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郎闯进影视圈
2012-04-29梁伟娜
梁伟娜
家中遇变故,村中富二代一夜之间长大
刘波,1983年出生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前刘村。当时,他家里经营着一个养猪场,资产过百万元。由于家境好,父母又很娇惯,刘波从小就不爱学习,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倒数第一。父母虽然为此很伤脑筋,但对这个最小的儿子宠溺惯了,疏于管教,最后也就随他了。
在父母眼里,刘波是个很没正形的孩子,虽然学习成绩很差,但他一点都不笨,鬼点子特别多。刘波上小学三年级时,社会上正流行“抽奖”促销活动。商家把一二三等奖(如冰箱、彩电、洗衣机等)的卡片和无奖的卡片混在一起,将它们装进一个纸箱,吸引消费者抽奖,抽一次几块钱。刘波看了,也效仿这种盈利模式,去买了钢笔、铅笔、笔记本等作为一二三等奖,自己糊了个纸盒子当抽奖箱,课余时间就吆喝小朋友来抽奖,仅半天的时间,刘波就赚了100元。
也许是武侠片看多了,刘波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个行走江湖、行侠仗义的大侠。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小学毕业前,他曾离家出走过一次。那天,他趁家人都不在,自己收拾了一个小包袱,里面装着他平常穿的衣服,带了两元钱,就“出走”了。他没想过具体要去哪里,只是想要坐火车离开自己的家乡,像个真正的大侠那样云游四方,路见不平就拔刀相助。可是,此愿景虽好,最后却因路上口渴,把用来买火车票的钱买了汽水喝,最后只能“打道回府”了。
2004年,刘波家的养猪场陷入危机,百万家产说没就没了,这给了刘家人很大的打击。特别是对从小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刘波来说,简直是一场灭顶之灾。那时候,要账的人不断上门,养猪场剩下的猪没有饲料吃,一家人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可偏偏就在这时,刘波的妈妈又不小心从凳子上摔下来,把脚摔了个粉碎性骨折。
已经21岁的刘波,背着妈妈去骨科医院看病,医生说医疗费用需要几千块钱,当时家里根本拿不出这些钱来,刘波的妈妈对刘波说:“走吧孩子,咱不看了。”妈妈说出这句话时,刘波一下子就感到很心酸,他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胡闹了。作为一个男人,他必须在这个时候挑起家庭的大梁,帮家里渡过难关。
卖虫子鸡蛋小有成绩后,又瞄上“婚纱电影”这一市场空缺项目
刘波经过几天的思考,又去书店翻阅了很多资料,他跟妈妈建议家里不养猪改养蝎子,理由是猪每天都要吃很多饲料,成本太高,而蝎子一个星期只需要吃一条虫子,购买喂蝎子的黄粉虫成本也较低,这样可以省下很多钱。劝服了妈妈之后,刘波就去跟朋友、亲戚借了4万元,一下都砸在了蝎子上,没想到不到半年时间,4万元就赔了个精光。这对刘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养蝎子的风波还没平息,心血来潮的刘波又盯上了喂蝎子剩下的黄粉虫。他想,用这种虫子养鸡,下的蛋属于绿色食品,销路一定很好。如果每个鸡蛋能卖一元钱,那么养1000只鸡,一天就能赚1000元。他把这个想法跟母亲说了之后,母亲虽然心里没底,但看到儿子是真的在为了这个家想办法努力赚钱,不忍心打消他的积极性,最后同意了儿子的建议。
鸡蛋产出来之后,刘波很兴奋地拉到市场去卖,当时市场上普通的鸡蛋只卖两三角一个,而他的鸡蛋却卖一元一个,这很快就遭到了消费者的质疑。无论他怎样解释自己养的鸡是喂虫子的,下的蛋是绿色食品,都没有人买。他在市场上吆喝了一个月,仍然一个鸡蛋都没卖出去。
刘波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想出了先免费赠送,以口碑打开销路争取订单的方法。刚开始,刘波拉了五六筐鸡蛋去菜市场送,大家一听免费送鸡蛋都一窝蜂地过来抢,很快五六筐鸡蛋一个不剩都送了出去。刘波满怀信心地等着有人打电话下订单,但一个这样的电话都没等到。他想,也许自己没找准客户定位,应该找个固定人群去送。比如说幼儿园,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吃到有营养的鸡蛋,其中肯定有潜在的客户群。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刘波一直守在幼儿园门口送鸡蛋。一个星期后,就在1000个鸡蛋差不多都送完的时候,刘波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在电话中说想买10个鸡蛋,问是否送货。终于等来了订单,哪怕只有10个,这已经让刘波看到了希望。他激动跟对方说:“送。”
从这以后,刘波的鸡蛋终于渐渐打开了销路,订单接踵而至。刘波也因此在当地变得小有名气。有一天,一个妇女来买鸡蛋,她看到刘波刚20出头,创业已经小有成就了,很感慨地对刘波说:“你看你做事做得这么好,我儿子跟你差不多大,整天就知道在外面胡混,你能不能帮我劝劝他?”这句话让刘波突然萌生了拍励志剧的想法。他想,自己如果能拍一部励志短剧鼓励那些对自己没有自信的人,让他们奋发向上,不是很好吗?
从小就敢想敢干的刘波,为了实践自己拍励志剧的想法,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身边的十几个朋友组织到一起,又去租了摄影器材、服装和道具,然后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关于大侠行侠仗义的古装电影短片,也算是完成了自己小时候要当大侠的梦想。他把短片上传到网上后,没想到创下了150多万的点击率。这让刘波顿时自信心爆棚,玩心大涨。当他想再拍几部电影短片时,朋友们却不想再跟着他“瞎闹”了,毕竟拍这种片子赚不了钱,大家都还有各自的工作要忙,于是就纷纷退出了。
兵都撤了,刘波成了光杆司令。回家继续养鸡卖蛋的刘波,却依然想着那个电影梦,能不能既拍电影又赚钱呢?这个养鸡的青年在参加了一次婚礼后想出了一个很不靠谱的点子。他觉得大多数婚礼拍摄的“结婚进行时”——接亲、送亲、婚典、婚宴,包括婚宴前通過投影仪播放的新郎新娘婚纱照片,都很没有创意。他想开一个影视工作室,专门给新郎新娘拍摄能够反映他们情感历程的爱情电影,以供在婚宴上播放,如果做得好,这将是一个非常有市场前景的项目。
不料,刘波的想法这一次却遭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反对。刘波的哥哥听了后,毫不犹豫地说:“你不能用你的梦想,玩我们全家的幸福。”刘波的姐姐对他说:“你想自己当导演,拍电影,玩艺术,可你连字都不会写几个,你这不是胡闹吗?”
虽然家人一致反对,但刘波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觉得自己选择的项目前景很好,一定要把这个影视工作室开起来。可是开影视工作室需要启动资金,卖鸡蛋赚的钱都在妈妈手里,妈妈不松手,他根本没办法。为了得到妈妈的支持,刘波耍起了小聪明。他事先买了很多小零食藏在自己房间里,然后对家人声称,如果他们不支持自己开影视工作室,就要绝食到底。大概“绝食”了三四天之后,刘波的妈妈心疼儿子,忍不住松了口,说只要他吃饭就答应给他30万元。
百折不挠,终于促成养鸡、影视事业双丰收
2008年10月,刘波用30万元的启动资金,如愿开起了影视工作室。他租房子、装修店面,买服装、设备,招聘工作人员,30万元一股脑地都花没了。可工作室自从开始营业后,生意一直非常惨淡。最困难的时候,连给工作人员买盒饭的钱都没有了。其他影楼的人得知这一情况,幸災乐祸地说:“刘波这是有钱烧的,用不了半年他的店就得关门。”
在这个节骨眼上,鸡蛋生意又出了问题。那段时间,刘波发现鸡蛋订单越来越少了,还有客户直接拿着鸡蛋找上门,说他的鸡蛋没有以前好了,这让刘波很困惑。养鸡场一直是按照之前的标准在喂养母鸡,到底问题出在哪个环节了?刘波亲自去市场上调查才发现,有五六家卖鸡蛋的商贩都在模仿他,给自家鸡蛋贴上了五谷杂粮虫子鸡蛋的商标,这才造成了鸡蛋订单减少的情况。仅10多天的时间,刘波就因此损失了十几万元。为了挽回损失,刘波当即决定给虫子蛋换商标,再在鸡蛋上印上自己的照片,这样就杜绝了别人的模仿。虫子蛋自从换了商标、印了照片后,很快又站稳了当地市场。刘波趁热打铁,又将虫子蛋推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鸡蛋危机解决了之后,刘波又将注意力转到了影视工作室上。他想,自己选择的经营项目属于市场空缺,应该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之所以没有在市场上打响,可能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大家对“婚纱电影”还没有全面的了解。再说,自己已经投入了这么多资金,没有理由半途而废。为了扩大宣传,刘波又跟妈妈软磨硬泡地要来了20万元。这20万到手不到两小时,刘波就花了5万元买了一辆旅游观光车。接着,他又组织自己的员工穿上道具服装,扮成大侠、公子哥等走上街头,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走秀。这样就吸引了大批群众围观,很多人看了都拿起照相机给刘波他们拍照,还要求和他们合影,并且好奇地询问他们在干吗。刘波组织这样的走秀,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发问,以达到扩大宣传的效果。每次有人询问,刘波都会耐心地给大家讲解,他们的影视工作室是干什么的,创意在哪里。没想到,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从那以后,刘波的影视工作室陆续地接到一些拍摄订单。
刘波接到的第一单生意是给一对新人拍摄一个爱情MV,要价1999元。而他开业至今,拍摄的最贵的爱情电影是7万多元。在接拍每单生意时,刘波都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想出很多有创意的拍摄方式,当然在给情侣们创造惊喜的同时,他也收益颇丰。时至今日,刘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拍摄经验,俨然成了当地大有名气的导演。而在每一次的拍摄过程中,刘波都能从中收获很多感动,这也成了刘波坚持这份事业的一个理由。
2010年,刘波投资300万元在养鸡场边上建起了影视基地。2011年,他又建了第二个影视基地。他计划2012年,在影视基地里再建一个养鸡场。
能够同时将两份事业都做得风生水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80后”的刘波做到了。今天影视、养鸡双丰收,除了他那份跳跃的思维和认定的痴迷外,那场家庭的变故也给刘波补上了重要的人生一课:成功,源自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