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锐意创新 跨越发展

2012-04-29唐秀年

广西教育·D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教研实验

唐秀年

“在这所学校里,我欣喜地发现,不管是在校园里还是课堂上,都能看到学生人人参与的团队合作精神。课堂上学生很阳光,能主动学习,老师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多向度的训练。”这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参观玉林市玉州区第一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验一小)时有感而发的话。

2011年11月,全国有效教育广西改革试点经验成果展示汇报现场会在玉林市玉州区举行。29日早上,顾明远会长与教育部领导,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政府领导、各地教育专家一起来到实验一小,参观了近年来实验一小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有效教育学习卡的成果展示,观摩了六年级数学平台互动展示课,专家推门随堂观摩教学常态课。来宾们都对实验一小实施有效教育的成果赞叹不已。就连有效教育的创始人孟照彬教授也称赞实验一小的有效教育教学改革走在全国最前头。

实验一小自2004年起,就重点开展有效教育教学实验。8年来,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以实施有效教育为切入点,锐意改革,创新学校管理,打造学校品牌,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

“三区团队”民主治校

2008年以前,实验一小的操场上还是一片煤渣地,师生们在场地上活动常常会叫苦不迭:一旦人群在煤渣地上活动,便是烟尘滚滚。但是这一历史从2005年开始被改写。

在2005年的“三区”联动会上,社区代表和家长代表看到学校的煤渣操场,不由得为师生的身心健康担心,于是他们提出了硬化学校操场,铺设塑胶跑道以改善校园环境的建议。会后,学校经过行政会议讨论,采纳了联动会议的建议,并计划2到3年内实行硬化学校操场和铺上塑胶跑道。

“三区”联动会是什么,他们的建议为何被学校如此重视?原来,实验一小为了把学校管理更完善,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的作用,实行“三区团队”联动,“组建有效的三区团队,群策群力完善管理促发展”。为推行“三区团队”联动的管理模式,实验一小实行社区、家长、学生均参与学校管理方式。学校每学年集中一次社区领导、家长代表、部分教职工会代表开会,会上除了总结学校一年来的成绩,还会特别讨论联动会上提出的合理性建议。

联动会提出的建议,如硬化学校操场,铺设塑胶跑道,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解决资金的问题上,学校领导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另一方面开源节流,终于在2008年全部实现了硬化操场和铺上塑胶跑道。近几年,学校还陆续投入资金改善校园环境,使学校成为充满童趣、彰显学生个性的,有品位、有档次的校园。一位到玉林投资的家长带着他的孩子走了玉林几所学校均不满意,当他来到实验一小,看到这美丽、充满童趣的校园时,立刻决定让孩子就读实验一小。

构建“三个成长”校园文化

每年六月,实验一小校园里的芒果树上芒果挂满枝,硕大的果实压低了树枝,触手可及,却不会有人随意采摘。学生们的自觉自律有赖于学校实施“三个成长”的教育管理。

第一是人格成长。实验一小坚持走“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学生个性发展特色之路。学校生源主要是个体经营者及附近农村家庭的子女,为此,学校提出“个体经营者子女良好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课题的开展是以“一周一主题”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为重点,制订了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18项单项奖励,如节能环保、爱护公物、助人为乐等,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激励,学生们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观。当一年级的新生践踏草坪时,高年级的同学会主动指正他们;校园内的楼梯通道,偶尔有废纸的时候,就会有同学主动捡起;教室里的风扇和电灯,同学们不用时就会主动关掉……现在的校园天天整洁如洗,公共设施完整干净,师生以礼相待,和谐相处,学生的思想素质明显提高,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逐渐养成。

第二是文化成长。文化成长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环境。如“我真棒”手抄报板报展示、学生自行设计出版的黑板报文化长廊、拥有充满快乐沙池的体育园,走廊墙壁展示着实验一小学生体育比赛精彩镜头,每层教学楼有主题文化展示。二是各具特色的各班班风、班训。这些班风班训都是根据各班自身特点提炼而来的,彰显着每个班级的特色文化。如四年级二班的“蚂蚁队”,就是为了表现班级团队的团结、协助精神,像讲究团队合作的蚂蚁一样,同学们在一个集体里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三年级三班的“三思堂”,其特色是培养学生“思文思道思人生、思己思人思天下”的品德胸怀;五年级一班的班训是“乐学、善思,文明、高雅”,口号是“低头做事,抬头做人”,并给教室起名为“书香轩”……三是楼层通道艺术作品展示长廊。在楼梯通道的墙壁上,展示着学生用废酒瓶、饮料瓶子、旧帽子、旧簸箕等物品自行制作的手工艺品,这些富有童趣的艺术作品低碳环保、变废为宝,让学校的每块墙壁“活”起来。每一个走进校园的人都被这里富有创意、童真以及教育艺术的校园文化陶醉和感染,对师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三是能力成长。为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实验一小设立了校长助理、班主任助理等职务,让学生们通过竞选参与学校、班级的管理,并从中得到锻炼。如在校园内设计温馨提示语和展示学生的作品,“我为小鸟安个家”等,就是采纳校长助理的建议而形成的。除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实验一小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创设主题活动、艺术节的跳蚤市场义卖、低碳环保的手工制作比赛、变废为宝的时装表演、学生自创自编的课本剧等,让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得到成长。

实践证明,实验一小从“人格成长、文化成长、能力成长”三个方面构建校园文化,收效明显,从玉林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一步步成长为广西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创新教研,城乡教师共成长

一个冬天的下午,实验一小的语文教研团队跟往常一样进行评课活动,每一位老师都踊跃发言,由于对有些问题的看法始终无法达成共识,评课活动持续到天黑都没有结束。这时突然停了电,但是每一位老师都不愿意带着这个问题结束活动,于是大家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直到达成共识。为了把评课的要点写下来,老师们只能借助手机微弱的光线一点点记录。

这一幕是实验一小教师团队教研的一个缩影。实验一小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创新校本研修活动,并形成了“团队教研、研训一体、帮带提高、循环研究”的校本教研特色。

团队教研,即以不同的组合团队进行评课研讨。研训一体,即边学习边实践边培训,采用“先行者培训”的办法,达到以点带面。帮带提高,一是个人帮带,由学得快的老师帮一帮、带一带学得慢的老师;二是团队互帮,形成一个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的循环指导过程;三是鼓励组内、组际、校内外交流互动。循环研究,即是课例循环研究引路,有课例循环多次,教师不循环;课例循环,教师循环;课例不循环,教师循环等形式。

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校本教研的团队精神在教师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在帮带提高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田桂红老师,她在黄艳老师的帮扶下,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参加自治区讲课比赛的骨干老师。又如为了上好《穷人》一课,卢婕妤老师反反复复上了五次,通过反复循环、研究课例教学和现场研讨等形式,引导教师在主体活动中展示本组的理念,互动交流,达到共同提高。

现在,实验一小的“团队教研、研训一体、帮带提高、循环研究”成为玉州区的教育科研的一个亮点,就连参加研讨课的其他学校的老师也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实验一小的团队评课活动中来。

除了做好本校的教育教研工作之外,实验一小还与玉州区教育教学比较薄弱的仁厚中心校、农村荔枝小学和城区教育教学比较薄弱的大新小学结为对子学校,对三所学校进行常规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培训和指导,每学期这三个所薄弱学校的领导到实验一小进行为期一个星期到半个月的跟班学习,更新理念,提高业务和管理水平。

为了提高城乡团队的教研水平,实验一小探索出了一条路子——“课例循环、团体探究、一课多研、同课同备、同课异教”。通过这样的方式带动城乡联队开展教研活动,帮带一批农村老师成长。

城乡联队活动的开展,让教师们养成了学习和反思的习惯。团队成员不仅成为了知识的传播者,更成了一个自觉的反思者,教师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断增强。教师们在团队互动中,优势互补,互相启发,达到了资源共享、智慧共享的双赢目标。近三年来,团队成员发表在国家、省市等各级报刊上的论文190多篇。在课堂教学评比中,有3人次获省级奖,有6人次获市级一等奖。在玉州区的讲课比赛中,联队中农村参赛教师获一等奖的教师人次达到了90%。在以往历年小学毕业质检中,仁厚中心校从没有学生获得过语数成绩双百分的,这两年就有2人毕业质检获双百分。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实验一小的特色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4-200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德育课题先进实验学校,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少年科技之星先进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广西中小学规范管理十佳学校、广西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广西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等荣誉。如今,实验一小已经成长为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教师培训基地,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广西参与式教学培训基地,联合国儿童资金会项目活动教师培训基地,玉林师院实习基地。

(责编阮旭日)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教研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做个怪怪长实验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