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T积极参与中国汽车行业的转型
2012-04-29马青竹
马青竹
ITT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的高科技工程及制造企业,成立于1920年,总部设在纽约州白滩市(White Plains),在世界各地超过30个国家拥有雇员,产品在近125个国家进行销售。2011年ITT公司营收为21亿美元。1996年,ITT公司在北京成立了ITT(中国)投资公司,推动其在中国的投资活动。
ITT的业务包括:工业流程、运动技术、电子互联解决方案和控制技术,在这些领域为终端市场提供关键部件和定制技术解决方案,四个业务板块都涉及汽车行业。
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互联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ITT深切意识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目前正与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紧密合作,推广其先进的充电连接器解决方案。
在2012北京国际车展上,ITT展示了其全新第二代J1772电动汽车充电连接器。根据ITT集团电子互联解决方案业务总裁Bill Taylor的介绍,该产品采用HEP触点技术,为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提供了一套全新的充电解决方案,4小时内即可完成充电,同时兼容了IEC欧洲标准和GB中国标准。新的充电连接器手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提高了用户每天使用充电连接器的舒适感。
Taylor总裁谈到:“ITT与世界各地所有的主要汽车制造商合作,我们的充电解决方案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我们在北美和欧洲已成为领先的连接器供应商,为电动车提供电力。”经过在中国的发展,ITT互连解决方案业务部门也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及电动车系统供应商展开了密切合作,如一汽集团、北汽新能源、上海惠亚电子和比亚迪汽车等。
其实ITT过去在传统汽车领域已经与中国车企开展了深入的合作,ITT旗下Koni(科尼)减震器产品享誉全球,适用于摩托车、运动车、厢式车、大客车、卡车、挂车、越野汽车等。专攻电子互联解决领域的深圳科能工厂的客户包括: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第一汽车制造厂、三一重工、北汽福田以及众多行业巨头。另外,ITT的工业流程和控制技术业部门亦提供运用于车身涂层工艺中的高质泵,应用于天然气驱动车辆的阀门以及应用在汽车制造生产线上的定位、能量吸收及减震装置等。除了向中高端汽车企业提供产品,ITT也积极加强与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的合作。
与中国渊源的历史凸显了ITT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并随着时代发展以创新的方式实现成长与变革。ITT向来贴近客户的需要,为客户提供定制解决方案以及专门支持,这种业务方式使其成为欧洲和北美合作伙伴的首选之一,并有助于其在全球拓展。
据笔者了解,今年早些时候,ITT运动技术业务部门宣布了对其在江苏省无锡市的生产基地增资1000多万美元,建立制动技术研发与培训中心,作为其未来对中国汽车市场承诺的一部分。
Taylor总裁认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取得的重大进步:生产环节的质量管控体系逐步趋于成熟;创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中心;售后服务环节不断完善,能够与客户一同解决技术问题;海外市场规模逐步扩大,零配件出口逐年扩大;通过跨国并购,逐渐发展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
在谈到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新形势时,他说:“中国的汽车产量大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车辆制造与维修过程对零部件的需求呈高速发展趋势,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国家的扶持,都将加速零部件行业的整合与转型,可能意味着零部件行业的重新洗牌。中国企业应抓住此次市场机遇,紧跟新技术的步伐,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规模。”
对此,他结合ITT在发展中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应对之道与中国同行共勉:“首先要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核心研发能力。ITT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是业内同行的1.3倍,每年因新产品而获得的营收增长高达30%,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有利于保持企业对市场的前瞻性,摆脱低利润、低技能生产模式,真正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技术对接,有利于做好由传统能源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升级准备。”此外还应,“吸引国际化人才,建立自己的国内和海外渠道与营销网络;参与全球的行业标准制定,成为合格的国际竞争者;坚持公司长期发展目标,不受外部因素左右;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吸收或引进国外先进零部件生产技术。”