地财政厅局国库处、国库支付中心负责人名录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金融终端应用系统账务风险防范设计
浅谈电力企业电费账务管理工作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浅析融资租赁实务中承租人的账务处理
财政部国库司主管预算会计司处级人员名录
财政部国库司主管预算会计司处级人员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