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创建世界一流
2012-04-29
我的成年生活一大半是在美国度过的——回国时间不过四五年,而在美国却生活了十七八年的时间,我相信我的思想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去年5月10日,我应邀去以色列大使馆参加一个晚宴。那天晚上,以色列大使大谈特谈以色列人、犹太人如何重视教育。我当时说,中国人更重视教育,例如,当年去给美国人修筑铁路的中国人,他们不管自己多么艰苦,还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孩子上学读书,经过几代努力,现在都站起来了,成为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我还讲到中国自古以来如何重视教育。这位大使却不以为然。他说,中国文化的核心跟他们有区别,犹太人的文化特别鼓励创新。他给我举了一个例子: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他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以色列母亲。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后,母亲只问他两个问题:第一,你在学校课堂上是否问过一个老师回答不上来的问题?第二,你今天在学校是否做了一件令老师印象深刻的事情?我听到这里心里一凉,叹了口气,回答:大使先生,我的孩子现在上小学,他们每天回来我只问一个问题:今天听老师的话了吗?
今天的中国高度重视创新,但是我们的文化是否真的支持创新呢?在清华的课堂上我鼓励所有的学生挑战我的思维和观点,如果学生对我事事顺从、从来不跟我有不同观点的话,我觉得我没有尽到做教师的职责。但是在家里对孩子的时候,我却要求他们听老师的话!这也许还是我受到根深蒂固的中华文化影响的缘故。与以色列相比,我们的创新文化的确存在很大差距,当今中国亟须培育支持创新的文化。
中国有很多令人骄傲的地方,比如在经济上创造出了奇迹,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科技、教育领域也有很多成就足以令我们骄傲。在科学论文的发表和引用方面,我毫不怀疑再过几年中国会走在世界前列。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说我们现在发表论文总数上去了,但是引用率没有上去。我的预测是,5年、10年之后,我们的引用率也会极大地提高,走到世界前列。我们有庞大的科研人员队伍,即便我们自己相互引用,也可以把引用率提升上去。我担心的是,5年、lO年之后中国的科技状况,是不是也会像我们的科技文章和引用数量那样走到世界前列?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科技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一想,这些成就有多少高科技成分是中国原创的?我是研究生命科学的,我知道我国的实验室数量和美国基本相等,也就是说我们有几万个生命科学的实验室在全国各地。但是我们的科研实力呢?目前大概是美国的1%-2%。
这也正是为什么中国目前需要加大力度引进海外高端专家的原因。我一直说,清华大学什么时候可以成为一流大学?很简单,当我们的教授是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清华也就自然成为世界一流。
有很多朋友和同事对我全职回国不理解。2010年初,《纽约时报》在头版对我的回国进行了专门报道,探求原因。其实,我回国的动机再简单不过了:游子归乡、报效生我养我的祖国,报答血脉相连的父老乡亲!我希望能在自己年富力强的时候回来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30年。
从2007年开始,我开始全面负责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发展的规划设计及人才招聘。在清华校方和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过去4年半,我主持或参与面试了大约150位优秀的海外科学家,并将其中最杰出的近60名人才引进到清华大学全职工作,独立实验室数目从2007年的43个增长到2012年的105个,翻了一番还多。这些年轻教授担当重任、在生命医学最前沿的领域从事研究,他们的引进从根本上改变了清华生命科学人才的布局和质量,为清华大学在生命科学领域全方位创建世界一流奠定了稳固基础。
总而言之,我回国后的每一天都是充实和兴奋交加的,每一天都有新的进展。中国正处在一个民族复兴的伟大时期,我们理应去私心、敢担当、有作为,把个人奋斗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自己民族振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