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校“麻辣教师”
2012-04-29李婷
李婷
一直以来,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评价一名教师是否优秀的道德标尺。有意无意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就成为教师的传统形象。2009年,《大武汉》推出了江城“麻辣教师”特辑,轰动校园。他们或新潮、或疯癫、或犀利,他们用个性教学,颠覆了教师在人们心里的刻板印象,成为学生们追棒的偶像。
武汉高校林立,名师荟萃,“麻辣教师”也层出不穷。为了满足高校读者的需求,《大武汉》特别策划了“麻辣教师”第二季。
我们遴选的9位老师,各有特色,有的上课像说评书,有的上课“险象环生”……他们的麻辣言论,成为学生引经据典的来源;他们的言行举止,成为引领百万大学生的风向标。他们不怕争议,言行幽默高调;他们甚至还有各自的“粉丝团”……
他们如一道另类风景,展示着校园的包容并蓄。
尚重生:
“名嘴”
不只会讲段子
记者 艾思思 摄影 张帆
自17岁半时考进武汉大学,今年是尚重生在武大生活的第33个年头了。在这里,他从读书人到教书人,经历了武大三十余年的变迁,他笑称自己可能比校领导更爱这所学校。
2005年,《楚天都市报》的一篇报道,将武汉大学的尚重生、赵林、李敬一、李工真四位老师推进大家的视野。他们都在武大开设面向全校的通识课,以或独到、或犀利、或深刻的讲课风格为学生所追捧,“武大四大名嘴”就此得到“官方”定性。
对于“名嘴”称号,尚重生自有一番见解:应该说,江湖上传说的“名嘴”,都是要有较为深刻的思想,绝对不仅是发牢骚和讲段子。
在尚重生的经典课程《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中,他没有停留在“描述”与“揭露”,而是更侧重“剖析”与“解决”。提出一个问题,继而以逻辑的学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上他的课,听者会大呼过瘾,他讲出许多人躲闪、回避甚至讲不清的问题;偶尔也有人会感到失落,有些事件或案例难免让你对现实产生某些疑惑;但由于对解决问题对策的深刻见地,听者最终都会感到释然,看到问题解决的方向和希望所在。
大半辈子都在武大校园,但他对社会问题却是出奇的敏感。一份快递晚收到几天,就能从送快递的农民工身上追本溯源,讨论到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复杂,特别是体面劳动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就应该予以透视和解析。”他庆幸自己身在这所具有包容性的百年老校,自己能坚持做一个社会问题的观察者和研究者。“这么一个正在进步的大变革时代,也是一个问题的时代,然而有些人却编织着谎言和欺骗。在这个时代,人们可能会感到生活幸福感的降低,甚至人生意义的丧失,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真正思想的渴望和需求愈加强烈。而我,就是这种真思想的供给者。”
一届届学生听着尚重生的课走进社会,不少人正在不得不面对他所谈到的种种社会问题。“我希望他们面对这些问题时,能多一份清醒和理性,从而减少遭遇社会问题的各种代价和成本。当然,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保持必要的职业和道德底线。”■
【人物档案】
姓名:尚重生
年龄:51岁
学校:武汉大学
招牌课: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
经典语录:
婆媳之间很难有感情的,有也只是策略性的感情。
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和思想大师对话,没有和当代思想对接,那他干什么去了?
现在的80后、90后,都是为编制活着。
魅力时刻:提出一个尖锐犀利的论点,震惊四座。
【学生印象】
“不愧为社会解剖师,有一份难得的激进精神。”
“他有点当代鲁迅的味道,从不会回避某些问题。”
【记者手记】
尚重生讲课语速很快,稍稍走神就会跟不上他的思路。听他的课,是一种快意恩仇的享受。现实中有太多让我们困惑不解和义愤难平的地方,总能在他的课堂上寻到共鸣。
私下里,他的犀利化作一份直爽,远离权力中心,是一个快意人生的“名嘴”。
上他的课总是
“险象环生”
□ 记者 李婷摄影 宋枕涛实习生 胡纯
《音乐欣赏》这门课,一贯被认为是“凑学分”的选修课,在武汉大学,却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馍馍。选课通道开通不到十分钟,课就被哄抢一空,用江柏安自己的话说是,“选不上是必然的,选上是碰上的。”
从1986年开始上这门课,已经有25年了,上过这门课的同学,即使忘记具体内容,也会对江柏安的幽默风趣记忆犹新。一位同学在博客中写到他主持的一场萧文化的讲座:“一首曲子吹完,江老师说:大家觉得刚才这首《阳关三叠》吹得怎么样?联通用户请发送到1234567,移动用户发送到7654321,小灵通用户发送到不管三七二十一……下面的学生都笑翻了”。
而这种幽默,并非刻意而为之,在私底下,江柏安更是出了名的“口才好”,站在讲台上的他,有时候是一位幽默的主持人,有时候是一位博学的教授,有时候更像一位严肃冷静的演讲者。
在他的选修课堂上,没有人睡觉,也没有人玩手机,这一切都源于江柏安独特的教学方法,换用学生的话,就是“险象环生”。发现有同学睡觉,江柏安就会直直走到他跟前,望着睡觉的同学讲课,睡觉的同学在一脸错愕中醒来,以后就再也不敢睡觉了。每次下课,他都不可能马上离开,总有一群学生拿着他自编的教材,找他签名,一节课签不完,就分批分次签。江柏安说,“这是做教师最开心的事,学生把我当做领路人,说心事。”
除了幽默的语言、轻松的氛围,《音乐欣赏》这门选修课留给学生,更深层次的是化解学生对高深音乐的恐惧,他能把深奥的乐理讲得简单易懂、妙趣横生,这让从应试教育体制下走出来的学生们,懂得欣赏高雅音乐,而不是一味停留在听流行歌曲的歌词上。
在课堂上,江柏安旗帜鲜明的对恶俗音乐进行批判,像《那一夜》、《爱情买卖》这类歌曲,都毫不留情痛骂其丑陋之处,听得学生拍手叫好。同时,他也言辞犀利辛辣,敢于放炮,直指当前流行歌手的弊病,好歌不好好唱,耍花腔唱什么R&B,“一个有音乐修养的人,是不会欣赏王力宏歌声的。”、“所谓天王天后,都是媒体的打造,套用网络词汇,叫做‘神马都是浮云。”他认为,继邓丽君之后,华语乐坛就再没出现过好歌手。
而经过江柏安多年的努力,武大的高雅音乐欣赏也的确渐入佳境。由他主办的以经典和民族音乐为主体的“周末艺苑”,场场爆满,扭转了流行歌曲独霸校园的局面,这在全国高校并不多见,而他在全国的高校音乐教育界中也已名声大噪,20余年他一直扎根武大,皆因为对武大的热爱。■
【人物档案】
姓名:江柏安
年龄:54岁
学校:武汉大学
招牌课:选修课《音乐欣赏》
经典语录:
所有的音乐,不外乎一些好听的声音、有趣的声音、有意味的声音;
送分不可怕,听音乐听得就是一种感觉,没必要听懂。
魅力时刻:只要在课堂上,不知不觉变得激情四射,就是最有魅力的时刻!
【学生印象】
在学生心中,他无疑是一位麻辣老师,波浪长卷发、潇洒的捋发动作、正点的“港台腔”、“诡异”的考试方式、答对课堂问题有奖品的小花招等,令学生觉得学习乐理知识虽然枯燥却欲罢不能,在校园里提起他,武大学子会异口同声的蹦出一个词:名嘴!
【记者手记】
“上课还敢接电话,你想死啊!”、“没人品,不接电话。”、“那说好了,别闪我喔。”……在采访间隙,江柏安电话不断,接学生电话,他用最时髦的招呼语,语气像足青春偶像剧里的男演员,一口调皮的“港台腔”,还配上丰富的面部表情,十足可爱。
和他聊天,洋洋洒洒、兴致高昂,他说起话来手舞足蹈,很有感染力,在他身上,甚至可以看到话剧艺术家的影子,肢体动作十足夸张。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还并不止他的幽默天赋,而是震撼于他的思维敏捷、遣词造句,用词都十分之精准。
在轻松的聊天氛围里,聊八卦、聊轶事,嬉笑怒骂,他脱口而出的每一句话语,随意却很严谨,经得起推敲,也更能引起思考。即便是像“方法论”这样枯燥的议题,他也能讲得你心服口服,引人入胜。这可能就是天生的师者,看似漫不经心的诙谐调侃,其实早已博古通今,才能有如此的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