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快递的逆袭
2012-04-29何佳艳
何佳艳
如今的顺丰,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物流业、零售业、电商业和风投业的神经,已成为中国商界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120亿的销售规模、10万名员工、两架757飞机、每天200多万票业务····· 这些数据来自一家从不打广告的民营快递公司——顺丰速运。如果不是近年来连续发起进军便利店、进军电商等跨界行动,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家低调但发展迅猛的企业已稳坐中国快递业第二把交椅,规模仅次于邮政EMS。如今的顺丰,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物流业、零售业、电商业和风投业的神经,已成为中国商界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上下游合作变竞争
6月1日,顺丰旗下电商网站——“顺丰优选”正式上线,主打中高端食品网购。目前上线的有9个品类5000余款商品。在销售的食品中,主要以进口食品为主,约占到总商品量的80%。产品主要来自于国内进口食品代理商。“顺丰优选”负责人刘淼称,顺丰未来会涉入海外做直接采购。此外,在生鲜等产品的冷冻链条方面,顺丰亦进行了不小的投入。刘淼称,顺丰优选为此专门搭建了有专业的冷冻库、冷藏库及针对特殊商品的恒温恒湿库房,在配送过程中也全程冷链。目前顺丰优选已经在北京顺义空港物流园建立起近1000平米的库房。
顺丰旗下另一个名为“尊礼会”的电商网站也于5月底挂出了首页,主要提供专业礼品服务。事实上,顺丰在2010年就曾涉水电商,推出了面向香港地区运营的“顺丰E商圈”,主要业务为代理销售第三方提供的有机蔬菜并全权负责配送。2011年年底,由顺丰控股的深圳泰海投资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成为除海航之外,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第二家物流企业。目前,顺丰已覆盖了包括物流、支付在内的所有电子商务要素。顺丰创始人王卫表示,目前的物流业在高速成长而又细分的关键时期。现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将是每个企业都想走的方向,顺丰的战略,是要让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三流合一,走出一条不同于国内任何一个快递公司的新模式。
至少,电商是每个快递企业都想扩张的方向。申通曾于2009年设立“久久票务网”,后被携程网收购。如今,申通正在筹划做网络超市,旗下的“爱买网超”已经开通运营,主要商品为食品和生活类用品。另一家快递巨头圆通,则在2008年建立了专注于销售农产品的“圆通新农网”。中国邮政则与香港TOM集团于2008年创办了“邮乐网”。
与此相对应的是,电商们也在大举入侵物流,试图通过自建物流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2011年,阿里巴巴宣布,将投资200亿到300亿人民币,逐步在全国建立起立体式的仓储网络体系。京东商城宣称,将把募集来的15亿美元中的大部分资金投入物流建设,在全国购置1200亩土地建设物流平台。麦考林在吴江兴建近14万平方米的全球运营中心。苏宁电器在合肥建立的第三代大型物流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中国快递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达瓦日前透露,京东商城、凡客诚品已递交了全国性“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申请,将很快获得经营牌照。事实上在此之前,这两家电商已经构建起了一定规模的配送队伍。
快递、电商们相互抢占地盘的背后,是相互之间由来已久的争端,或许,还有对彼此业务火爆的羡慕。快递企业抱怨自己被电商“绑架”,丧失价格话语权,生存空间越来越窄。而淘宝卖家们则屡屡指责快递暴力运送、服务质量不能保证、逢促销就供不应求等。
就目前国内电子商务市场而言,竞争已经十分激烈,在经过大浪淘沙式的淘汰赛后,电子商务的格局日渐明朗。除了规模最大、业务类型最全的阿里巴巴日子过得比较滋润之外,其他上市或未上市的电商,都只是表面风光,苦苦挣扎在盈亏线上。在电商平台自建物流成为趋势之后,快递业逆袭电商或许更多的是一种防御。从上下游合作变为正面竞争,电子商务行业将会是怎样一场混战?顺丰能否凭借“三流合一”战略开创商业企业的新模式?
高毛利电商模式
电子商务的经营者一种会选择高毛利模式,一种会选择低毛利模式,而后者是电商的主流,以淘宝和京东商城为代表。虽然两家经营方式不一样,但都以价格竞争或性价比为核心。低毛利模式薄利多销,有利于加速资金的周转,以快打慢。但是,低毛利模式又有其天生的弊端,当竞争者普遍采取这种模式后,电商的利润开始变得非常微薄,这样就无法雇佣最好的员工,无法在细节上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电商的生存现状表明,低毛利模式的弊端已经充分展现,经营者冷暖自知。
那么高毛利模式是否仅仅适合化妆品等少数产品?结合自身的网点优势和配送资源,快递企业进军电商基本都选择以食品、生活类用品为切入点。顺丰旗下的“顺丰优选”、“尊礼会”也是以此为切入点,不过从其市场定位来看,顺丰显然选择了电商市场鲜有成功案例的高毛利模式。
“尊礼会”尚未正式开通业务,其业务模式还有待观察。“顺丰优选”最吸引眼球的板块无疑是生鲜日配。行业观察员马珺表示,食品(尤其生鲜)的电商将是下一个爆发点。国内冷链系统十分落后,这让电商很少能够进入到生鲜产品的销售。而这个系统一旦成熟且被市场普遍接受,将是生活类消费的一次革命。顺丰此次涉足食品和冷链B2C,其意图已经不仅仅是追随电商热潮,实际是一次跨越。
顺丰优选的另一大业务板块是进口食品。这个看似高利润的板块,其实也是一项挑战。据悉进口食品无论代理了多少国外品牌,定价权一般不会转移到国内企业手上。有一项调查显示,能够十年经营进口食品并且发展不错的企业为数很少。这意味着进口食品的经营利润较高,但经营难度颇大,仅仅靠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仍然是不够的。
可以看出来顺丰在冷链物流和进口食品代理方面并无优势,但这却符合顺丰的一贯品牌定位,为不太在乎价格的客户提供更高端优质的服务。事实上顺丰在电子商务的布局不仅仅是顺丰优选、尊礼会以及面向香港市场的顺丰E商圈。2011年底以来,顺丰开始在深圳、广州、香港、东莞等地开起便利店,顺丰的最终计划是要在国内开设1000家门店。此外顺丰还和深圳7–11达成合作,开展收件、寄件服务。考虑到顺丰在全球的扩展行动、便利店计划、支付系统、冷链B2C……它的战略图景越来越清晰。一是卡位中高端,二是内部协同。
这样的战略布局能否帮助顺丰在电商市场实现高毛利?放眼中国电商市场,奢侈品打折网站唯品会刚刚赴美流血上市,勉强保住了一口气,其他几家类似定位的网站已关门大吉。分析师林海认为,高毛利模式要么是像苹果公司经营全产业链,并且在产品、零售、标准等方面都具有创新优势。苹果公司占据了智能手机市场全部利润的70%。高毛利模式的另一种就是从原来高成本的环节上节约成本。比如某些食品企业一年的广告费用就是几十亿元。如今广告已由传统的展示类广告向交易型、互动型广告转型,如能做到高效能的营销,不仅能降低广告成本,还能扩大经营收入。高毛利模式的第三种模式就是整合供应链。
从顺丰的成长历程来看,似乎它更具备高效能营销、服务和整合供应链的基因。
顺丰基因
林海非常看好顺丰的高毛利电商模式,他的这种判断是基于顺丰在物流行业中已经体现出实现高毛利的基因。“为什么一部分用户渐渐选择了顺丰,因为顺丰的快递不会出现丢失、服务恶劣的情况。大量的人力资源培训和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支撑起顺丰的口碑。”
1993年,22岁的香港人王卫在广东顺德创立顺丰速运。时至今日,这家快递企业已经成为拥有10万员工、年销售额120亿元的巨鳄。在国内,顺丰已建有2200多个营业网点,覆盖了中国大陆近250个大中城市及1300多个县级市或城镇。同时,顺丰1993年就在香港设立营业网点,并从2007年至今,陆续在台湾、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日本和美国设立营业网点。
快递业最初都是采取加盟制的方式,顺丰也不例外。这种方式节约成本,扩张迅速。经过几年的高速扩张之后,这种公司结构与顺丰的产品定位之间出现了根本性的矛盾。顺丰所经营的是高附加值的快件业务,客户对价格相对不敏感,而是更重视速度和可靠性。而在松散的加盟体制下,管理很难到位,服务和速度无从体现。对此,王卫不得不采取激烈的方式进行收权。到2002年,顺丰从加盟制转为直营制,成为国内仅有的两家采取直营模式的快递公司之一,另一家是国有的EMS。
2003年“非典”期间,航空公司的生意非常萧条初,借航空运价大跌之际,顺丰顺势与扬子江快运签下合同,成为国内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使用全货运专机的民营速递企业。用飞机运快件的成本不菲。不过,通过租飞机,顺丰实现了全天候、全年365天无节假日派送,且在服务时效性方面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2009年,顺丰获得了民航局发布的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2011年成为国内第一家自己拥有航空公司的民营快递企业。
凭借高效能的服务和良好口碑,从不打广告的顺丰渐渐坐稳了国内快递业第二把交椅。如今,顺丰公司自有及租用全货机26架。在规划中,2014年这个数量将达到40架。
在快递行业,顺丰还拥有很强的IT基因,据透露顺丰在IT系统构建方面的投资高达20亿元。
这样一家能量不可小觑的公司,将给中国商业领域带来怎样的冲击尚难预料。但今天对它重视不足的对手,一定会为自己的轻率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